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中国夺回定价权,9天上演大逆转
www.wforum.com | 2025-10-16 14:58:34  智谷趋势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墙内自媒体智谷趋势文章:一场关乎国运资源命脉的博弈,突然吸引了全球目光。

铁矿石定价权,中国掀桌子了。

9月底,面对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的离谱开价,以及“断供”威胁,中国果断出手:全面停购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

这并非一次寻常的大动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博弈。

要知道,中国每年消耗的海运铁矿石总量约占全球市场70%以上,去年的外采度高达86%,进口量达12.37亿吨,铁矿石需求大且高度依赖海外供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用美元计价和结算的。

而必和必拓,作为世界铁矿石三巨头之一,长期稳居中方核心供应商之列。去年向中国出口近2.4亿吨铁矿石,占比高达19.4%。

中国停购必和必拓,强硬姿态前所未有。如同一记重拳,打得澳方措手不及。连澳总理Anthony Albanese都出来喊话:“希望澳大利亚铁矿石能畅通无阻地出口到中国”。

随后,双方仅仅僵持了9天,必和必拓就妥协了。

中国夺回定价权,9天上演大逆转

为什么垄断高品位铁矿石的澳方,曾经傲慢地鼻子顶到天上,这一次却光速缴械投降?

为什么中国能在夺回铁矿石定价权上,兵不血刃,拿下这场关键胜利?

事实上,这场战略博弈,中国已悄悄布局二十余年。一场重塑全球资源贸易秩序的风暴正在酝酿,影响无比深远。

这一次的谈判,中国取得的重大突破,到底有多重要?

10月9日,必和必拓低头,双方达成协议:

自第四季度起,港口现货铁矿石将以人民币到岸价结算;

长期协议则设观察期至2026年,若届时人民币铁矿石指数市场接受度达标,将正式启动以人民币为基准的长期定价谈判。

翻译一下就是,之前铁矿石基本都是美元结算,这次一下子有数十亿要用人民币结算。

这是打破大宗商品贸易“美元霸权”的重要一步。

更重磅的还在后头。2026年或将出现历史性一幕:中国与全球最大矿商,就铁矿石是否全面采用人民币计价展开正式谈判。

什么意思?

要知道,过去十多年,铁矿石贸易一直是“美元计价+普氏指数定价”,普氏指数样本稀少、机制不透明,价格虚高成常态,导致中国钢企年年被“割韭菜”。

普氏指数的操作,堪称“空中定价”:每天仅向30–40家机构电话询价,不看实际成交,只看报价意愿。只要矿商报高价,指数就被抬升。

2025年6月,普氏指数104.85美元/吨,中国港口现货实际成交价93美元/吨,溢价高达12.7%。

在普氏指数主导定价之前,中国在铁矿石长协年度谈判中其实“被割得更狠”。

长协谈判,表面看起来公平,但有个潜规则,“首发-跟风”,谁先与矿企达成协议,其价格就成为行业基准。

比如,2005年,日本新日铁与淡水河谷率先敲定71.5%涨幅,中国被迫接受;2008年,新日铁又与巴西淡水河谷又率先达成65%涨价协议,中国再度被“绑架”。

日本企业也不是傻,他们是矿企的股东,矿卖给别国赚的钱,他们也能分红,自然有动力抬高铁矿石的价格。

这样一来,从2003年到2008年,国际铁矿石价格累计上涨337.5%。

同期中国钢产量从2.72亿吨飙至5.12亿吨。据测算,五年间,中国为进口铁矿石多花了7000亿人民币,为钢企利润的好几倍,被割得太惨了。

这种被动的局面,直到今天也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中国2024年生产了约10亿吨钢铁,消耗了大概16亿吨铁矿石,利润只有30多亿美元,销售利润率仅0.71%,几十万钢铁工人几乎是在为矿商打工!

而2024年,澳大利亚卖了近10亿吨铁矿石,利润有200亿美元。

要知道,澳洲的铁矿石开采成本低,即使加上运至中国港口的运费,也就30-40美元/吨,而售价却超过100美元/吨,利润率超过100%,实在太不公平。

而人民币计价,则意味着价格将真正锚定中国市场的供需实况,摆脱被金融资本操控的命运。

作为全球最大买家,为什么中国长期拿不到铁矿石的定价权?

