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隐身技术将被终结?矛与盾较量无止境
www.wforum.com | 2025-09-08 14:39:01  央广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今年6月以伊冲突期间,美国B-2隐身轰炸机成功轰炸了伊朗地下核设施,展现了已有近40年历史的隐身技术优势。不过,随着雷达与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发展,有报道称,美国及其北约盟友具备的技术优势正面临挑战,因为新技术正在让隐身飞机“现形”。

反隐身需技术合力

图片

资料图:俄罗斯“天空”米波雷达(来源:中国国防报)

在现代战场环境中,制空权的争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之一。飞机作为空中作战的核心力量,其技术发展深刻影响着战争走向。隐身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空战平衡,使战机能够在敌方防御体系中实现隐蔽突防,并对重要目标实施有效打击。然而有报道显示,目前俄罗斯及西方企业均在研发各种可使隐身飞机被雷达探测的技术。军事观察员邵永灵表示,当前反隐身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主动雷达反隐身技术和被动雷达反隐身技术,二者各有优劣,如果能结合红外成像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等多种信号手段,形成技术合力,将更有效地实现对隐身战机的发现与定位。

邵永灵:雷达反隐身分为两种方式:米波雷达具备探测能力但定位精度较差,通过增大功率也可发现隐身目标;被动雷达自身不发射信号,依靠接收飞机电磁信号进行探测。然而,无论主动雷达还是被动雷达,在发现隐身目标时均难以实现精确定位,需结合红外成像技术,但红外成像技术作用距离较短,因此仍需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精准定位。

短期依然有优势

图片

资料图:美国B-2“幽灵”轰炸机(来源:环球网)

随着反隐身技术的发展,像美国B-2、F-35、F-22等造价动辄上亿美元的先进飞机,一旦隐身能力失效,是否将面临“成本与效能失衡”的困境?对此,军事观察员邵永灵认为,目前反隐身技术的实战化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短期内隐身战机仍具备空战优势。

邵永灵:当前反隐身技术虽类型多样,但应用仍存难点。例如,大功率雷达体积庞大,严重影响其生存能力与机动性;多技术协同可实现目标探测,但实现精确跟踪与打击仍较为困难;红外成像技术虽被视为“最后一击”的关键手段,但其有效作用距离仍存疑问。当前,隐身战机正面临反隐身技术的多重挑战。短期内隐身装备仍处于优势地位,但未来20至30年形势或生变。

“矛”与“盾”较量无止境

图片

资料图:美国F-22“猛禽”战斗机(来源:环球网)

在谈及未来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时,邵永灵进行了以下分析。

邵永灵:当前战机均未实现红外隐身,因此红外隐身或成未来隐身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人工智能无论在反隐身定位还是隐身突防中都将发挥关键作用,也是未来的发展重点。“矛”与“盾”的较量无止境,将持续推动军事技术向前发展。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并非事后诸葛亮:说说中国100式坦克
中国阅兵结束后,巴铁空军更自信了?
DF-61真正可怕的,根本不是射程2万公里
中国歼-35A内置登机梯首次曝光
菲军方宣布,完成仁爱礁补给和人员轮换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并非事后诸葛亮:说说中国100式坦克
中国阅兵结束后,巴铁空军更自信了?
DF-61真正可怕的,根本不是射程2万公里
中国歼-35A内置登机梯首次曝光
菲军方宣布,完成仁爱礁补给和人员轮换
93阅兵,普京微笑背后是难掩的落寞
最大日军谣言:大阪师团真是最烂师团吗?
央视披露歼-35战斗机 弹舱能挂载6枚导弹
美国防长放狠话,对委开战不看中国脸色
俄军使用的朝鲜60毫米迫击炮弹首次曝光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