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破解校园餐难吃,这种思路可行
www.wforum.com | 2025-09-23 22:04:26  冰川思想库 关不羽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近日,因为一些社会热点事件,身边不少七零后、八零后的朋友集体怀旧校园餐。各种“小时候的味道”刷屏,我就纳闷了,才这岁数就提前开启耄耋昏聩模式了?

  在我看来,中小学的校园餐从来就没好吃过。

  01

  所谓怀旧,无非是寄情太深,不自觉地为记忆抹上了玫瑰色,朱重八的“珍珠翡翠白玉汤”是也。真把那碗馊饭、豆腐渣、烂菜叶烹制的汤端上桌,是一口也喝不下去的。“小时候味道”的校园餐也是一样,硬如砖头的桃酥、淀粉含量九成九的狮子头、猫都不吃的腥臊杂鱼,都是童年梦魇。今天端到餐桌上,更难以下咽。

  唯一可以怀念的是,我们当年的校园餐是订餐制,吃不吃全凭自愿。我因为住得离学校近,家里又宠爱,一通软磨硬泡,家长恩准中午回家吃。于是每天中午都在同学们艳羡的目光中昂首而归,虽然家里其实也只是留了些剩菜,但总比学校的伙食香。

  或许真有学校食堂靠谱的,但那绝对是少数。当年普遍贫困的物质条件,校园餐能好到哪儿去?小时候的味道,是贫穷的味道。20世纪90年代后日渐富裕,家庭餐桌也变得丰富起来,但是校园餐依然乏善可陈。直到现在,吃饱吃好早已不成问题,校园餐依然时不时闹出大新闻。

  2023年,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鸭脖鼠”沸沸扬扬,直到警察叔叔介入、外网玩梗,才结束了这场“指鸭为鼠”的闹剧。

  或许有人要说,高职的食堂是自办的,和中小学校园餐的“严格监管”不同。可是,严格监管下的中小学校园餐,真是什么净土吗?随手在网上搜一下,就能搜出大把的黑料。集体食物中毒、垃圾桶装饭菜,甚至拿喂狗的剩菜给学生吃的,比“鸭脖鼠”的惊悚程度低多少?

  怀旧是对现实的不满,但怀旧改变不了现实的困境。玫瑰色的“回忆杀”滤镜,不过是逃避现实的借口罢了。

  现实不容逃避,校园餐不好吃、不安全的老大难问题,是近乎绝望的无解。

  02

  每次校园餐闹出大新闻后,都是老生常谈的“两句半”。一句是严查严处责任人,“鸭脖鼠”事件以校长书记下课、供餐企业被严罚了事。第二句是加强监管,严格执行××制度、强化责任落实、“×个最严”(鸭脖鼠的处理意见中是“四个最严”)。反正“从严从重”已经成了此类事件通报的标准写法,无一例外。

  还有半句,则是媒体、舆论的评论中常见的,那就是“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模式”。虽然是半句,却是最能玩出花样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习借鉴”就没停过,从学校自办食堂升级为专业餐饮企业的集中供应,从现做现吃到预制菜、复热菜的标准化生产,从行政部门主导到家委会参与决策,每次“学习借鉴”都可以写一堆旁征博引的论证报告、调研报告,还能承包好几年的年度工作总结。

  不能说这些堆积如山的文案工作都是形式主义,毕竟学习是真学习、借鉴是真借鉴,白纸黑字写的大部分都落实了。但是,校园餐还是那怂样,不好吃、不安全的问题从未真正得到改善。

  “学习借鉴”,南橘北枳。发达国家那一套不是不好,却是水土不服。校园餐的管理监督机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依托大系统的子系统。局部借鉴是发挥不出功能的。离开了大系统的支持,家委会不过是众星捧月的花瓶、合规性背书的橡皮图章罢了。毕竟“软肋”在人家手里攥着,有几个家长敢头铁?

  所以,“学习借鉴”只算半句,主要看点还在“从严从重”那两句。“从严从重”几乎是国人对公共事件处置的绝对信仰。所谓信仰,绝大部分都是虚无缥缈的。神仙显灵、菩萨保佑,有几个人见到过?“从严从重”改变了多少公众关切的老大难问题,谁能说得清?

  个案的严处重罚很解气,但是“惩前”从不“毖后”,“永不再犯”的信誓旦旦改变不了“下不为例”的屡教不改。不改有不改的道理。系统性BUG法不责众,倒霉蛋被天雷劈是小概率事件。即便东窗事发,还有连捂带盖加甩锅的机会,凭什么就怕那小概率的天打雷劈?

