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BBC:中共四中全会有这几大看点
www.wforum.com | 2025-10-16 18:22:39  BBC中文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共将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官方公告显示,其中一项主要议程是审议重要的经济规划。

但外界更多将目光放在党内人事调整,并籍此找到蛛丝马迹,推测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是否会为其接班人做出某种安排。

有分析认为,坊间对接班人的猜测为时过早,四中全会不太可能就此发出明确讯号。

但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中国精英政治专家牛犇(Neil Thomas)对BBC指出,习近平正通过相关人事调整肃高层,意在展现权力。

“在他看来,清除贪腐或不忠干部是党的‘自我革命’,旨在打造一个廉洁、有纪律且高效的组织,以实现长期执政。”

BBC:中共四中全会有这几大看点
召开时间释放战略信号

四中全会通常在中国转型的关键期或党内权力不够稳定时召开,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共政治的未来走向。 除高层人事安排外,会议议程亦聚焦经济与社会民生政策,最终影响到中国民众的就业、财产安全等方方面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早在今年七月底召开会议,决定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简称“十五五”规划)的建议稿提请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 会后公布通告称,中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但与此同时,“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通常来说,五中全会才是审议中长期发展计划的主要平台,但本次四中全会提前聚焦经济议题,显示中共对当前经济压力的高度重视。 观察人士认为,这可能意味着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已达到迫切需要政策回应的程度。

“政权感受到紧迫感,显示出经济发展已重新成为政权的首要任务”,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政治学副教授陈澄对BBC说。

事实上,四中全会聚焦经济议题也并非首次。 早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十四届四中全会召开,核心议题为经济改革和发展; 1999年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也同样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四中全会的召开时间,恰逢美中两国关系突然因北京收紧稀土出口管制等议题趋紧,让将于十月底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及期间备受期待的美中首脑峰会蒙上阴影。

陈澄表示,“鉴于贸易战可能成为习川会的焦点,中共政权亟需提出一套全面的发展战略,以确保在持续动荡中实现经济与科技增长。”

为何此次高层整肃如此广泛

四中全会的召开正值中央委员任期过半之时,这届领导班子在2022年中共二十大中产生,任期将在2027年届满。 四中全会可能释出人事变动的初步信号。

“按照惯例,人事安排会在明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基本敲定,因此四中全会需要提前部署。 这次会议有两个工作重点,一个是对前半任期检讨成就和问题,另一个是对下一步人事任免做前瞻规划”,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对BBC表示。

目前中央委员已经出现重大调整信号,包括前外交部长秦刚、前国防部长李尚福、前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内的许多重要官员已被除名。

“目前公开公布的中央委员有十几人落马,加上候补委员,已经将近20人,可能有人还在接受调查阶段,有人已经出了问题,这表明习近平配备的人员面临重大危机”,夏明说。

“这反映习通过愚忠、派系关系和自己的政治标准选的人,一旦坐上大位之后才发现德不配位”,夏明说,“恐怕很多人对他来说是忠诚的, 没有政治上的挑战,但是在中国面临问题时,以及处理具体工作上无法得到他的满意。”

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的牛犇对BBC说,四中全会将为坊间高官落马传言提供具体数字——出席人数将反映有多少中央委员会成员已遭调查。

“除去病假和出差部分,如果与去年相比空席人数大幅减少,将清楚反映近期纪律整肃的力度。如果出席率骤降,将成为迄今最明确的公开信号,显示整肃范围之广。”

牛犇认补充,整肃有助于强化纪律,但也可能抑制主动性,使治理趋于僵化、反应迟缓,更易出现如武汉早期疫情隐瞒等失误。“这是习权力的代价:体制变得更干净、更服从,但也更谨慎——有时甚至更脆弱。”

军内高层暗涌不断

与此同时,中共军内出现重大人事变动。多位高级将领许久没有公开露面,引发外界关注。

外界最为关注的中央军委副主席、政治局委员何卫东上将已长达数月没有公开露面,官方未作任何解释。 他曾是中国军方高层的重要人物,被视爲习近平主席的亲信。 如果被调查或撤职的消息属实,这将是改革开放以来,首位在任期内落马的中央军委副主席,”陈澄说。

这一方面反映出习近平的反腐运动已深入军方高层,但也暴露出内部裂痕,引发对“定于一尊权力”稳定性的质疑。

陈澄认为,鉴于目前尚未有任何官方宣布,因此何卫东案“不太可能在此次四中全会上迅速结案,尤其考虑到他是中央军委中排名第二的现役军官。”

“习一向高度重视军队的忠诚,而其中一些军官,比如何卫东,正是由习亲自提拔。 如今这些人接连出事,对习而言必定是极大的愤怒,也可能促使他对军方领导层进行更严格的审查。”

去年11月,中央军委委员、军委政治工作部上将主任苗华因“涉嫌严重违纪”被停职检查。他的处罚进展也受到关注。

今年9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宣布罢免4名解放军及武警将领的全国人大代表职务,包括武警部队司令员王春宁上将、火箭军中共军中共书记汪志斌中将、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部长张林中将、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政委高大光中将。

