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加拿大不能总靠捡美国的漏”
www.wforum.com | 2025-10-04 18:33:12  加国无忧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表示,随着美国宣布对未来申请H-1B专业工签的外国雇员收取高达10万美元的申请费,加拿大迎来了一个吸引全球科技人才的机会。

不过,加拿大科技行业长期以来存在高技能员工流向美国的现象,一些专家警告,这笔高额签证费用可能反而加速人才“南下”。

美国H-1B工签申请费从$215涨到$10万

美国总统川普上月宣布,新的H-1B工签申请将需缴纳10万美元费用。这类签证有效期三年,专门为具备稀缺技能、至少拥有学士学位的外国雇员设立。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数据,自2012年以来,约60%的H-1B签证持有人都从事计算机与IT领域的工作。而此前,H-1B签证的原始申请费仅为215美元。

美国为什么要这样做?

白宫表示,此举是为了“保护美国工人”,因为企业常以更低的薪酬聘请外国劳工,挤压了本土就业。

白宫在9月19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指出:“司为了省钱,关闭IT部门、解雇美国员工,然后把工作外包给更廉价的外国员工。”

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EPI)报告也显示,60%的H-1B岗位薪酬低于美国劳工部认证的中位数工资。

美国人才向加拿大流动!美国官员表示“不可逆转”

卡尼看到机会:加拿大要“趁势吸才”

加拿大总理卡尼在上周六的记者会上表示,美国高额签证费为加拿大吸引国际科技人才提供了机遇。

卡尼表示:“未来将有更少的人能获得美国签证。这些人有技能、有干劲、愿意迁移工作。这对加拿大来说是一个机会,我们会推出具体政策来吸引他们。”

不过,他也强调,这一切必须在总体减少移民规模的框架下进行。

目前,加拿大政府的目标是到2027年底,将非永久居民人数降至全国人口的5%(现为7.1%)。

新的移民配额计划预计将在本月底公布。

专家:机会有,但“人才南下”仍是隐忧

根据美国移民法,雇主必须负责支付新的10万美元的H-1B申请费。

加拿大创新者委员会主席Benjamin Bergen认为,这笔费用对年薪500万的顶尖人才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大多数年薪十几万的技术员工来说,10万美元就是一道门槛。

他预测,美国企业未来会更加谨慎,只为高端岗位支付签证费,中低端技术岗位的外国劳工机会将被大幅压缩。

但他也担忧,如果H-1B卡签证费用导致美国出现劳动力短缺,他们可能反手从加拿大“挖人”。

他还透露,一些美国科技公司常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引进加拿大员工:先在加拿大分公司雇人,再通过“内部调动签证”送往美国总部。

与此同时,多伦多都市大学智库分析师Angus Lockhart指出:“美国科技职位平均薪资比加拿大高出约46%。对加拿大的科技从业者来说,南下意味着收入几乎翻倍,诱惑力太强。”

“加拿大不能总靠捡美国的漏”

目前,加拿大科技行业中,35%的程序员是移民。移民占全国总劳动力约 26%。

Bergen认为,加拿大要想真正留住顶尖科技人才,不能只是“捡美国的漏”:“不能每次都靠美国出昏招我们才受益。必须有长期策略,让本土科技企业能成长、能盈利。”

他建议加拿大政府积极采购本国科技产品、扶持国产创新,让政府成为本地初创企业的“第一客户”,帮助科技生态从内部壮大。

美国筑墙,加拿大开门。这场北美科技人才大战,考验的不只是签证政策,

更是谁能给人才一个值得留下的未来。如何打造能吸引全球精英的创新环境,将是加拿大下一场硬仗。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美空中交锋曝光,歼-16雷达锁死F-35?
果然出问题了,俄罗斯连A-50都生产不出来
美潜艇在南海上浮,被中国民用卫星抓拍
歼-35超视距空空导弹公开 霹雳-15已落后?
2名俄军冲太猛,坦克残骸下坚守60天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美空中交锋曝光,歼-16雷达锁死F-35?
果然出问题了,俄罗斯连A-50都生产不出来
美潜艇在南海上浮,被中国民用卫星抓拍
歼-35超视距空空导弹公开 霹雳-15已落后?
2名俄军冲太猛,坦克残骸下坚守60天
印尼宣布试驾歼-10 或帮印度刺探情报?
专家爆料 中国快垄断美国“军火芯片心脏
网传中国004型核动力电弹航母已建造
探测器落月,为什么还这么难?
普京详述美国若向乌输送“战斧”导弹的后果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