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沉默螺旋”下的台湾大罢免 中间选民说不
www.wforum.com | 2025-08-02 07:16:08  BBC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台湾“大罢免”首轮投票以25:0落幕,被视为绿营的重大挫败。有本地媒体报道,执政民进党决策核心曾在选前评估,至少有11席可望罢免成功,开票结果却是全军覆没。

不少分析将这一现象归因于“沉默螺旋”效应,许多反对罢免的选民在主流舆论压力下噤声,导致表面舆论脱离实际民意,最终产生出人意料的投票结果。

BBC中文接触到不同县市投下“不同意票”的选民,除了泛蓝及中间选民,也不乏浅绿甚至是来自深绿背景的年轻人,他们都表示不认同大罢免潮的“无差别”性质,并称“反中护台”诉求已走向民粹,在此氛围下不敢表达意见,因此用选票表态。

美国德州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向BBC中文分析,罢免方为了争取曝光度和流量,过分操作仇恨情绪,而“同温层”内的仇恨言论容易被合理化和放大,使中间选民反感,“‘沉默螺旋’造成的氛围,促使‘沉默多数’想要采取行动回应”。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非常驻研究员宋文笛则指,罢免案的胜负关键是组织催票能力,这次民进党“犹抱琵琶半遮面”退居二线,加上全面性罢免难以针对个别立委发动攻击,散居各地的罢免团体只能以“抗中保台”作为最大公约数。

“但谈理念,又缺乏统一发言窗口,发展论述便难以细致化,感性渲染力无法外扩,不易说服中间选民。”

8月23日将举行第二轮罢免投票,“沉默多数”选民的动向仍备受瞩目。外界也关注,这批选民是否将影响2026年九合一地方选举,甚至2028年总统大选。

以下是BBC中文采访到几位“不同意票”选民的声音。

新北工程师:不满“绿粹”氛围

7月25日反对罢免人士在台北举行集会

7月25日反对罢免人士在台北举行集会

“我从来不表态,但大罢免后去做美甲,一问之下,竟然全场三个人全部都投不同意。”52岁的游女士对BBC中文说。

她住在新北市中和区,726那天一大早就去投票,认为“该表达的意见还是要表达”。

游女士在大企业任职资料工程师,与丈夫育有一女。她说自己是中间选民,2016、2020、2024年大选分别投给了国民党朱立伦、韩国瑜和民众党柯文哲,立委票则投给民进党人,“我的选择不是跟随特定政党”。

她表示,不认同罢免制度沦为绿营试图翻转国会席次的政治工具,也反对把所有蓝营立委都贴上“亲共”标签,“我更在意的是代议士们的表现,有没有实际作为,而不是单纯的蓝绿之分”。

她形容,过去一年多台湾陷入“绿粹”——一种结合了民粹、激进和绿营特质的现象,不同意见就被贴标签“不是正港台湾人”,这种氛围让她不安。

“为什么这么狭隘的二分法来分化国家?像我们这样的中间选民,没有一个安全的沟通管道,很多时候即使有意见,也只能选择在投票的时候用选票来表达,因为这是匿名且不会直接引起冲突的方式。”

游女士强调,“反中护台”不是她这次罢免投票的关注重点。“选举就是一个民意管道,它和反不反中、护不护台没有绝对的关系。我把选举看作是多元声音的展现,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对抗。”

深绿年轻人:我不是投票机器

726大罢免首轮投票后,支持罢免的群众聚集看开票

726大罢免首轮投票后,支持罢免的群众聚集看开票

25岁的台中选民逸豪出身深绿家庭,祖父母辈曾在白色恐怖时期遭国民党迫害,以往选举都投给民进党,“绝对不会投蓝”,但这次大罢免他选择“不同意”。

他强调,“投不同意不等于投蓝”,自己并不认同国民党的“和中”立场,仍相信民进党执政更能保卫台湾,“支持他们(民进党)是因为意识形态,但他们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对,我不是他们的投票机器,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

他质疑大罢免的正当性,认为傅崐萁、王鸿薇等蓝委政治立场明显亲中,“如果我在他们的选区也会投同意票”,但全面性针对国民党立委并不公平。

“一方面是要尊重民意结果,不可以随便推翻一年前的选举结果。另一方面,我选区的立委在交通、教育等部分有在做事,有在服务选民,应该要给他机会。”

他法律系毕业,目前在司法系统任职公务员,身边大部分朋友都支持罢免,他因此不敢表达“不同意”的立场。“我投票前有纠结过,但还是觉得要回到每个立委本身的言行,而且区域立委选举不应该上纲上线到国家议题。”