这些人的正式处罚决定可能会在本次四中全会上宣布。 除此之外,中央军委的职位会不会被填补,被谁填补,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夏明指出,即便本次四中全会对何卫东等人的职务作出安排,大概率也不会公开发布资讯,官方“很可能低调处理,或者在公报中写上讨论相关问题等字眼”。

他补充说,“还有一种情况是,把对这些人的处理当作是反腐业绩的一部分,避免外界认爲存在用人失察或本身领导班子有问题的印象。”

这些人事安排进而牵扯到总书记的接班问题,外界希望从微小的变化中猜测信号。

习近平的第三任期已经过半,至2027年人大会议时将届满。 过去几个月来,外界流传着对于习近平健康状况不佳的传言,认为其严重程度虽尚不足以到立即启动接班程式,但也许足以促使中共悄然为未来做出准备。

不过,陈澄认为,“尽管外界有所揣测,目前可能仍为时过早,尚难期待在接班问题上出现明确讯号。”

她指出,“稳定仍然是首要考量,关于此次会议的政治讨论很可能会延续整个习近平时代所强调的加强党纪与治理的方向。”

BBC:中共四中全会有这几大看点

历史角色

在中共历史上,四中全会常称爲政治格局发生重大转折的节点。 自1979年以来的几次四中全会,不仅重塑了领导层的权力架构,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时间回到文革结束,当时的中国需要走出混乱,1979年的四中全会确认了时任领导人华国锋的“两个凡是”路线,随着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这次会议成为中国从“毛时代”过渡到“改革时代”的关键节点。

1989年春夏之交,中共派兵镇压北京天安门广场和平示威争取民主的学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六四”流血事件。 事件之后,党内出现权力真空,国际上受到空前的孤立。

当时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在此背景下召开,决定推举没有中央治理经验的江泽民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接替黯然失势的赵紫阳,标志着江时代开端,也凸显中共在危机中优先维稳的策略。

到了习近平时代,2014年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但同时强调“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确立了法律制度服务于党领导的原则。 五年后,面对中美关系紧张以及香港抗议运动的挑战,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制度自信”,向内部传递稳定讯号,向外部展示体制优势,进一步巩固了习近平的核心地位。

顺应历史规律,本届四中全会预计将进一步保障政权的稳定,并在此框架下讨论如何实现经济发展。

夏明说,当前中国政策中心已经从“发展是硬道理”转向“安全是硬道理”,甚至安全凌驾一切。 “这意味着党的全面领导将持续贯彻,并可能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
2025年9月3日,在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国军人举着国旗、中国共产党党旗和人民解放军旗,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阅兵式上前行。

经济:国内外双重挑战下的五年计划

根据官方报道,本次四中全会将审议的“十五五”规划,涵盖2026年至2030年的发展蓝图。

该规划通常概述关键经济指标的发展目标,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收入水准和外挂率,并根据国内外形式调整的战略发展方向,列出需要重点发展的领域与产业。

除了经济层面,“十五五”规划也将反映北京在技术创新、产业政策与地缘政治上的优先事项,巨集观上可能影响全球供应链、贸易,以及中国在新兴领域的策略和定位。

中国经济正面临结构性调整和外部压力的双重挑战。

国内方面,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者信心不足、地方财政压力加大。 根据路透社,2025年前五个月,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了11.9% ,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更加紧张,压缩了以往支撑GDP快速增长的公共支出空间。

国际上,中美关系持续紧张,贸易摩擦加剧。 双方在关税及高科技产品领域的分歧仍然很大,谈判前景不明。 中共领导层面对一系列关键问题:哪些领域可以妥协,哪些问题可望达成协议,以及如何回应美方要求等等。

与此同时,电动汽车、外卖等行业的产能过剩也带来通缩压力。 儅过剩产品出口海外时,贸易伙伴的不满情绪上升。 欧盟已对中国出口补贴展开调查,美国也暗示加强对高科技产品进口管控。

“美国试图透过制裁和出口管制来遏制这些产业,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推动发展,将成为(四中全会)讨论的重要部分,”陈澄说。

北京已经意识到挑战的复杂程度。 中央政治局在7月底会议指出,“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

是次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这些方向都可能在四中全会上得到更具体的政策方案。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新型量子雷达或将终结隐形战争时代
不拖走,不用炸 中国一招收回仁爱礁
俄罗斯果然被骗了?乌军背后有“高人”
一箭双雕!中国“爆锤”韩国造船军工
中国超车 美国这方面大幅落后 专家曝背后真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新型量子雷达或将终结隐形战争时代
不拖走,不用炸 中国一招收回仁爱礁
俄罗斯果然被骗了?乌军背后有“高人”
一箭双雕!中国“爆锤”韩国造船军工
中国超车 美国这方面大幅落后 专家曝背后真
俄军损失巨大 导致中国空军战力备受质疑?
普京的重大失误 俄乌冲突拐点出现?
欧盟沉默五天后“摊牌” 被美国逼的?
专家示警:北京稀土限制暗藏杀招
中国海岸线1000公里内 航母都是“棺材”?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