  加强监管更解决不了问题,甚至监管本身就是问题。提高校园餐供应的准入门槛,这个证那个证,成吨的合规性限制,再来个非请勿入的招投标程序,把市场竞争排除个干干净净。这样的严监管,只会让行政垄断的赢家赢得更舒服。在严监管的护城河圈出的自留地里,好官我自为之和肥水不流外人田表里一体、固若金汤。

  总之,“从严从重”、“学习借鉴”的解题思路不改,校园餐注定是车轱辘话反复说的无解之题。

破解校园餐难吃,这种思路可行

  03

  既然“从严从重”、“学习借鉴”始终解决不了问题,是该换个解题思路了。那就是打破行政垄断思维桎梏,在市场机制中找破局之策。

  校园餐无解的症结,就是统一采购、集中供应的行政垄断。

  学校自营食堂,校园餐供给是各校行政部门的“小垄断”,监管难点在于分散。教育部门就那么点人手、资源,几十上百个学校食堂,哪能面面俱到?现在大型供应商接手的“大垄断”,监管对象都是巨无霸,背景强大、盘根错节,监管难度比“小垄断”只大不小。

  小的管不住,大的管不了,不妨回到原点:校园餐为什么必须统一采购、集中供应?无论贴上多少情怀、道义的标签,校园餐本质上只是针对特定人群的餐饮服务罢了。

  搁在二三十年前,学校办食堂的统一采购、集中供应,还能说是技术条件限制的不得不办。当年遍地食堂,校园也不可能例外。但是,现在还有必要吗?至少在物流、餐饮高度发达的中心城市,尤其是四大一线,学校食堂是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中国有全世界最发达的外卖配送体系,一天配送1.4亿份外卖餐饮。其中40%,也就是5600万份外卖,是在四大一线配送的。而四大一线的中小学生加在一起也不过1000万左右。如果校园餐全部以外卖配送方式送达,按照每4人一单计,一天增加250万份,仅仅增加了4.4%的外卖工作量,完全可以承受。

  所以,四大一线的校园餐根本不需要集中供应。既然不需要集中供应,也就不必统一采购。各人点个人的,各家点各家的不就行了?

  实际上,“单位办食堂”的团餐制早已是明日黄花,苦苦支撑“团餐产业”的正是在校学生群体。相关行业报告显示,在校学生是“团餐消费”的主要最大群体,占比高达77%。在成年就业群体中,除了少数大衙门的“铁饭碗”人士和部分大型企业职工还在吃食堂,大部分都是各自觅食,大宗是点外卖。孩子的爹妈都已经不吃食堂了,为什么一定要孩子们吃食堂?

  肯定有人会提出安全因素。的确,对孩子们的餐饮安全应该更加高度的重视。这是校园餐集中采购、统一供应的主要理由。然而,不应忽视的是,集中采购、统一供应也放大了安全风险。

  集中采购的规模越大,安全风险集中爆发的破坏力也越大。过去各家学校自办食堂,一家食堂出问题,最多就是撂倒几十上百个学生。现在几十家、上百个学校的大型供应商如果出问题,就会威胁成千上万学生的健康。严监管非但不能减少风险,反而会扬汤止沸进一步放大风险。

  因为,严监管排除了大量中小餐饮企业进入,校园餐供应必然走向寡头化、垄断化。要么不出事,出事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说,校园餐集中采购、统一供给的严监管,意味着政府承受了巨大的道义风险,甚至是政治风险。即便从潜在的安全风险角度考虑,严监管和集中采购、统一供给也是不兼容的。

  涉及未成年人的餐饮安全,监管不可或缺,那么应该改掉的就是集中供应、统一采购。也只有砍掉集中供应、统一采购衍生的庞大利益链,政府的监管角色才能回归中立,监管职能才能被激活。

  去行政垄断、开放校园市场,接轨外卖产业,才是校园餐难题的正确解题思路。

  比如说,允许、鼓励大型外卖餐饮平台为校园餐定制专门平台,政府监管部门制定校园餐卫生安全标准、营养标准,并实施监管,能提供符合标准的餐饮企业都可以在平台上经营。订餐权还给家长和学生。哪个平台的配送服务更好、性价比更高,就用哪家。哪家餐饮企业的饭菜更好吃、价格更实惠,就选哪家。

  市场竞争之下,一定会有真正做得好校园餐的专业企业脱颖而出。这当然会有一个磨合过程,也会有一定的试错成本,但是总比行政垄断的“一直试错一直错”要好。

  至于说“学习借鉴”,大可不必。

  发达国家的“大系统”学不来,东施效颦的局部学习学不好,就不要装外宾了。还不如扬长避短,利用我们外卖产业高度发达的产业优势,从市场中寻求破局之路。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北约真要下场,俄乌战场会变成什么样?
中国维和部队装备新型“钛合金小钢炮”
俄对华提供尖端发动机 打破美国技术封锁
“南天门计划”硬核亮相 美国开始怀疑人生
官宣!三机弹射画面公开 已经领先福特级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北约真要下场,俄乌战场会变成什么样?
中国维和部队装备新型“钛合金小钢炮”
俄对华提供尖端发动机 打破美国技术封锁
“南天门计划”硬核亮相 美国开始怀疑人生
官宣!三机弹射画面公开 已经领先福特级
百名摩萨德潜入伊朗境内 炸掉军火库扬长而
70万兵力压境 普京“苏联复兴蓝图”越战越
实属罕见!美军工巨头主动曝光
以色列难受了!土耳其雷达可探测F-35
川普政府突传重磅消息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