他特别提到,民进党总召柯建铭称大罢免后将用《刑法》100条“伺候”国民党立委,这番言论让他感到震惊和讽刺,“极权的法条现在拿出来讲”。

《刑法》100条涉及内乱和叛国罪,戒严时期国民党政府以“叛乱意图”打压异议者,许多人被控“思想犯”,遭受监禁、迫害甚至死刑。该条文已于1991年废除,在柯建铭言论引发质疑后,民进党发言人吴峥澄清“民主不可能走回头”。

对于未来的选举,逸豪表示总统票还是看重国防外交路线,将继续支持民进党,立委票则倾向投给第三势力“比如像以前的时代力量”,希望内政和民生议题能由在野党强力监督。

新住民:被推向对立面

台北街头的罢免宣传海报

台北街头的罢免宣传海报

36岁的语言老师纪先生在澳门出生成长,大学到台湾求学,2022年正式入籍。他这次在台北市文山选区投下不同意票。

他表示,投票前曾细读《中华民国宪法》,认为罢免权本意在于汰换不适任民选议员,但这次罢免运动多以“抗中保台”、“爱台湾”为号召,并未聚焦于立委具体过失,“这显示目的与手段不一致,是对罢免权的滥用,没有正当性”。

纪先生2024年首次投票时,总统票投给民进党、立委票投给民众党,“选赖清德是为了在战争时有个不投降的总统,但同时我希望在和平时期立法权能制衡行政权”。

对于罢团“投不同意就是亲中”等论述,他认为是一种全社会的道德绑架,又指该阵营的网上言论“自说自话”,例如建立“推荐封锁名单”封锁不同意见者的帐号,“这样当然不会看到他们把其他民众推到对立面”。

他特别提到,今年2月台中气爆事件造成一个澳门家庭多人死伤,有网上舆论马上指控该家庭是“中共特务”,他曾发表个人见解反驳有关言论,却遭网络公审,“自称‘青鸟’、台派的人继续将想像当成证据,扩大指控香港人、澳门人在台湾就是特务”。他说这些不愉快经历使他自我噤声,近月再不敢表达任何政治意见。

纪先生强调,自己过去长期支持蔡英文,但认为现届民进党政府变质,“赖政府还有两年半任期去证明自己”,他作为中间选民将继续观察各党派的表现,决定未来选举的投票选择。

科技业者:更关心经济议题

台湾选民投票

在新北市淡水选区投下了不同意票的35岁钟小姐,受访时也提到“人民要为自己投票结果负责”,质疑既然已经选了,为何要用另一种方式去否决结果。

“如果罢免是只有一个职位的那种,比如说总统或市长,那罢免合理。但你看看这次大罢免的结果,并没有促进社会和谐或加速政策流动,只是浪费很多钱和社会资源。”

在外商科技企业工作的钟小姐来自本省人家庭,她表示自己“不是政治狂热份子”,尽管向来较倾向投蓝,但认为投“不同意”不等于支持亲中,更多的是“不爽罢免这个活动”,又指当前台湾最大的危机是经济问题,非常担忧房价、利率、通膨、关税等议题。

对于“抗中保台”口号或“蓝委卖台”指控,她认为“都是台面上的表现,台面下有多少蓝蓝绿绿的根本‘好朋友打麻将’”,认为蓝绿斗争让人民厌倦,“不管民进党或国民党,到底他们玩够了没?可以认真做事了吗?”

民进党总召柯建铭在投票前曾称“不去罢免就不是台湾人”,钟小姐表示无法接受这类言论,“他在我心中已不是政治人物”。

中华民国派:“杂质说”最扣分

国民党立委王鸿薇逃过罢免

国民党立委王鸿薇逃过罢免

台中选民黄圣文自认是“中华民国派”——反对共产党和两岸统一,但支持民间交流以缓和对立。让25岁的他感到“最扣分”的是总统赖清德“杂质说”,认为他身为国家元首“排除异己”的心态很危险。

赖清德6月24日在“团结国家十讲”第二讲脱稿称,民主需经历多次选举与罢免“打掉杂质”,该言论引发巨大争议。

黄圣文从事工业安全管理工作,是同龄层中少数曾在网络表态“不同意”立场的人。“去年开始的青鸟行动,我都尊重,因为这是他们的权利,但大罢免是全面否定我们选举出来的结果,我不能接受。”

黄圣文表示,他在2020年首次投票时因“没有选择”而投给国民党韩国瑜,2024年则投给“相对中间但又尊重中华民国”的民众党柯文哲。

尽管如此,他说肯定民进党多年来推动民主、公民价值、同志平权等,认同前任总统蔡英文的整体施政路线,认为她在两岸立场的表态以及对台湾社会的不同声音,都相对温和包容,“但赖清德上任、派系不同了,就越来越鹰派”。

