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乌克兰输了吗?
www.wforum.com | 2024-12-03 21:35:46  修明札记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好久没聊俄乌了,今天跟大家说下我的看法。我认为虽然乌克兰形势艰难,但不代表乌克兰最终会输掉战争。因为作为始作俑者的俄罗斯一直没有制定一个合理的“退出战争方案”。

只要普京无法合法地巩固战争取得的成果,这场战争就会一直打下去,只要战争不停止乌克兰就仍有翻盘的机会。

1、乌克兰的希望在引入域外强国。

2023年春季反攻后,乌克兰丧失了反攻能力,而俄罗斯因其体量、人数和军工生产上的优势掌握了主动权。整个2024年,俄军推进的速度远快于前两年,俄军如今已经夺取了70%的乌东地区。

俄罗斯在盟友的支持下不断推进,而乌克兰则因欧美援助的匮乏而陷入绝境。美国减少对乌援助后,武备废弛的欧洲无力填补美国的空白。

仅炮弹一项,欧洲仅在2024年给乌克兰提供了98万枚炮弹,还不足朝鲜一国给俄罗斯支援的数量(100万枚),欧洲甚至需要从韩国购买炮弹才能满足承诺的援助数量。

在前线,俄乌之间炮火数量的差距能达到5:1,在俄军倾泻炮火时,乌军只能被动地承受损失。

川普当选后,美国对乌援助的规模将更不乐观,川普嘲讽泽连斯基是“最伟大的推销员”,称会立即结束战争,还提出了不利于乌克兰的和谈方案。俄方认为,随着川普上台暂停对乌援助,乌克兰将别无选择,只能对俄投降。

俄方的判断看似有理,但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俄美之间不一定能达成协议,俄罗斯对乌领土的占有大概率仍无法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即使停战,俄乌很可能也只是重复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以至于俄军不得不在8年后发起一场更大的战争来解决遗留问题。

只要战争拖下去,乌克兰就有翻盘机会。

历史上看,决定战争结果的不光是弱国的抵抗意志,更取决于域外强国的态度,弱国以小博大的诀窍,在于将更多强国引入战争,让局面复杂化。

抗日战争,中国能战胜日本,离不开无数先烈的奉献,但外交政策的成功也是重要因素,中国抓住了国际形势的变动,成功将苏联、美国两大强国引入了对日作战,实现了战略上的逆袭。

早在1935年,胡适在写给王世杰的信中就提到:中国若与日交战,需单独苦战三四年后,促成太平洋国际大战,让美国卷入远东战争,方能有转机。并提到中国甚至需要“几场惨烈的大败仗”,因为中国越危急,越能让域外强国感到日本的威胁。中国在战场上溃而不败不会亡国,还能刺激日本的野心,让其犯下更大的战略错误。

可以说后续的发展完全如胡适所料,中国坚决不投降,日本无法巩固战争取得的成果,为了逼迫中国投降反而不断扩大战争,最终陷入了泥潭。

战事久拖不决最终引发了苏联、英国、美国三个强国的警觉,最终在日本犯下珍珠港这一颠覆性错误后,让日本走向了灭亡。

从九一八到日本投降,中国花费了14年,才实现这场来之不易的逆袭。

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到2022年俄乌战争,再到现在的僵持阶段,乌克兰面临的局面大差不差。

2、川普大概率会“既要又要”

2014年俄军轻而易举的占领了克里米亚并侵入乌东地区,完全击溃了乌军,但俄罗斯无法让国际社会承认其对所占领土的所有权,还继续存在的乌克兰政府也不断整军备战,并要求俄退出乌东和克里米亚,乌政府还在乌东地区与俄不断发生小规模冲突,让俄始终无法稳固占领区。

2022年的俄乌战争,实际上是俄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必然发起的大规模进攻。

战争进行到今天,俄军在初期的失误后再次站稳了脚跟,并压制了乌军,但我们看到俄军在战线上的推进仍然十分缓慢,仍然无法让乌克兰政府屈服,这意味着战场还是会拖延下去,俄仍然无法取得满意的战果。

(虽然俄军占据优势,但取得的领土在地图上仍然难以看到,就连乌军夺取的库尔斯克地区俄军也没有完全收复。)

乌克兰方面,2014年后,乌克兰逐渐形成了不同于俄罗斯人的民族认同,这一认同随着惨烈的战争不断加深,如今的乌克兰民意,虽然对战争感到疲惫,但大多数人仍然只支持停战而非议和。

停战代表的是问题没有解决,双方休养一段时间后继续开打。现在很多人认为川普减少援助后乌克兰就会投降,明显也是异想天开。

要知道2014-2022年间,北约一直没有给乌像样的援助,但乌克兰仍和俄军对峙了8年,当下的情况怎么说也要比2014年好得多,就算美国暂停援助,欧洲也会继续给下去,无论川普态度如何,乌克兰都不会接受大幅度的妥协,都会和俄罗斯一直斗下去。

更何况美国出于军工产业和摇摆州就业的考虑,也不会完全停止对乌援助,毕竟这对军工集团来说是一笔划算的生意。

川普新任命的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兹就认为,虽然美国应致力于俄乌停战,但美国不应在这一过程中吃亏,而是应该用实力威慑俄罗斯。

