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的“战争”:罢免方虽败犹荣 | |
www.wforum.com | 2025-07-26 10:44:14 上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在选票开出后,所有罢免案最终未能成功。 对许多人来说,这或许是一场“全军覆没”的政治败仗,但若我们仅以成败来衡量这场大罢免运动,那将是对台湾民主深度的极大误解。 大罢免,不是一场拼输赢的选举对决,而是一场制度内的公民教育与民主修复工程。 它的价值,不在于是否成功罢掉谁,而在于这是一场由人民自发启动、历时最久、针对体制内中国代理人而来的对抗渗透运动。 不对称的战争,本就难求全胜 罢免从来不是一场公平对称的战争。 当立委坐拥资源、县市长掌握行政动员与曝光管道,罢免团体却只能依靠人民力量、街头志工与一份份声声呼喊的公民连署。 这是一场以素人对抗建制、以公民挑战国家机器的民主搏斗。 若从这样的现实看来,即使结果未能如愿,仍无损这场运动的战略意义与道德正当性。 民主制度的韧性,正是要允许这样艰难但合法的纠错机制存在。 这不是体制的破坏,而是对体制的信任 大罢免不是为了瘫痪代议制度,而是希望它回归人民的期待。 这些被罢的立委,问题不在于立场不同,而在于其发言与行为明确与中共叙事高度重合、与台湾主体性价值背离,早已无法代表选区声音。 罢免行动因此成为人民对代议制的温和反抗:我们不夺权,不造反,只是依法让不适任者退场。 这是一场高度节制的制度内行动,是台湾人民对宪政秩序的信任表现,而不是挑战民主本身。 自由窄廊从来不宽,大罢免就是一次艰辛前行 当全球民主倒退、极权扩张之际,台湾持续走在自由窄廊上。 这条路从来就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布满荆棘与暗流。 大罢免运动,是这条道路上的一次试炼,一场人民展现制度内行动力与公民成熟度的历史篇章。 即使没有罢免成功,但: 台湾人依然透过制度、依法行动,展现了成熟的主权意识; 罢团们用行动凝聚出一股新兴的民主能量──相信制度可以自我修正; 整个社会重新思考了“代议士代表的是谁?”这个核心问题。 这些讨论与觉醒,远比单一选票更具长远意义。 正如同台湾社会曾走过野百合、太阳花,而后逐渐形成今日的公民社会,大罢免运动正是这条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张哲伟摄) 致敬罢团:你们没有输,民主因你们而进化 我们要向每一位参与大罢免的志工、团体与公民表达最高敬意。 你们没有政党奥援、没有权力支撑,却选择站出来,扛下社会争议、法律责任与舆论攻击,只为了守住这座岛的民主根基。 这样的精神,不是失败,而是民主韧性的最佳体现。 正如同台湾社会曾走过野百合、太阳花,而后逐渐形成今日的公民社会,大罢免运动正是这条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历史会记得,不是投票那一夜的失落,而是那几个月里,公民一步一脚印地推动着制度往前的努力。 罢免未成,但民主再一次证明:它能抵抗崩坏,能接受批判,也能在体制内部自我修复。 这就是台湾最宝贵的价值。 不要灰心,这不是终点,而是民主长征的下一站。 |
|
|
|
![]() |
![]() |
俄军敢死队攻入红军城 |
![]() |
运-20B换装国产WS-20引擎后 可全球抵达 |
![]() |
中国VU-T10重型无人作战车 改变战场形态 |
![]() |
中美核潜艇决定胜负的关键:液态金属反应堆 |
![]() |
印度放弃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 国人一片哀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