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 |
www.wforum.com | 2025-04-29 21:13:39 队长手记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朝鲜摊牌了,一改此前否认口径,大方承认军队投身于俄乌战场。 最早曝出朝鲜出兵援俄,是在去年10月,卫星拍到有近一万朝鲜士兵,在俄罗斯库尔斯克附近集结,当时俄朝双方都是一口咬死,拒绝承认援军的存在。 今年1月,乌军又在战场上俘获了两名亚洲面孔士兵,经审问后发现是朝鲜人,俄罗斯却再次一口否认,并称这只不过是俄罗斯西伯利亚人种。 这也就是说,尽管外界早已认定朝鲜参战,但俄朝两国的官方,却始终否认。那么既然如此,俄朝两国为何会选在此时高调承认?综合来看,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库尔斯克方向的战事基本结束。4月26日,俄罗斯方面公开宣布,俄军已经成功收复了乌军在库尔斯克州的最后一个据点戈尔纳尔村。这也意味着乌军已经丢失了全部所谓的“乌占库尔斯克”领土,俄罗斯取得了库尔斯克战役的全面胜利,俄朝双方再就此事进行“隐瞒”,也实在是没有太大的必要。 第二,美国谈判窗口期的威慑博弈。美国特使威特科夫4月26日抵莫斯科谈判,朝鲜次日高调公开参战,意在向美传递信号:若西方继续援乌,朝俄联盟将升级干预。这种“以战促和”的策略,与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如出一辙。既是为俄方谈判“加码”,也是对西方的一次精准威慑。 第三,卫国战争80周年的“血盟表演”。普京宣布5月8日至11日停火72小时,配合红场阅兵展示“和平姿态”,届时,普京很可能会在阅兵式上,检阅参与库尔斯克之战的部队。 朝军确实为俄罗斯立下了汗马功劳,此时正是论功行赏,给参战的朝军进行表彰的时候。而既然要表彰,先要做的自然就是官宣朝鲜援军的存在。 那么,1.2万朝军远赴俄“血战”,又换回了什么? 第一,直接输血。俄方为每名朝军士兵支付2000美元月薪,其中90%上缴朝鲜政府。按1.2万兵力计算,朝方年入2.5亿美元,相当于其2024年出口总额的75%。 第二,资源置换。俄以低于国际市场60%的价格向朝出口石油,天然气管道直通罗津港,2025年首季度已输送100万桶,足够维持朝鲜半年民生需求,能源缺口从38%骤降至12%。同时,俄方承诺每年援助50万吨小麦,足够喂饱平壤全体市民10个月。 第三,技术转让。2024年6月,俄朝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俄方承诺向朝提供S-500防空系统技术,并协助朝鲜发射军事侦察卫星。 第四,产业链捆绑。朝鲜派遣4000名工人赴俄远东,用每月800美元/人的廉价劳动力,换取俄方开放军港和铁路使用权。这种"人矿+能源"的闭环,让制裁成了摆设。 当然,对金正恩而言,这场赌博的收益,不仅是导弹技术和粮食,更是朝鲜在东北亚以及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 西方曾嘲讽朝鲜士兵是“营养不良的娃娃兵”,但库尔斯克战场,彻底粉碎了这一偏见。朝军特种部队以“三三制”战术2.5小时突破乌军雷区,俄指挥官坦言“值得学习”。 KN-23导弹的哈尔科夫实战数据,直接推动其射程从450公里提升至600公里。超过4000名朝军伤亡,换来现代战争经验,电子侦察、无人机操作等短板迅速补齐。 说白了,普京以“血盟”之名,将朝鲜绑上对抗西方的战车。金正恩则用千名士兵的鲜血,换来了现代战争经验与国际话语权。 这场跨越80年的“库尔斯克联动”,既是军事冒险,更是十足的战略阳谋。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 |
三线合围,印度撑不住了? |
![]() |
一眼望不到头!巴铁“中式重炮”开赴前线 |
![]() |
美航母在中东遇袭 英法德俄失声 |
![]() |
女上尉开黑鹰“固执己见” 致66人无辜殒命 |
![]() |
中国29个重型合成旅 但“土豪旅”只有7个? |
![]() |
三线合围,印度撑不住了? |
![]() |
一眼望不到头!巴铁“中式重炮”开赴前线 |
![]() |
美航母在中东遇袭 英法德俄失声 |
![]() |
女上尉开黑鹰“固执己见” 致66人无辜殒命 |
![]() |
中国29个重型合成旅 但“土豪旅”只有7个? |
![]() |
俄乌战争提醒了中国:8000辆59式坦克不能丢 |
![]() |
印巴罕见局面出现:中俄不动,美国就不动 |
![]() |
巴基斯坦主动挂免战牌 枭龙是吃“素”的? |
![]() |
“巴铁”紧急求援中国,再要100亿? |
![]() |
和谈之下的战场:10万俄军围攻5万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