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侵华日军中,并不存在“女大佐”
www.wforum.com | 2025-09-20 00:13:04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电影《731》口碑两极分化的一个主要元素,可能就是那个硬塞进去的日本女军官。

虽然很多分析认为,她身上的梅花烙印和许多情节都带着深刻的隐喻,属于电影的一大创新点。但老实说,这个女鬼子跟诸多“抗日神剧”长期打造的刻板印象,似乎也没有很大区别。

冷艳、高高在上,佩戴着耀眼的军衔(看军衔应该是少佐),身着永远笔挺整洁的毛呢军服,足蹬永远锃亮的高筒皮靴。

行事风格果断冷酷,异常残暴...

图片

结果,一些对历史有比较深入了解的网友纷纷指出,侵华日军中不存在正式编制的女军人,更别提抗日神剧中的“女少佐”、“女大佐”了。

但有人肯定会问了,你看那些老照片里,不也有穿制服的日本女性吗?

图片

首先,她们穿的制服,不一定就是正式的军装。

有的是诸如“少女勤皇队”、“姬百合学生勤皇队”这种童子军性质的准军事组织制服。

图片

有的是诸如“xx妇人会”、“女子挺身队”、“满蒙开拓团”这类组织的统一制服,只是看起来像军装罢了。

图片

即便是战斗勤务支援单位里的那些日本女性,她们也几乎全是医护、通讯等后勤人员,无军籍、军衔。

图片

这群女人被称作“军属”。

当然,这个“军属”,并非军人家属的意思,而是军队“附属人员”的意思。专门用于和“军佐”进行区分——“军佐”是有军籍的正式军人,“军属”则是没有军籍的编外人员。

还有一些从事间谍活动的日本女性,以及某些练过神功的“女忍者”,她们再厉害也没军籍,人事关系隶属于日本的情报机关,而非军方。

到了战争末期,日本政府曾经训练了大量女性,动员她们参加所谓的“本土决战”。但这群人充其量连民兵都算不上,同样没有军籍。

图片

另外,日本是一个征兵制国家。从明治维新后颁布的第一个征兵令,到战败前实施的兵役法,征兵对象都仅限于男子。

还有日本那个男尊女卑的国情和武士道氛围,再加上军国主义的洗脑,当兵入伍被认作是男人独有的荣耀,女人根本没资格成为军人。

更别提某些“抗日神剧”里的什么“女大佐”这种高级军官了。

图片

这里多说一句,很多影视剧但凡涉及到侵华日军军官,往往特别青睐“大佐”这个“日本特色军衔”。

甚至还出现过诸如一个大佐亲自上前线带着几十个队员围剿一个小乡村的情节。

这种编排,就非常荒唐了。

侵华战争时代,日本军衔分成大元帅、将官、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普通士兵。

其中,大元帅是天皇自用的。将官、佐官和尉官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将官、校官和尉官。而佐官当中的大佐则为日本陆军佐官中的最高级军官。

虽然日军大佐军衔在名义上属于校级军官。但其实际指挥的部队已经相当于欧美军队中的准将和少将了。

图片

侵华日军的大佐主要出现在三类岗位上。

第一类是作战部队指挥官——联队长。

侵华日军中联队规模很大,联队长的权力和管辖的人数,几乎超过了同期其他国家军队的旅长。

第二类则是中将师团长身边的作战参谋,很有实权。同样也属于高高在上的指挥官,不可能亲自背着装备,带队去最前线冲锋。

第三类是技术性岗位。比如731的主要头目,石井四郎。1932年他被日本陆军参谋部专门派遣至中国哈尔滨组建731部队时,也刚刚从少佐晋升为中佐。

这年,石井四郎已经40岁了。

图片

所以,电影《731》里面那个看起来很年轻的女少佐,确实比较出戏。

当然,有网友会反问,你看下面这个女人,不就是个佩戴武器,肩上有军衔的女军官吗?

图片

但如果你仔细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川岛芳子身上穿的,不是日军军装,而是伪满军装。

川岛芳子曾经当过伪满洲国的“安国军总司令”。

这个“安国军”在当年曾经被美化宣传为——“由满洲公主带领的满洲国义勇军。”

要知道,那时的伪满洲“皇帝”溥仪连自己最爱的妃子谭玉龄被日本人毒死都无可奈何。川岛芳子这个所谓的“安国军总司令”自然也只是个唬人的摆设罢了,根本没有任何实权。

图片

总之,在那段岁月中,侵华日军作战部队是不存在女性军人的。所谓的“女少佐”、“女大佐”等角色,全部属于杜撰。

而且,当年军国主义日本的轴心国盟友,纳粹德国的情况也是类似。

咱们在老照片和影视剧里面看到的那些穿着修身制服的“德国女军人”,其实都是“国防军女助手”,她们没有军籍和军衔,不配发武器。

图片

不过,虽然她们没有正式军人身份,但其中的一些人(主要是集中营女看守)在战后依旧被指控为“战犯”,接受了审判,甚至以“反人类罪”和“反人道主义罪”被判处了绞刑。

图片

图片

反倒是侵华日军这边,别说那些提供战斗勤务支援任务的“军属”,就算是沾满了中国人鲜血的正式军人,都能顺利逃脱审判。

比如前面提及的731的主要头目,石井四郎。

石井四郎后来受邀去了美国。

在美国,石井四郎和原纳粹党卫军埃里希·特劳布上校成了“同事”,帮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搞细菌战。

这二人共事的地方叫做——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

图片

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总结一下。

影视艺术高于生活,但毕竟也是源于生活的,最起码得尊重历史。

侵华日军中,确实没有女兵、女军官。

要说二战时代,正儿八经真刀真枪上战场杀敌的女兵,主要还得是苏联人、南斯拉夫人,以及咱们的中国游击队的大妈大姐大妹子们。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57印巴空战:首次证实第四架“阵风”被击落
俄方察觉不对劲 北约国家已经实际参战
中东22国拟建阿拉伯北约 中方提供武器?
中国军用AI雷达 完美跟踪能力颠覆战场规则
传说中的歼6无人机 终于正式亮相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57印巴空战:首次证实第四架“阵风”被击落
俄方察觉不对劲 北约国家已经实际参战
中东22国拟建阿拉伯北约 中方提供武器?
中国军用AI雷达 完美跟踪能力颠覆战场规则
传说中的歼6无人机 终于正式亮相
俄罗斯“天竺葵-3”曝光 搭载中国发动机
卡塔尔开始反击 第二个“北约”浮出水面
中泰联合军演 歼10C携霹雳15对决鹰狮战机
反制中国PL-15!美军试射AIM-120创最远纪录
歼-20首次进行静态展示!14年的老飞机了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