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美夸大俄制导弹成本,掩盖本国武器危机
www.wforum.com | 2025-10-31 16:21:24  日新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所谓莫斯科战争“不可持续”的论调,实则转移了美国对乌武器实际存在的生产与性能缺陷问题

西方惯于夸大俄军武器成本,以此暗示莫斯科陷入财政困境,并操纵乌克兰即将获胜的舆论导向——同时掩盖美国国防工业的实际低效。

西方估算存在误导性数据:其要么假设俄制武器投入成本与美制系统相当,要么混淆出口价格与俄国内成本。这些虚高成本强化了“莫斯科承受巨大压力”的论调,却淡化了乌克兰和北约在有效应对俄制低成本导弹与无人机时面临的日益严峻挑战。

更关键的是,这些估算掩盖了严峻现实:由于难以扩大生产价格高昂的西方导弹,加之实战拦截率偏低,即便美欧将所有防空导弹运往乌克兰,也远不足以阻挡多数俄方导弹和无人机袭击。

夸大成本,低估韧性

西方媒体和智库持续渲染俄罗斯导弹开支的不可持续性。例如《福布斯乌克兰》(Forbes Ukraine)估算俄罗斯在战争前两个月耗资75亿美元采购导弹——相当于其2022年国防预算的8.7%。另一篇《新闻周刊》(Newsweek)文章援引《福布斯乌克兰》称,2024年8月19日对乌能源基础设施的袭击使莫斯科损失13亿美元。该文同时引用“战争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观点,称俄罗斯“可能无法持续定期实施如此大规模的导弹和无人机打击”。然而过去六个月俄罗斯持续的高强度作战行动,已足以令这种评估受到质疑。

许多强调俄大规模导弹和无人机打击高成本的文章,其导弹成本估算均源自2022年10月《福布斯乌克兰》的报道。该报道估算部分关键俄制导弹成本如下:Kh-101型导弹1300万美元,“口径”(Kalibr)型导弹650万美元,“伊斯坎德尔”(Iskander)型导弹300万美元,P-800“缟玛瑙”(Oniks)型导弹125万美元,Kh-22导弹100万美元,“点”-U(Tochka-U)导弹30万美元。

尽管部分成本数据看似合理,但多数估算值与美国纳税人采购同类导弹的实际成本惊人地接近。鉴于此类成本数据可信度存疑,乌克兰《国防快讯》(Defence UA)本着善意原则重新测算了更现实的导弹成本:Kh-101为120万美元;“口径”导弹约100万美元;“伊斯坎德尔”R-500型导弹100万美元;“伊斯坎德尔”9M723弹道导弹200万美元;以及传奇型SS-N-22“日灼”(Sunburn)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的替代型号约300万美元。

尽管《国防快讯》未提供“匕首”(Kinzhal, Kh-47M2)高超音速导弹的估算值,但鉴于其本质上是“伊斯坎德尔”9M723的空射型,成本应相近,约200万美元。

图片

公平地说,俄罗斯军费预算缺乏透明度意味着多数情况下只能进行推测性估算。然而,由于武器生产与研发的投入成本远低于美国,俄罗斯导弹的制造成本理应低于美国或西欧同类产品。俄罗斯国防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平均为每月1200美元/人,而美国工人至少为4000美元。钢铁、钛金属及复合材料等原材料在俄罗斯也更为廉价。俄罗斯国防工业优先考虑批量生产和效率,而美国国防工业则更重视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

在武器系统研发方面,俄罗斯通常采取渐进式改进现有系统的“进化”路径,而美国更倾向于采用融合未经验证技术的“革命性”设计,导致成本膨胀。

例如,俄罗斯实战验证的Kh-47M2“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基于成熟平台研发,而美国至今尚未部署高超音速导弹,原因在于其2018年启动的AGM-183“空射快速反应武器”(ARRW)项目。该项目采取了风险更高的方案,目前已超支、延期,投入逾10亿美元后仍面临取消风险。

即便最终未被完全取消并投入服役,ARRW导弹单价高达1500万至1800万美元,每枚造价将是“匕首”的数倍,射程相近但杀伤力远逊于后者。诚然,其无动力滑翔飞行器机动性优于“匕首”,但机动过程将显著影响末端撞击速度与射程。