沃尔兹认为如果普京拒绝谈判,就扩大美国原油天然气出口,降低全国油价,以削弱俄罗斯的财政基础,然后美国再通过短期大规模援助乌克兰让俄意识到战争的风险,从而迫使俄接受美国的条件。

就军工集团和对川普的关系看,川普很可能一边采纳万斯的提议(俄乌沿现有战线停战,设立非军事区由联合国托管,乌克兰保持中立),一边又会持续给乌武器,甚至比拜登给的更多,但川普会让欧洲支付美国武器的采购费用。

川普这么做,既能向选民宣传自己终止了战争,又能满足美国军工厂的利益需要,客观上还能增强乌克兰的国防力量。考虑到川普“从不吃亏”的特点,他大概率会采纳这种既要又要的方案。

但普京显然也不是傻子,不可能上川普的当,他肯定会向川普要一些实质性的承诺,比如美国承认俄罗斯对乌四州的所有权,并承诺永远不让乌克兰加入北约。

而川普,出于面子和谈判的考虑,断不会接受这种要求。川普清晰的记得阿富汗撤军如何损害了拜登的威望,他要给选民留下爱好和平但又强硬的印象,因此和谈方案决不能完全按照俄的意愿,尤其不能让选民认为他向普京“让步”了。

另外,美国反俄派的势力根深蒂固,川普的阁员内不少也曾是反俄派,他们和民主党、欧盟合力,仍然可以对川普形成制衡,川普要打破美国80年的传统难上加难。

我认为,川普如今对俄乌问题的看法更多是嘴炮,他在上任后在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后,会提出更具实操性的方案,他的立场最终不会和拜登偏离太远。

2023年以来,外界一直认为西方极右翼政党势力的增加会有利于普京,但我们在欧洲观察到的情况是,很多极右翼上台后立即改变亲俄的政策,并向主流靠拢。

最典型的就是意大利极右翼总理梅洛尼,在野时反对对乌援助,上台后立即转变态度,向主流靠拢。

欧洲和美国政治一直存在某种共振,2016年的脱欧和川普当选,2024年的欧洲右转和川普再次当选,都是同步发生,因此川普大概率也会转变态度,川普之前反对援乌是为了恶心民主党,现在成了总统,一定会发生改变。

3、川普和普京很难谈拢。

个人性格上,川普和普京也很难达成一致。虽然两人关系很好,但从川普第一任期的历史看,美俄并未在川普时期关系取得实质进展。一个主要原因是两个人性格都过于强势,两人都不愿在核心利益上让步。

如果面对川普的是戈尔巴乔夫或者赫鲁晓夫,美俄之间一定能达成妥协,俄大概率会顺着万斯的提议,吐出部分取得的战果以换取结束战争和部分特权。但普京恰恰是一个性格强硬,惯于进行军事冒险的强人。

2022年,普京本有机会让乌东二州独立,有惊无险的结束战争,但乌克兰和西方的绥靖激发了他更大的野心,战争反而进一步扩大。

最近俄官方就表示,俄的目标是占领更多的乌克兰领土,俄不愿接受妥协,无论是谁来调解谈判。俄对外情报局局长甚至声称俄罗斯拒绝任何冻结前线和建立非军事区的行为,这一声明直接打了副总统万斯的脸。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普京和川普,大概率会和川普和马斯克一样,最终因为性格不合而不欢而散。

不管他们多么欣赏对方,落实到具体的利益上,一方总归要选择退让,没人退让是达不成协议的,而乌克兰翻盘的机会,就在两个大国的间隙和矛盾中。

俄乌战争到今天,已经发生了多次转折,再来几个转折也并不奇怪,现在认为乌克兰必输,还为时尚早。

(0)
相关新闻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式?俄透露库尔斯克参战朝军重要信息:是特战队
俄中将被炸飞数米 死在普京“眼皮子底下”普京开战前的雄心壮志 3年后彻底烟消云散
俄方庆祝卫国战争胜利 乌方会怎么参与?乌军在后勤枢纽波克罗夫斯克,击败俄军
客串截击机!乌军米格-29击落俄军无人机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俄罗斯的核大棒果然管用 英国放弃向乌派兵朝军现在不会离开俄境 仍有三大任务
俄军拉开顿巴斯决战大幕 美国担心乌战变核战俄军发现:击败乌军的关键在于夺取敖德萨港
总数达400多辆!乌军得到斯特莱克装甲车谈不成就打到底?乌方曝出“无人机防线”计划
俄罗斯一个月内第二次提停火为了啥?将无人部队增加3.5倍 乌克兰抓紧备战
72小时还是30天?俄乌要的不一样苏联YaRM内河锚雷 俄乌双方使用的危险武器
和谈之下的战场:10万俄军围攻5万乌军俄方说打就打,说停就停 哪儿不对劲?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乌克兰战争"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中国六代机恐用新型航发 推力比涡扇15更大
不再掩饰!美军在中国周边开展实战化演习
什么原因?北京迟迟不敢发布…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