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总参谋长被炸死,胡塞为何瞒了两个月?
www.wforum.com | 2025-10-23 23:58:56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0月中旬的中东,本该因为加沙停火而迎来一丝喘息,但一条突如其来的消息,又让战火的阴影重新笼罩。

10月16日,也门胡塞武装突然宣布:他们的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加马里,在此前的一次以军空袭中身亡。

这条消息一出,全球媒体齐刷刷震惊——原因很简单。加马里的死,发生在两个月前的8月28日。

更让人疑惑的是,胡塞居然一直对外封锁消息,直到加沙停火协议生效的几天后,才选择公开。

几乎在同一时间,以色列防长卡茨在社交平台发文,确认加马里在8月的袭击中伤重不治。

一边是迟来的公告,一边是迅速的认领。这场迟到的死亡通告,背后藏着什么深意?

空袭之后的“沉默两个月”

8月28日,也门首都萨那。那天夜里,胡塞控制区上空传来密集轰鸣声。

据多家媒体报道,以色列空军对胡塞政府办公楼发动空袭。

当时,胡塞只公布行政负责人艾哈迈德·拉哈维等人遇难,对外称将进行报复,但对军方一把手加马里的情况只字未提。

第二天,以色列军方的声明也相当模糊,只说击毙多名高层,具体战果待确认。

直到两个月后的10月16日,也门胡塞武装才宣布加马里在此前以色列对也门的空袭中死亡。

这一消息,引爆了所有关注中东局势的目光。

因为加马里不是普通军官。他是胡塞武装的总参谋长、军事核心人物,自2016年起一直掌控其战斗体系,从红海袭船到无人机打击以色列,几乎都出自他手。

按理说,这样的高层被炸,任何一方都会大肆宣传。

可胡塞却选择沉默。为什么?

胡塞的“沉默”背后,是自保与算计

在也门乱局中,胡塞武装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他们控制首都萨那,掌握西部港口和红海沿岸,对以色列、美国的航运形成持续威胁。

加马里死亡的那段时间,局势在持续升级。

如果当时公开总参谋长被炸死的消息,不仅军心会动摇,还可能引发连锁的指挥混乱。

胡塞的选择,是把消息冷冻——既不给敌人确认战果的机会,也为内部争取时间重组指挥系统。

更现实的考虑是,这两个月里他们一直在与多方斡旋,准备进入加沙停火谈判后的政治窗口期。

一旦停火达成,胡塞能以和平支持者姿态出现,对外塑造理性形象。

所以,加马里的死被刻意延后公布,不只是情绪问题,更是战略选择。

他们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既能纪念烈士,又能打信息战。

图片

以色列的“反手官宣”,藏着三层算盘

胡塞宣布噩耗的当天,以色列防长卡茨立刻发文认领,说得斩钉截铁:
“加马里在袭击中伤重不治,并说以方已多次对胡塞武装采取行动以消除威胁。未来将以同样的方式应对一切威胁。”

看似只是回应,其实背后藏着高明的节奏控制。

第一层:心理战。
以色列选择在“加沙停火”阶段公开这件事,等于告诉全世界:

——停火归停火,但我手上的账,一笔都不会忘。

对胡塞来说,这一击不仅击穿了和平推动者的人设,也让新任总参谋长优素福·马丹尼承受巨大压力。

马丹尼虽被美国列入恐怖分子名单,但缺乏加马里那样的全局指挥经验。

以色列这步棋,就是要打掉胡塞的士气,削弱其威慑力。

第二层:经济信号。
红海是全球贸易的主动脉,承担约12%的海上运输。

今年以来,胡塞的袭船行动让运价飙升,部分船公司被迫绕行好望角,运输成本暴涨三成。

现在,以色列在停火期宣布胡塞核心指挥已被清除,就是在对外发出信号:
——红海可以安全复航了。

这不仅安抚了航运市场,也减轻了对以色列的间接经济压力。

第三层:地缘震慑。

以色列并不只是要让胡塞难堪,更要让伊朗阵营看清底线。

加马里与伊朗革命卫队关系密切,被视为伊朗在红海方向的前线代理人。

如今以色列高调认领战果,无异于在向德黑兰和黎巴嫩真主党亮肌肉:

——停火不是投降,该打的账照样清算。

这场延迟官宣的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的信息作战。

更微妙的是,这次事件在舆论层面的对撞。

胡塞武装宣布加马里殉职时,刻意用的是美以联合空袭这样的表述。
这种表述有双重目的:

一是把自己包装成被侵略的受害者,为今后继续行动预留道义空间;

二是暗示美军卷入袭击,把压力推向美国。

而以色列则反手操作——卡茨在发文中特别强调,“加马里死于8月的空袭”,
这意味着以方并没有在“停火期”主动开火,从而规避了违反停火协议的指责。

换句话说,胡塞想借停火营造“受害者氛围”,以色列则用精确措辞抢占叙事权。

双方在信息层面几乎同步出手,谁掌握时间点,谁就主导了舆论场。

停火不是和平,博弈才刚开始

从加马里的身亡到胡塞的官宣,这整整两个月的沉默与爆发,像一场不见硝烟的心理战。
胡塞在修复内部士气,以色列在经营外部信心,双方都在利用停火这段短暂的真空期,为下一阶段的冲突积蓄力量。

更大的背景是,中东的权力格局正在悄然变化。

停火协议虽让加沙暂时安静,但红海、黎巴嫩、叙利亚甚至伊朗,都在被同一个问题牵动:

——以色列会不会趁着停火,转向清算外围?

而胡塞、真主党等伊朗系力量,又是否会重新点燃火线?

这场战争早已超越领土和边界,成了信息、资源与影响力的立体博弈。

加马里的死,只是一个标志。

它提醒世人:在中东,停火从来不是终点,而只是新一轮角力的起点。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沈飞六代机有多牛 苏联灵魂附体?
反转太快!印度为何突然把PL-15E夸上天?
离谱!歼-35能装下6枚中距弹和8吨内油?
中国歼16要停产了?
歼-10C将中俄战机挤出印尼 缺点仍是航程短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沈飞六代机有多牛 苏联灵魂附体?
反转太快!印度为何突然把PL-15E夸上天?
离谱!歼-35能装下6枚中距弹和8吨内油?
中国歼16要停产了?
歼-10C将中俄战机挤出印尼 缺点仍是航程短
四引擎的轰-6轰炸机:设想与现实的距离
中美潜艇在台海对决 美方技术优势还在吗?
中国AI硬件已超美国?李开复:全球几乎无人
4万乌军挡住12万俄军 留给普京时间不多了
M4步枪被取代 美军连夜换装新步枪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