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万兵力压境 普京“苏联复兴蓝图”越战越真 | |
www.wforum.com | 2025-09-22 22:01:25 边解感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9月21日清晨,乌克兰在警报声中再度惊醒。 俄罗斯军方连续第二夜发动空袭,出动大量“沙赫德”无人机和导弹,对基辅、第聂伯罗、敖德萨、文尼察等城市实施饱和式打击。乌克兰空军司令部通报称,俄军在一夜之间发动了至少43架无人机与数枚弹道导弹的混合攻击,目标集中在能源基础设施和城市住宅区,导致多个地区电力中断并发生爆炸,造成部分平民伤亡。 乌方将本轮空袭称为“2025年秋季以来最大规模空袭之一”。乌军防空系统虽成功拦截大部分无人机,但仍有导弹突破防线,对基础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破坏。社交媒体流传的视频显示,第聂伯罗郊区一处供热设施起火,现场浓烟滚滚。 与此同时,乌克兰迅速展开报复性打击。据《基辅独立报》报道,乌军情部门策划并实施了对俄罗斯本土能源设施的远程袭击,目标包括萨马拉州和萨拉托夫州的多个炼油厂与燃料中转基地。多起爆炸引发火灾,其中萨马拉一处炼化厂储油区被击中,大火持续至21日上午才被扑灭。 乌方未正式承认上述袭击,但俄媒援引应急部门消息称,爆炸原因疑似“远程空中打击”。两天内连续发生跨境袭击,显示战火已再度向双方纵深后勤腹地蔓延。 普京讲话披露:前线集结超70万兵力就在战事再度升级之际,克里姆林宫公布了一则引人关注的会议纪要。9月20日,普京在与国家杜马五大党派领导人会晤时明确表示:“目前在特别军事行动方向,俄罗斯已部署超过70万兵力。”这是总统首次亲口确认该数字,外界解读为俄方对战争长期化的默认。 俄方此前一直对兵力数据讳莫如深,普京此次公开表态,被认为是对内传递“战力充足、胜利在望”的信号,对外则泄露其战略意图。分析人士指出,这种“超大兵力集结”并非一次性完成,而是在2024年至2025年间逐步实现的规模扩展,涵盖正规军、预备役、志愿部队及特种编制。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在讲话中还提到“战后安置方案已在规划中”,包括部队轮换、基础设施管理与临时行政架构。这番话引发外媒猜测:莫斯科正为长期控制乌部分占领区铺路,甚至可能意图设立“缓冲政权”。 “苏联内战”叙事正式化:战争合法性的再包装与兵力部署同步推进的,是普京对战争性质的最新定性。在9月的多次讲话中,他反复强调“乌克兰是在苏联解体中被人为制造出来的国家”,“没有苏联,就无所谓乌克兰主权疆域”。更引发争议的是,普京直接称当前冲突为“苏联未完成的内战”。 这一叙述的关键不在于国际法地位,而在于构建俄罗斯国内的集体心理认同。将俄乌战争描绘为“民族统一未竟之业”,有助于淡化“对外侵略”的指控,激活社会对苏联解体后“民族分裂”的创伤记忆,从而凝聚政治支持。 尤其在面对数十万兵力动员、连续三年的财政负担及高通胀压力之际,“苏联内战”的叙事为社会情绪提供了疏导出口。它不是法律论证,而是一种动员话语——在克里姆林宫的逻辑中,当前战争不仅是主权争端,更是对“历史背叛”的纠正,是一场“历史正义之战”。 外界普遍认为,该叙事策略并非即兴之举,而是克宫体系化舆论布局的一部分。2025年以来,俄罗斯官方媒体与教育系统已系统性地将“苏联遗产”相关内容纳入课程与主流宣传,乌克兰在这些叙事中不再被表述为“邻国”,而是“被西方胁迫的东斯拉夫亲族”。 经济战线:从“主动降速”到财政捆绑在兵力扩张与战事升级的同时,俄罗斯国内经济走势引人关注。普京在与杜马领导人会晤时承认,俄将“主动放缓经济增速”,以控制通胀、维持金融稳定。他强调失业率维持在2%左右,试图传递“经济仍有韧性”的信号。但这一说法迅速引发质疑:“主动降速”实际上是对经济疲软的政治化包装。 