另一对比案例是美制PAC-3 MSE“爱国者”(Patriot)拦截导弹与俄制S-400系统的9M96E2拦截导弹。两者均为机动性极强的短程导弹,射程均约100公里,均采用主动雷达制导追踪并击中目标。两者拦截速度均达5马赫左右。然而PAC-3 MSE导弹单价400万至600万美元,而9M96E2导弹估价仅50万至100万美元。

但实际性能如何?2025年10月2日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道提供了重要线索:“爱国者”导弹拦截率在8月为37%,9月骤降至仅6%。当然夸大拦截率是标准操作程序。即便采信最初的37%数据,也需五枚拦截弹才能达到90%的单枚“匕首”导弹拦截概率。若按6%的成功率计算,则需38枚“爱国者”导弹才能拦截一枚“匕首”导弹。

据《军事观察》杂志(Military Watch Magazine)等媒体披露,2023年5月16日,某“爱国者”防空系统在发射32枚拦截弹自卫时,其雷达系统及至少一座发射装置仍遭“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摧毁。不出所料,这份报告遭到质疑。但考虑到各国政府和军商长期严重高估防空效能、乌克兰实际损失缺乏透明度/真实性,以及乌空军定期报告的惊人拦截率,该报告不能轻易被否定。

图片

关于9M96E2导弹的性能,我们掌握的客观信息有限,但俄罗斯在夸大其S-400防空系统性能方面亦有前科。即便9M96E2的拦截效果与“爱国者”导弹同样低效,其成本也低得多。

西方分析师通过夸大俄制导弹成本,既放大了俄罗斯的财政压力,又为西方军工企业收取的天价导弹费用提供了掩护。这种扭曲掩盖了关键事实:俄罗斯高性价比的导弹生产模式在可持续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西方高昂的导弹成本叠加美国难以快速扩产的困境,在任何持久冲突中都构成巨大劣势——若遭遇能向我方舰船倾泻数千枚导弹、甚至攻击美国本土军事设施的同级对手,此劣势恐成致命伤。

(0)
相关新闻
俄军强攻波克罗夫斯克 乌军第二防线危在旦夕达则火力覆盖!俄军新型300mm萨尔玛火箭炮
乌军击退俄军秋季攻势,大捷遭质疑俄乌阵亡遗体交换比1:37,为何如此悬殊?
看懂俄乌战争,只需要明白一件事俄军大杀器残骸里,藏着中国发动机?
没钱打下去,普京或被迫停战?乌克兰军工奇迹背后,谁掏空了军援红利?
乌军炸毁大坝 俄军4个旅补给被切断俄罗斯经济还能持续支撑前线多久?
乌军炸完水坝又炸莫斯科,俄军如临大敌俄军无人机蜂群突遇克星?北约测试枪械拦截
川普东亚行,普京为何急着试射核动力导弹?泽连斯基:乌克兰计划打造250架战机编队
克里姆林宫闪电战让乌克兰“陷入黑暗”俄构建“莫斯科堡垒” 抵御乌军无人机袭击
无人生还!俄军再损失一架卡-52攻击直升机ARX机器人,乌军亮出战场大杀器
乌军连续两日轰炸俄大坝 战争正在全面失控?法国派兵1万进驻乌克兰,维稳还是玩火?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乌克兰战争"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俄乌阵亡遗体交换比1:37,为何如此悬殊?
空军司令也栽了? 曝中共高层震荡 传他被查
第二架“歼-36”亮相 整体设计进行重大调整
俄罗斯脸挂不住 印度公开羞辱苏-57
看懂俄乌战争,只需要明白一件事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俄乌阵亡遗体交换比1:37,为何如此悬殊?
空军司令也栽了? 曝中共高层震荡 传他被查
第二架“歼-36”亮相 整体设计进行重大调整
俄罗斯脸挂不住 印度公开羞辱苏-57
看懂俄乌战争,只需要明白一件事
解放军报警!有人拾取3吨多炮弹残片卖钱
法国突然对德、西打响战机第一枪
美国稀土供应链破局 战略博弈全面升级
中国五层结构的海底杀伤网,且“可自愈”
F-35深陷交付泥潭 美军空中优势一夜崩塌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