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为什么杨振宁去世的消息没有上新闻联播?
www.wforum.com | 2025-10-26 23:44:44  枫叶君评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新闻联播》作为国家级新闻节目,其内容编排需严格遵循新闻价值、社会影响及节目定位等多重标准。

杨振宁先生虽为享誉世界的科学巨匠,但其逝世消息未在当晚节目播出,主要可从以下角度理解:

1. 新闻真实性的严格核验

名人逝世报道需确保信息绝对准确,避免因误传引发不良影响。

10月17日,网络曾流传杨振宁逝世消息,但西湖大学、施一公院士等权威机构及人士明确否认,称“未收到官方通知”“肯定是谣传”。

直至10月18日中午,新华社、清华大学等官方渠道才正式确认消息。

此前一天的“反转”与“证实”过程,要求媒体在发布前进行更严格的核实,确保真实性无误。

2. 媒体伦理的考量

报道名人之死需平衡公众知情权与逝者隐私权,遵循“最小伤害原则”。

杨振宁先生逝世时已103岁,家属及机构选择保护其晚年隐私,未公开具体逝世场所、抢救细节等敏感信息。

这种对隐私的尊重,要求媒体在报道时避免过度挖掘细节,可能影响《新闻联播》对消息的呈现方式。

为什么杨振宁去世的消息没有上新闻联播?

3. 节目定位与内容权衡

《新闻联播》的定位是“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其内容侧重于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社会事件。

尽管杨振宁先生的学术贡献巨大,但逝世消息本身属于“人物新闻”,与节目核心定位的“大事”属性存在一定差异。

此外,当晚《新闻联播》已安排其他重要新闻(如国内政策动态、国际重大事件),可能对人物新闻的时长产生挤压。

4. 国际媒体报道节奏的影响

截至10月18日晚8点,CNN、BBC、路透社等国际主流媒体尚未报道杨振宁逝世消息。

作为面向全球的节目,《新闻联播》在编排时会参考国际媒体的报道节奏,避免因过早发布而缺乏国际视角的印证。

综上,杨振宁先生逝世消息未在《新闻联播》播出,是媒体遵循真实性原则、伦理规范及节目定位的综合结果,并非对其贡献的忽视。

后续清华大学发布的讣告及社会各界的悼念,已充分体现了对其一生成就的尊重与认可。

杨振宁是与爱因斯坦齐名的科学家。难道对他的悼念仅限于清华大学?

之前是没有这个惯例的。

华西村的支书吴仁宝逝世时,新闻联播是发了新闻的,而且所有的常委都送了花圈。

居里夫人逝世后,法国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

钱学森逝世后,举行的也是国葬,九名常委全部出席遗体告别仪式。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疑似第二架歼-50已开始量产化测试
洗洗睡吧!玄武-5导弹,仅弹头重量创纪录
B-52压境,马杜罗发出“投降书”
拆完霹雳15,印度醒悟 流星导弹神话破灭
不止运20!下一代运输机可能长这样?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疑似第二架歼-50已开始量产化测试
洗洗睡吧!玄武-5导弹,仅弹头重量创纪录
B-52压境,马杜罗发出“投降书”
拆完霹雳15,印度醒悟 流星导弹神话破灭
不止运20!下一代运输机可能长这样?
老轰6的“生死弹射”困境 终于被轰6K改写
普京“底线”急降,战局困境藏不住了
比美国先进?中国隐身涂料取得新突破
中国都有运油-20了 又采购20架俄加油机?
5万俄罗斯人悄悄涌入中国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