俄罗斯经济自2022年以来高度依赖能源出口,西方不断加码的制裁——尤其是对石油、天然气和金融渠道的限制——持续削弱其财政支撑。外资撤离与高科技进口受阻使工业升级举步维艰。普京将“降速”包装为战略选择,意在避免民众将生活压力直接归因于战争,从而维持社会对长期军事行动的容忍度。 与此呼应的是俄金融精英的公开表态。9月中旬,在莫斯科金融论坛上,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明确表示:“2026年预算将是一份军事预算。”莫斯科交易所监事会主席什韦佐夫也强调,俄金融体系须为“数年军事化经济”做好准备。这类表态清晰表明:克里姆林宫不再将战争视为短期行动,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常态化的财政模式。 这意味着未来俄罗斯的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投资都将被国防开支挤压。换言之,“70万大军”的背后不仅是兵力规模,更意味着整个国家财政与社会资源的全面军事化绑定。 欧洲制裁与北约扩军:对抗的另一面与俄方的长期化动员相对应,欧洲方面的应对也在加速。欧盟正在筹备的第19轮制裁计划将覆盖能源、金融和高科技出口领域。尽管制裁的边际效应已开始递减,但其政治信号依然明确:对抗俄罗斯的共识并未动摇。 军事上,北约持续加强东翼部署。波兰已明确将军费提升至GDP的5%,并加快引进美制F-35战机和韩国火炮系统;波罗的海三国计划在2026年前完成全面地面防御体系升级。对俄罗斯而言,即便在乌克兰战场上取得局部突破,也将立即面对更强大的北约东翼,战术胜利难以转化为战略安全。 更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内部原本立场较温和的国家也在逐渐转变态度。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虽在对俄政策上保留一定灵活性,但在军备现代化与情报合作方面已不再与欧盟主流立场相悖。持续三年多的俄乌冲突正在重塑欧洲安全文化:无论左翼还是右翼政党,都越来越难以公开主张与俄罗斯“和解”。 乌克兰的处境:反攻与困境交织另一方面,乌克兰虽仍在努力组织反攻,并声称在东部收复部分定居点,但仍面临沉重现实困境。俄军对铁路和桥梁的集中打击显著增加了乌军前线补给的难度。西方援助虽持续涌入,但受运输效率限制,战场缺口难以完全填补。 乌克兰总司令瑟尔斯基在9月多次更换地方指挥官,试图通过人事调整稳定战局。然而,从红利曼到库皮扬斯克一线,局势并未发生根本扭转。乌军韧性犹存,但消耗战的代价正在积累,国内民意对长期战争的耐受度也面临考验。 在此背景下,普京宣称“70万兵力已就位”对乌方而言不仅是军事威慑,更构成心理打击:它暗示俄方有能力长期维持攻势,而乌方即便获得外援,仍须面对规模与消耗上的不对称挑战。 |
|
|
|
![]() |
![]() |
打脸!土耳其通过巴铁偷取中国武器技术 |
![]() |
096核潜艇建成了吗?答案不言自明 |
![]() |
卫星拍到 中国神秘巨型隐形无人机 引高度 |
![]() |
北约真要下场,俄乌战场会变成什么样? |
![]() |
中国维和部队装备新型“钛合金小钢炮” |
![]() |
打脸!土耳其通过巴铁偷取中国武器技术 |
![]() |
096核潜艇建成了吗?答案不言自明 |
![]() |
卫星拍到 中国神秘巨型隐形无人机 引高度 |
![]() |
北约真要下场,俄乌战场会变成什么样? |
![]() |
中国维和部队装备新型“钛合金小钢炮” |
![]() |
“南天门计划”硬核亮相 美国开始怀疑人生 |
![]() |
“小型轰20”?中国成飞翼布局领导者 |
![]() |
百名摩萨德潜入伊朗境内 炸掉军火库扬长而 |
![]() |
中国空军首位藏族女飞行员亮相 |
![]() |
外销?J-35A取代J-10C占据了航展C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