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速入冬,北京今年怎么冷得这么早? | |
| www.wforum.com | 2025-10-25 12:12:02 地道风物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很多朋友,特别是北方的朋友都发现,2025年的秋季似乎特别短,夏天过后就直接是冬天,没有任何过渡。10月中旬末下旬初,北京开启”速冻“模式,气温突然从十几度爆降到了0度左右,很多人刚刚脱下半袖,就立刻穿上了羽绒服,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大家有一些共同的疑问:北京真的提前入冬了吗?今年就没有秋天了吗?今年冬天会是超级寒冬吗? 北京真的提前入冬了吗? 是的。从气象意义上说,当某地某一段时间内的气温比较稳定地低于10℃时,即告进入冬天。现行标准要求5天滑动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从这个标准来看,2025年,北京乃至京津冀大部的入冬日期均为10月18日,冬天确实来的很早,秋天确实特别短。 其中,北京较1991-2020年的平均入冬日期(10月31日)偏早13天,秋季一共35天,比常年偏少13天。更为夸张的是石家庄,今年秋季一共31天(9月17日至10月17日),是有气象纪录以来最短的秋季,入冬时间是有气象纪录以来第二早。 由于冬天来的如此之早,如此突然,首先北方的植被都还没适应:京津冀甚至东北的树叶都还没掉,甚至还是绿的。这就导致在10月中旬,东北和京津冀山区出现了少见的“绿叶雪”。其次,人也没适应。一般来说北京供暖在11月初。这次突然冷下来时,北京尚未供暖,不少朋友都没有准备厚衣服、厚被褥,被冻感冒的人大有人在。 北京入冬是不是越来越早了,秋季是不是越来越短了? 从目前的气象数据来看,北京有入春、入夏越来越早、入秋越来越晚的趋势,这和全球变暖脱不开干系。因为全球变暖,冬春交替时高纬积雪融化加快,面积越来越明显偏少,对太阳辐射热能的反射能力下降,导致冷空气势力变弱,从而导致北京入春、入夏提前。而夏秋交替时由于海温上升明显,副热带高压和近地面高湿高露点线回撤较慢,一般情况下往往让入秋时间推迟。 忽如一夜冷风来。制图/夜鸣蝉 10月18日,北京的山区迎来了降雪。动图来源/新京报
北京的凉意来得格外早。摄影/王斌
与往年相比,北京今年的入冬时间明显偏早。制图/张琪
北京的秋天别有一番景致。摄影/盛蓬 但与此同时,北京的入冬时间却呈现长期较为稳定的趋势,没有明显变晚的情况发生,其原因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不管原因是什么,北京的确有秋季缩短的趋势。 从历史上看,北京“急速入冬”的情况也并不罕见,今年也不是北京有气象纪录以来入冬最早的年份。四年前的2021年,北京10月16日即告入冬,比今年还早2天,本世纪另有2002年的入冬日期和今年持平,也是10月18日。可见,仅从换季的情况来说,今年并不是孤例,也没有证据表明以后包括北京在内,北方的秋天会消失。
今年的秋天来去匆匆,赏秋要抓紧时间。摄影/王斌 那么,为什么这次北方的朋友反应比较大? 这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在10月之前,包括北京在内,北方气温大幅偏高,降水大幅偏多,长期是夏天或者夏天一般的感觉;而10月之后气温转为大幅偏低,对比强烈。
