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经火得让全国人措手不及 如今到底怎样 | |
www.wforum.com | 2025-09-18 16:14:47 高见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2023年春天,淄博火得让全国人都措手不及。 火车票秒空,烧烤摊排队到凌晨,街边的老板笑得合不拢嘴。 彼时,没有人怀疑,这座在地图上常常被忽略的山东城市,突然成了全国旅游城市的顶流。 但热度来的快,散的也快。 到了2024年,互联网上关于淄博的词条渐渐寂静,机场的航班恢复冷清。 很多人开始发问:“淄博是不是凉了?” 如今两年过去了,2025年的今天再回头看,答案也许并不在数据和话题,而在那些依旧守着灶台、摊位、街巷的人们。 01 淄博的爆火可以说是一场意外,这座老工业城市,本来安静得像一本泛黄的地方志。 煤炭、陶瓷、化工才是它的底色,可2023年春天,一阵烧烤风突然把它推上了全国舞台。 彼时的场景,几乎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学生们成群结队,背着行李箱,从火车站直接奔向大排档。 机场开辟专线大巴,接驳烧烤特种兵,就连外地的餐饮人也专程赶来“取经”,想分一杯羹。 短短几个月,新增了七八百家烧烤企业,小区楼下的水果店,隔天就能改造成网红烧烤店。 人群从下午五点排到凌晨两点,街头巷尾全是孜然和烤肉的香气。 可热闹终究是短暂的。 2024年冬天,第一场大雪落下时,曾经热闹的“八大局”人群已经不见了,曾经的爆款摊位关门大吉,原地留下半卷褪色的广告布。 冷风一吹,街道空空荡荡,有人感慨,这才是淄博最本来的样子。 02 其实,淄博的故事,不只是一座城的狂欢,更是一个个普通人的沉浮。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鸭头小哥。 2023年春天,他因为一段被游客调侃的视频走红网络。 身材结实、表情局促,那种天然的羞涩让人们觉得真实又可爱。 短短一周,他的摊位被围得水泄不通,拍照、直播、合影,比买鸭货还重要。 可对他而言,那段时间并不是单纯的荣耀。 游客的热情变成了压力,营业额并没显著增加,反而因为过度关注影响了正常生意。 他尝试过转型,开了直播账号,短时间吸引了数十万粉丝。 可生性内向的他,并不擅长应对屏幕另一端的质疑和攻击,几次情绪失控,让他的短暂风光迅速冷却。 2025年再提起这段往事,他自己已经能笑着调侃说:“那会儿,我连自家摊位都不敢走出来,全是人拍照。” 如今,他的店重新安静下来,回归日常的买卖,他说:“还清了外债,比什么都踏实。” 另一个例子就是绿豆糕大爷,几十年来,大爷摆摊都是不温不火的,却突然被网友发掘,一夜之间成了“网红小吃”。 排队买糕点的人堵到街角,他甚至不得不大声劝大家:“别买了,没那么好吃”。 可热情没有停,最终在一次意外里,他摔倒受伤,也把这场流量狂欢画上了句号。 如今,他依旧在卖绿豆糕,只是人群散去。 他说,年轻人捧场过的那几个月,是人生里特别的回忆,但真正能留下的,是每天卖出几十份点心的稳定。 流量像潮水,涨起来时裹挟一切,退去后留下真实的滩涂。 03 2023年的火爆,淄博政府的应对堪称教科书级。 出租车敢乱收费,立马停运;饭店欺骗外地游客,直接关门。 警察巡逻、志愿者引导,几乎全城动员,才撑住了那几个月的热度。 这种治理能力,让好客山东的招牌擦得锃亮,可热度过去后,城市更需要思考,如何把短期爆火转化为长期发展。 2024年,淄博开始悄悄调整思路。 比如对烧烤产业进行规范,不再鼓励一窝蜂开店,而是推动标准化、品牌化。 部分商户在政府扶持下,把摊位搬进规范化夜市,尝试打造常态化夜经济。 同时,淄博还加大了对文旅资源的挖掘。 齐文化博物馆升级开放,陶瓷产业结合文创产品,新的文旅线路逐渐推出,烧烤依旧是招牌,但不再是唯一的卖点。 到了2025年春天,数据表明,虽然游客数量比2023年少了许多,但人均停留时间和消费金额却在增加。 换句话说,来的人少了,但更愿意留下来、花更多的钱,这种变化,才是淄博真正需要的。 04 淄博的经历,其实是流量时代的缩影。 互联网可以在一夜之间,把一座默默无闻的城市推上全国热搜。 可同样,它也能在下一秒,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留下一地鸡毛。 对城市来说,最大的风险就是迷失在流量里。淄博的幸运在于,它有相对完整的产业基础,陶瓷、化工、装备制造,不至于完全依赖旅游。 火热过后,城市依旧有底气去调整节奏。 对个体来说,流量带来的考验更残酷。 “鸭头小哥”和“绿豆糕大爷”的经历提醒我们,普通人能被推上舞台,但最终能留下来的,还是产品和服务本身。 2025年再看淄博,那些浮华的热闹已不复存在,但留下的,是更坚实的生活逻辑。 夜晚的街头,烧烤摊还在,只是少了蜂拥而至的打卡客,多了些本地人三五成群的惬意。 这或许才是城市应有的状态:不依赖爆火,也不害怕冷清。 05 “淄博凉了吗?”这是过去两年,很多人都问过的问题。 如果你把“火”仅仅理解为短暂的流量,那确实凉了。热搜没了,游客少了,话题不再。 可如果你把“火”理解为一座城市在流量退潮后仍然能留下什么,那答案恰恰相反。 真正的火,不是把一座城市一夜之间点燃,而是能在烟火散去后,依旧有人留下来吃一顿安心的烧烤,买一份手艺人的点心,感受到人情的温度。 2025年的淄博,正在完成从“顶流”到“常态”的过渡。热度不再喧嚣,但生活的底色更加厚重。 有时候,安静才是最持久的热闹。 |
|
|
|
![]() |
![]() |
伊朗押注歼-10 或将重塑中东空中力量平衡 |
![]() |
俄罗斯:美国为中国准备了25个秘密武器 |
![]() |
印度第4代坦克太奇葩:竟然搭载4个乘员 |
![]() |
王毅苦苦劝说3小时,还是被拒了 |
![]() |
德国“猎手” 一炮炸碎战略轰炸机尾巴 |
![]() |
伊朗押注歼-10 或将重塑中东空中力量平衡 |
![]() |
俄罗斯:美国为中国准备了25个秘密武器 |
![]() |
印度第4代坦克太奇葩:竟然搭载4个乘员 |
![]() |
王毅苦苦劝说3小时,还是被拒了 |
![]() |
德国“猎手” 一炮炸碎战略轰炸机尾巴 |
![]() |
该来的终要来!菲律宾海军迎来新舰 |
![]() |
爱沙尼亚挖掘40公里的壕沟 阻挡俄军坦克 |
![]() |
波兰打开东部战线大门 普京收回谈判筹码 |
![]() |
美国大使馆涌“排队盛况” 一眼望不到头 |
![]() |
价格倒挂!F-16单价已超F-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