简单来说有几个原因,一是城市化进程中对铁矿石的巨大需求,高度依赖进口,全球海运铁矿石有75%被中国消耗。二是钢企数量超过500多家,大中小钢企利益异质,很难形成合力。三是期货市场发展得比较晚,长期局限在国内,难以成为国际贸易的价格参考。

但这些因素,也都在逐步改变。为了夺回铁矿石定价权,中国早已悄然布下四张“王牌”。

每一张,都直指当前全球铁矿石贸易体系的命门。

第一张王牌:整合采购力量,打造统一谈判主体。2022年,中矿集团正式成立,将全国主要国有钢企的铁矿石进口权统一归集,代表中国近40%的铁矿石进口量,对外开展集中谈判。

此次与必和必拓对峙9天后对方主动让步,正是中矿集团首次在国际上展现统筹与谈判实力。

第二张王牌:股权渗透,从“买家”变“股东”。如果说集中采购是“以量取胜”,那么股权布局则是“以权制衡”。

全球矿企三巨头之一的力拓,最大股东不是美资、不是日资,而是中国中铝。2019年,力拓便与中国企业签署了首单人民币计价铁矿石合同,迈出去美元化的重要一步。

不仅如此,中资身影也深度嵌入澳大利亚第三大矿企FMG。2024年8月,FMG从中国银团获得142亿元人民币贷款,明确表示未来可用铁矿石偿还,无论计价还是结算,都愿以人民币为准。这哪是卖矿,分明是把铁矿石当“人民币饲料”往中国嘴里送。

第三张王牌:开辟“第二来源”,打破垄断格局。光靠谈判和股权还不够,真正的底气来自“有矿可选”。

据Mysteel统计,截至2024年6月,中国已布局22个海外铁矿项目,总设计产能高达4亿吨,中资实际权益产能已超2.2亿吨,如今迎来集中释放产能的窗口期。

最受瞩目的,无疑是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它是全球最大的未开发高品位铁矿,探明储量47亿吨,矿体绵延超100公里;平均铁品位高达65.5%,部分区块甚至达66%~67%,远超当前澳大利亚主流矿(品位已跌破61%);规划年产能1.2亿吨,相当于必和必拓对华年出口量的一半,而必和必拓去年86%铁矿石都卖给了中国。

西芒杜配套的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全部由中国企业承建并运营。几内亚政府要偿还基建贷款,最现实的路径就是将铁矿石卖给中国。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必和必拓会选择妥协?因为不得不如此。

每多拖一个月,中国的替代能力就强一分。一旦“备胎”转正,再想拿捏中国,恐怕为时已晚。

第四张王牌:夯实金融基建,打造本土定价基准。金融是定价权的终极战场。

2018年5月,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向境外投资者开放,逐步构建具全球影响力的人民币计价基准。

中国夺回定价权,9天上演大逆转

2024年9月28日,又一里程碑落地,北铁指数(进口铁矿石港口现货价格指数)正式发布。该指数基于平台真实人民币成交数据,覆盖青岛、曹妃甸两大港口的61%品位铁矿石现货价格,年成交数据近7000万吨,覆盖600余家会员企业。

与依赖少数样本、机制不透明的普氏指数不同,北铁指数扎根中国终端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与进口国,中国的港口现货价格,才是最真实、最及时的市场晴雨表。

未来,国际铁矿石定价或将告别“普氏指数一家独大”的局面,进入“普氏+北铁双锚并行”的新阶段。

这也正是中国与必和必拓就2026年人民币长期定价机制展开谈判的坚实基础之一。

这一次事件,表面看是结算货币的调整,但从历史纵深看,它标志着一场始于2003年、蛰伏22年、近三年加速的战略反攻,终于迎来决定性的转折点。

其最大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大宗商品定价权博弈模板。

这个模板的核心逻辑是:

当一个国家作为全球最大买家,能够整合分散的采购力量,构建可靠的替代供应体系,并展现出承受短期供应链扰动的战略定力,它就有资格重新定义游戏规则。

中国既尊重市场,又不被市场绑架;既参与全球化,又拒绝被收割。

铁矿石只是开始。原油、铜、稀土……中国正在多个关键资源领域同步推进“去美元化 + 本土定价”战略。

这场静水流深的变革,终将重塑全球大宗商品的权力地图。

今天,我们或许正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一个由真实供需决定价格、多元货币支撑结算的新秩序,正在破土而出。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新型量子雷达或将终结隐形战争时代
不拖走,不用炸 中国一招收回仁爱礁
俄罗斯果然被骗了?乌军背后有“高人”
中国超车 美国这方面大幅落后 专家曝背后真
一箭双雕!中国“爆锤”韩国造船军工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新型量子雷达或将终结隐形战争时代
不拖走,不用炸 中国一招收回仁爱礁
俄罗斯果然被骗了?乌军背后有“高人”
中国超车 美国这方面大幅落后 专家曝背后真
一箭双雕!中国“爆锤”韩国造船军工
乌军若发射“战斧” 俄军有应对的手段吗?
俄军损失巨大 导致中国空军战力备受质疑?
习大国外交又翻车 李强访朝遭金正恩羞辱
专家示警:北京稀土限制暗藏杀招
欧盟沉默五天后“摊牌” 被美国逼的?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