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无人作战新篇章:浅析无人系统部队
www.wforum.com | 2025-05-15 21:09:44  人机与认知实验室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2024年2月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了建立无人系统部队的法令;5月7日,乌克兰正式成立了无人系统部队。在乌克兰无人系统部队成立的7个月后,乌克兰危机中的另一主角——俄罗斯,宣布计划在2025年第三季度正式组建完成无人系统部队。无人系统在战场上的应用早已不是陌生话题,但单独成立无人系统部队尚无实践先例。无人系统部队的成立根源于无人系统在战场上的广泛发展与应用,三年战火累积的实战经验如同强力的催化剂,进一步加速了无人系统部队的诞生。战争中产生的力量又必将促使战争变革,战争推动军队无人力量产生变化,也必将引起世界范围内新的军事建设潮流。


背景:科技变革成就,战场经验催生

科技助力无人装备发展。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无人系统已成为现代军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人机、无人车辆、无人艇等武器在乌克兰战场上展现出惊人的威慑力和卓越的作战能力,这一技术趋势促使俄乌双方认识到,未来战争的制胜关键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兵力和武器优势,而是取决于是否掌握高科技战争的主动权。

从初期高度依赖外购,到如今自主与研发并重,3年的战火让乌军用无人机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一系列高性能无人机不断涌现,如精确打击的主力柳特无人机、灵活多变的狐蝠超轻型改装无人机以及最新问世的抗干扰的猛禽雷博夫光纤无人机等,为乌军前线作战缓解了较大压力。水面和水下无人作战系统同样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如Marichka无人潜航器、sea baby以及MaguraV5自杀式无人艇等无人武器,具有良好的隐蔽性与强大的杀伤力,能够对军事设施构成显著威胁。
图片
破坏俄罗斯护卫舰的

乌克兰MaguraV5自杀式无人艇

俄方面同样高度重视无人作战力量的建设与发展。早在2012年,俄便成立了国家无人机中心,并在无人装备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性突破,装备谱系日益丰富。从海雕、超光速粒子等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到前哨、哨所等进口改良型无人机,俄军的无人机的作战性能不断提升。同时,在重型和察打一体化无人机建设领域俄军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牵牛、猎户座、阿尔季乌斯等无人机相继完成实飞与验收。另外,俄规划到2025年无人机数将占到空军战斗机总数的40%,70%的现代化作战装备将植入智能机器人技术,预示着俄军正加速向智能化、无人化转型。

战场需求驱动无人作战应用。无人系统因其造价低、可消耗、作战灵活、打击精准等特点,适用于高危战场,被俄乌双方广泛运用部署。

乌军虽获得了美欧等国的军事援助,但在整体军力上仍难以与俄军抗衡。因此,成本低廉、杀伤力强的无人武器成为乌军寻求战场“不对称优势”的首选。数量众多、难以拦截的特点让自杀式无人武器不仅能高效打击当面目标,还可以袭击对手的大后方,实施强有力的心理战,减轻正面战场上的压力。另外,性价比较高的无人武器可以弥补乌军的弹药和兵力短缺,在实战中赢得巨大的“演出效果”和“外溢红利”,如无人机炸毁克里米亚大桥、无人艇袭击黑海舰队等。
图片

俄无人系统部队是基于对现代信息化战争深刻认识的产物,特别是在应对乌克兰军事反击和西方制裁的压力下,俄亟需通过无人平台实现战场优势的提升。为了提升对战场态势的感知和打击能力,俄加大了反无人机技术的研发投入,并加强了无人空中平台(如奥尔良-10无人机)的部署。俄军特别注重无人作战的“大规模应用”,通过无人机集群作战突破敌方防空体系,执行战略打击任务。同时,俄军也在加强无人地面作战平台与电子战无人机的协同应用,以提升其反侦察、反隐形及信息战能力。因此,无人系统部队不仅将增强俄罗斯的综合作战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在人员和物资资源的不足,特别是在战场的快速反应和高效打击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近日,俄罗斯“效仿”乌克兰组建无人系统部队,正是充分汲取实战经验,创新部队编制的结果,也从侧面体现了无人武器在战场上的显著优势。