黄圣文并不同意“反罢免就是亲中”的论述,对于绿营贴标签和“猎物”的行为感到不满,又指韩国总统李在明也被视为较“亲中”,“但难道他就要把国家卖给中国了吗?不能这么非黑即白”。

他表示,很高兴“726”投票结果显示大部分选民是理性的,而对于未来的选举,他说自己从“白”转回“蓝”,希望集中力量实现政党轮替。

南部人:“朝小野大”更需政治智慧

过去一年多,朝野在立法院多次发生冲突

过去一年多,朝野在立法院多次发生冲突

对于39岁的新北市汐止区选民阮先生而言,大罢免没有投“同意”的选项,只有“投与不投”的选项。“我早就不认同这场运动,投票日当天很怕会变成不是我理想的结果,所以就去投票了。”

他在职业球队担任行政人员,本身是南部嘉义人,三、四年前结婚后搬到北部,与妻子育有两名女儿。他形容自己的政治立场是“中间偏白”,过去三届总统选举投给民进党蔡英文和民众党柯文哲,这次是“沉默的那一群”,从未在社交媒体或是亲友面前表态。

他认为投“不同意”不代表“亲中”,他反对中共对台湾不友善的行为,不过现行“反中护台”的大旗帜限于不究道理的意识形态,他难以认同。

“是反中共政权还是反中国这个国家?反中就等于护台吗?应该先看看怎么做对台湾人民整体福祉是好的才对吧,推动福国利民的法案才等于护台。”

阮先生说赖清德政府上任后,并没有与在野党会谈沟通,立法院攻防和大罢免更是让他反感。“朝小野大需要更多政治智慧和精致的政治手段治理国家,但目前的领导人尚未展现出这种能力。”

罢免投票后,他在思考下一届县市长和总统选举要选谁,指如果赖清德未来三年调整做法或绿营换人,能摆脱“蓝绿白对决”的政治现实,他不排斥再投给绿营候选人。

但他同时说,经过这次罢免的公民权洗礼,意识到政治人物做决定时,“即便位阶多高,终究会受到背后政党很大程度的影响,其中又包括了党内不同派系的利益分配”,这会是他日后决定支持谁的因素之一。

“823”第二轮投票有变数吗?

台湾赖清德

“726”第一轮罢免投票后,在野的国民党和民众党都要求赖清德道歉,民进党内也掀起检讨声浪。

该党立委王世坚公开要求停止推动“823”第二轮罢免,呼吁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知所进退,甚至送上卫生纸给柯“擦屁股”。

赖清德日前出席民进党中常会时,仅对公民团体与支持者致歉,仍强调“823”将全力投入与公民同行“走完最后一哩路”。柯建铭也称不可能要罢团收回撤案,强调第二轮罢免“退无可退”。

学者翁履中表示,目前全台湾都感受到关税的挑战,如果还是只有政治,恐怕执政党会进一步失去民心,“如何找到下台阶?谁能出面调停?或许民进党内具有份量的人有行动,才可能刹车”。

宋文笛则指出,民进党的处境非常尴尬,该党对“726”大罢免保持距离,也就没有立场对“823”下指导棋或叫停,现在只有“按兵不动”或“加码参与”两个选项。

“绿营若是按兵不动,则徒增民团被抛弃的孤儿感,日后2026和2028,部分支持者或许拒绝投票。相反,绿营若是加码参与823罢免,无论成败,至少能够修补与民团和支持者患难与共的感情联系。”

726大罢免首轮投票,全部24名国民党立委保留席位

726大罢免首轮投票,全部24名国民党立委保留席位

8月23日将面临罢免投票的七名国民党立委,分别是新北市罗明才、新竹市林思铭、台中市颜宽恒、杨琼璎、江启臣、南投县马文君、游颢。有分析指绿营重点锁定的“指标级人物”是江启臣,他是立法院副院长,也是潜在台中市长选将。

“823”同一天,也将举行“重启核三”公投。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福建舰电磁弹射曝光 歼-15T冲出甲板瞬间刷
一项黑科技曝光 中国攻克“维度魔咒”
伊朗干了一大事:开走5架波音客机
中国激光武器已具备改变战争形态的能力?
乌军战机接连坠毁 中国网友为何欢呼雀跃?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福建舰电磁弹射曝光 歼-15T冲出甲板瞬间刷
一项黑科技曝光 中国攻克“维度魔咒”
伊朗干了一大事:开走5架波音客机
中国激光武器已具备改变战争形态的能力?
乌军战机接连坠毁 中国网友为何欢呼雀跃?
东风31发射视频公开 25马赫突防根本拦不住
东风-17突然露面 在公路上竖起来就发射
俄军压箱底的宝贝放上货架,中国会买吗?
泰军T-84M和VT-4坦克 这次谁表现更出色?
央视震撼公开094战略核潜艇 静音破反潜网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