今年10月11日秋雨过后,北京迎来了云海仙境。摄影/盛蓬 第二,从十一假期尾声开始,北京的天气舞台就不平静,先是从10月8日起,北京经历了历史罕见的秋季连阴雨过程,大雨下了三天三夜,一直持续到11日凌晨才结束,累计降水量超过100毫米,为10月历史最强降水过程。这场雨也使得北京的季节和体感瞬间从初秋进入了深秋。而仅仅7天后,寒潮又席卷而来,直接使北京进入冬天。持续的极端天气,让人有一种“气候乱套”的感觉。 今年冬天会是超级寒冬吗?会有暴雪吗?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入冬早晚和冬季的冷暖没有绝对关联,冬季的冷暖和降雪的多少也没有绝对关联,只能说稍有一定的相关性。中国地大物博,气候多样,整体偏暖偏冷对某一地来说意义并不大。从历史上看,近年来入冬较早的2021年冬季并不太冷,但降雪很多;入冬同样较早的2002年则冬季较冷,降雪也明显偏多。不过同样入冬很早的1986年、1987年冬季降雪就偏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冬天赤道中东太平洋可能会进入拉尼娜状态,从而出现双重拉尼娜。对中国大部而言,拉尼娜是一个间接的冷信号。但是这几年,由于气候变暖愈演愈烈,拉尼娜的冷信号和气候变暖的暖信号相遇,常常会导致整体偏暖、大冷大暖、剧烈冷暖变化的天气。有气象科研人员称这种大冷大暖交替的天气事件为“天气鞭打”事件。 而10月中国中东部的急速冷暖转换,有一些天气鞭打事件的意思。而如果在隆冬出现天气鞭打事件,看似均温很正常,但在正常的平均数据下面,往往会有激烈的冷暖对撞,极端的低温和回暖。
北京雨夹雪,行人脚步匆匆。摄影/路特耶 北京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以寒冷干燥为主。如果以10℃温度线作为冬季的入季标准,则北京常年入冬日期为10月31日,来年入春时间为3月26日(近年略有提前),冬天平均长度为146天。总的来说,11月至3月可以看作北京的冬季月份。 温度方面,北京整个冬季的极端最低气温约为-13℃,最冷月1月的平均日最低气温为-6.9℃(近十年-6.7℃),平均日最高气温为2.3℃(近十年3.1℃)。约在12月9日前后稳定低于0℃,逐渐封冻,来年2月10日前后稳定高于0℃,逐步解冻开春。
囤白菜是北方人冬天的仪式感。图/视觉中国 雨雪方面,北京总体上和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一样,冬季以高空西北气流引导下的干冷气团控制为主,干燥而少雨雪。11月至3月平均降水量,近三十年平均为33.8毫米,其中12至2月平均仅为10.8毫米,平原地区平均冬季积雪日数大约为11-14天。 新世纪以来,北京观象台的极端最低气温为-19.6℃,出现在2021年1月7日寒潮过境的凌晨。另外,2010年1月5-6日、2016年1月23日的严寒也令人印象深刻。其中,2010年1月海淀、丰台等地低于-20℃,延庆四海镇接近-33℃, 2016年1月,北京白天最高气温-13℃,恍若关外。 今年会不会是冷冬,有没有暴雪,目前还无法给出定论。但气温的剧烈波动会对老年人、儿童、体弱者非常不利,注意查看天气,及时增减衣物,希望所有人都能够平安过冬。
北京的冬天室内外温差大,可以采用“三明治”穿衣法,方便随时穿脱。制图/张琪 |
|
|
|
|
|
|
| 洗洗睡吧!玄武-5导弹,仅弹头重量创纪录 | |
| 刚嘚瑟,俄军雅克-52就被乌军拍死在机场 | |
| 中国巨型隐形无人机亮相,轰-20受到冲击? | |
| Y-20具备“全球到达”能力,路还很长? | |
| “菜鸡互啄”!俄反潜舰偶遇英防空舰 |
| 洗洗睡吧!玄武-5导弹,仅弹头重量创纪录 | |
| 刚嘚瑟,俄军雅克-52就被乌军拍死在机场 | |
| 中国巨型隐形无人机亮相,轰-20受到冲击? | |
| Y-20具备“全球到达”能力,路还很长? | |
| “菜鸡互啄”!俄反潜舰偶遇英防空舰 | |
| 印尼要采购053H3型 让这款护卫舰名声大振 | |
| 批准使用中国大飞机 | |
| B-52压境,马杜罗发出“投降书” | |
| 美国研发“新型武器”?川普:技术远超他国 | |
| 清华才女不听劝远嫁非洲 27年后现状曝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