特点:战略引领提升,体制机制变革

无人系统部队的成立将无人系统在战场的战略地位拔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虽然以往陆、海、空等军兵种都有属于各自的无人系统,但是大多的无人系统只是充当辅助战斗的角色,各军兵种在作战行动时仍坚持传统的作战方式。以陆军部队为例,虽然无人机和机器人已经运用于战场,但是在大多数的任务中,运用传统火炮进行攻击的方式仍然占主导。如果有专门的无人系统部队协同作战,便能根据各部队的需求,选择合理的无人系统编组,在满足各部队作战要求的同时,也可将人员武器装备的损耗降到最低。除了提高无人系统在战场的战略地位以外,无人系统部队的成立也为军队的无人系统建设提供了体制上的活力。

图片
乌克兰采购的无人机

促进国防工业参与,强化无人系统研发。乌克兰成立无人系统部队后,大部分单位都直接与无人系统制造商建立了联系,军工企业与一线部队沟通渠道畅通,无人系统在战场上的运用情况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从而加速企业根据实战需要调整系统的进程,推动无人系统的更新迭代。此外,加强军工企业的良性竞争也是乌克兰军队推动无人系统研发的一大举措。以无人机的采购为例,乌克兰面向125家企业进行采购,通过激发无人机企业间的竞争,不仅确保无人机产品的质量,还丰富了可选的无人机型号种类。

在武器装备向实战经验汲取战斗力方面,俄军也采取了类似的举措。俄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在2024年的国防部扩大防务会上提到,俄军正在将一线部队的“创新发明”进行全面清点,以推动武器装备的进一步发展,俄国防副部长尤里耶维奇将直接组织这项工作。

健全人员培养机制,赋能无人系统应用。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参战人员的军事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人系统的普及应用将推动专业人员培养体系变革。在组建无人系统部队之初,乌军就充分考虑到人员素质对无人作战的影响,因此主要采用基层直接推荐和选调前线参与过无人作战的专业人员两种方式招募人员。乌无人系统部队司令苏哈列夫斯基拥有丰富的无人作战经验,早在2016年就在顿巴斯地区运用无人机开展战斗,这也为部队的组建和后续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除了组建时抽调专业人员以外,乌还通过在无人系统部队内部建立专业培训小组、与国防工业合作等方式开展专业人员培训,不断为无人系统部队输送即战力。

为培训无人机机组人员、开发无人机使用技术和方法以及引进新武器,俄成立了“鲁比肯河”先进无人技术中心。此外,别洛乌索夫还提到要更新军官的军事专业和教育课程内容,引入无人系统专业知识,加快培养无人系统专业人员。

加快信息系统整合,创新无人系统战法。因为生产厂商和作战任务的不同,无人系统的操作模式和信息系统往往有着较大的区别,不利于战场态势分析和任务协同,别洛乌索夫提到,如今俄军有着一百多套信息系统,系统之间整合程度低,有大部分已经过时不适合使用。整合不同的信息系统,建立一个符合现代作战的综合信息系统,是实现战场高效决策的必要措施。无人系统部队的成立将有效推动这一任务的实现,为系统整合带来体制上的便利。

此外,无人系统部队成立的另外一项职能是收集战场经验,正式出台相关的无人系统法规、战术和行动指南。乌达芬奇狼UGS部队指挥官奥列克桑德便将其部队在无人系统方面的实践记录成了指南,在乌军部队中进行传递学习。这一举措将推动无人系统战法上的创新,提高无人系统的战场适应性和作战效率。

