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全球面临精神困境,内心空洞麻木与孤独,虚无感
www.wforum.com | 2025-10-17 13:18:07  星既理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韩剧《我的解放日志》中,女主角有一段这样的自白:“一整天二十四小时之中,大概只有一两个小时,我稍微觉得自己‘还可以’——不是快乐,就只是‘还可以’。”

  “剩下的时间,我都在硬撑。每天重复吃睡睡吃,不明白为什么时间如此虚长而空洞。”“仿佛把八十载人生压缩成八年快速度过也无所谓。什么都不做,却依然觉得疲惫。”“所有人不都正步向死亡吗?我不懂大家为什么能够如此振奋。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被困在什么地方,”“但我真的很想走出去,希望人生能够真正幸福、真正快乐。”

  这种“虚无感”,或许正是当代许多年轻人共同面对的核心问题——在物质丰足之中,反而陷入精神上的贫瘠与苍白,日复一日自我消耗:

  “我该做什么?人生该往哪里去?为什么我总是迷失方向?”我们循环于学习、工作、消费、刷手机与睡眠之间,仿佛陷入某种看不见出口的循环。

  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许倬云也曾表示:“今天全球性的危机,是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从心理学视角看,这种状态可被理解为一种“空心病”——源于价值感缺失而导致的心理障碍。

  它的核心症状是:内心空洞、情绪麻木、深层次孤独、意义感匮乏。生活看似运转正常,却常感觉“没什么意思”、“好无聊”、“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只是机械地被流程推着往前走;随之而来的,是习惯性拖延、逃避问题与现实,以消极的方式填补内心的虚无。

  那么我们该如何让人生变得“有意义”?或者说,怎样才算“不枉此生”?

  ▍被“意义感”绑架的现代人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寻求生命意义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动机——而这个过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独特且未知的。

  但也正因如此,“追求意义”在指引我们的同时,也可能异化成一种思想枷锁。

  一位博主曾这样比喻:“我爱读人物传记,因为翻到第10页时,年轻的主角根本不会知道,在第389页自己将取得何等成就。”“而当翻到453页功成名就之后,再回看第60页的那场危机——当时他觉得这次肯定熬不过去了。”

  只有在书中,我们才拥有“上帝视角”,清晰看到一个人的高光与低谷何时出现,并对整个人生有完全的把握。

  但回到现实,没有人能预知自己未来的走向、成败或转折。

  于是,我们常以过度追求的“意义感”绑架自我,认为常规的“读书-工作-结婚-生子”模式是空虚、乏味甚至失败的,认为必须追求某种独特或卓越的目标才叫活得有价值。

  然而,这条由无数前人实践走出的人生路径,未必意味着空虚——它也可以带来充实与安稳。

  许多人觉得自己“被社会推着走”、“没有选择权”,从而生出存在性焦虑,感到人生无意义。

  但问题的另一面是:我们是否真的愿意偏离这条轨道,去冒险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意义?

  ▍关键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承担责任

  创造意义感,关键并不在于目标多么宏大,也不在于如何执行,而在于我们是否准备好——承担责任。

  人是自由的,社会也是多元的。有人通过赚钱获取意义,有人借助爱好体验满足,也有人从“躺平”中感到自在。

  但做出选择就意味着改变,而改变,必然伴随着代价。

  很多人长期困于“无意义感”,却迟迟不愿行动,一部分是因为惰性,另一部分是因为不愿承担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我曾有一位朋友站在人生岔路口,面临两难选择:她有一份稳定且温饱无忧的工作,清闲却无聊。她不断问朋友:“生活太没劲了,我要不要考研换赛道?”

  我的回答是:“如果你能接受考研失败、当前工作受影响、未来可能还不如现在——以及所有这些可能带来的损失,那你就可以考。”

  一提到责任和代价,大多数人会选择沉默。

  我们抱怨人生无意义,却放任自己随波逐流,是不是因为内心深处清楚:“改变”的代价,我们未必承担得起?

  ▍也许答案不在远方,而在“此时此地”

  既然远大目标和梦想暂时无法带给我们意义感,或许我们可以掉转头来,看向当下。

  人类能稳定获得电、干净饮水、充足食物,其实不过短短几十年。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较少感到“空虚”?因为对他们而言,温饱、安全、繁衍——就是最切实的意义。

  而现代人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早已视基本生存资源为理所当然。

  就像一个人在酷暑中躲进空调房,瞬间会觉得幸福无比;但如果在里面待上几个小时,舒适就变成了寻常,甚至沉闷。

  所以,或许我们可以试着放下对未来的执念,回归“当下”。当你真正体验此刻,意义感和幸福感其实自然存在;而当你持续陷入胡思乱想,“空虚”便蔓延开来。

  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叫“心流”(Flow),指的是当一个人完全投入当下所做的事情,进入全神贯注、忘我享受的状态。

  也就是说,只有沉浸于眼前的事——不管是你想做的,还是你该做的——你都可以触摸到意义的痕迹。

  请不要轻易为自己的迷茫贴上“失败”的标签。这种对意义的追问,本身已经证明你是一个有自省力、有探索勇气的人。

  人生的方向,从来不是突然闪现的。它是在你每一个微小的选择与行动中,逐渐清晰、逐渐生长的。

640 (10).webp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新型量子雷达或将终结隐形战争时代
不拖走,不用炸 中国一招收回仁爱礁
俄罗斯果然被骗了?乌军背后有“高人”
一箭双雕!中国“爆锤”韩国造船军工
对手非常不满 解放军刚刚迈出前所未有一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新型量子雷达或将终结隐形战争时代
不拖走,不用炸 中国一招收回仁爱礁
俄罗斯果然被骗了?乌军背后有“高人”
一箭双雕!中国“爆锤”韩国造船军工
对手非常不满 解放军刚刚迈出前所未有一
俄军损失巨大 导致中国空军战力备受质疑?
普京的重大失误 俄乌冲突拐点出现?
F36“王蛇”真容曝光?揭开洛马的传承骗局
欧盟沉默五天后“摊牌” 被美国逼的?
制裁俄罗斯反被掏空:欧洲错在哪里?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