图片
英国龙火激光定向能武器系统

扩充部队职能范畴,无人作战与反制并行。除了执行无人作战任务,无人系统部队还肩负着无人系统反制的重任。苏哈列夫斯基在公开发言中提到,乌无人系统部队已成功研发新型激光武器三叉戟,该武器可以在2千米以上的高度击落飞机,且部队正在努力增强其性能。此外,乌还将引进英国的龙火激光防空系统,计划在2027年完成部署。无人系统部队的成立,让无人系统反制也有了专管部门,矛与盾相互刺激、结合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反制技术的发展道路。

展望:无人技术崛起,发展模式重塑

乌克兰危机中,无人系统在侦查、打击、后勤保障等多个领域大显身手,充分展现了其在未来战场中的巨大潜力和价值。3年战火的淬炼,让无人技术的发展展现出崭新的态势。俄乌相继成立无人系统部队,给无人系统在军队的体系化建设和运用带来了新的思路。展望未来,世界各国的无人系统发展将呈现下列几个特点。

注重无人系统体制建设。目前,除了俄乌相继成立无人系统部队以外,世界各国都在武装力量中试点建设专门的无人系统作战单元。以美国为例,其早在2022年就在海军第五舰队建立有专管无人系统的海军特遣队。随着乌克兰战场上经验的广泛传播,无人系统的体制建设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全新的无人系统部队建设模式将会不断涌现。各国将更加注重无人系统在军事领域的战略规划和体制创新,积极探索适应现代战争需求的无人系统部队建设路径,以提升无人系统的作战效能。

加大投入无人系统反制研究。随着无人系统的飞速发展,探索更高效的反制措施成为当务之急。虽然现有的反制武器能够拦截部分无人目标,但是“漏网之鱼”仍然能够对战略目标造成较大的毁伤。目前来看,发展电子对抗、光电干扰、网络攻击等更为高效的反制技术是清除这些潜在威胁的强有力手段。同时,加强无人系统的监测与管理,建立更为完备的预警体系,对于保卫国土安全、确保国家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商业化军事力量参与。军用、民用两用皆优的特点为无人系统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全球范围内,军队采用民用企业无人系统的实例屡见不鲜。美军将民用的K-max有人直升机改造为无人直升机,并在阿富汗为海军陆战队执行补给任务;以色列Elbit System公司同时提供军用和民用无人机系统。此外,乌军的“人民无人机”计划鼓励社会团体和民用企业广泛参与无人机的生产与创新,以提供国内无人机的产能。商业公司在无人系统创新和创造上的巨大潜能,将为军事无人技术的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加强商业化军事力量在无人系统建设中的参与,将是促进无人系统发展的强大助力。

深化无人系统战术战法研究。无人系统作战平台和搭载模块的多样化,为部队指挥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对现有的战术战法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不同的战场环境和应用场景,如何选择无人作战系统,如何实施有效协同,最大化发挥无人系统的作战效能,实现“以小博大”的打击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世界各国都在加强部队针对无人系统战术战法的研究,乌军将战场经验转化成法规、战术和行动指南,美军为各个部队制定了无人系统理论知识学习计划,俄军针对指战人员开展广泛的培训。科学技术与战术战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先进的技术为战术战法的创新提供了全新的物质基础和可能。伴随着无人技术的发展,必将催生出更为多元的全新作战理念。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巴空军枭龙中队长阵亡 印巴议和未谈先崩?
中美俄难得一致 绝不能让这个国家拥核
298人遇难!马航MH17被导弹击落真相大白
对印度而言,苏-30MKI被击落才是最难受的
中国在藏南有动作 印度或遭中巴夹击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巴空军枭龙中队长阵亡 印巴议和未谈先崩?
中美俄难得一致 绝不能让这个国家拥核
298人遇难!马航MH17被导弹击落真相大白
对印度而言,苏-30MKI被击落才是最难受的
中国在藏南有动作 印度或遭中巴夹击
巴基斯坦这个举动 印度更是五味杂陈
巴军称摧毁印军S-400 事实究竟如何?
事情有反转?印度称击落巴基斯坦飞机
印度前中将:比起巴基斯坦 更愿意和中国作
普京为何不愿放下武器?美乌双簧或逼出真相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