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纳斯鲁拉遇刺,中东即将直面天命
www.wforum.com | 2024-09-29 23:32:46  观雨大神经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982年,以色列趁黎巴嫩内战之际入侵黎巴嫩,也被西方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

  此次战争催生了一个以对抗以色列为主要目标的政党:黎巴嫩真主党。

  1992年,黎巴嫩真主党第二任书记穆萨维遭以色列轰炸身亡。

  他的学生,年仅32岁的哈桑.纳斯鲁拉就此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为了真主党第三任书记。

  2024年9月27日,执掌真主党32年之久的纳斯鲁拉遭以色列轰炸身亡。

  同时遇刺的还有黎巴嫩真主党和伊朗革命卫队的多名高级指挥官。

  该事件对中东局势的影响可以用“地震”来形容,其产生的蝴蝶效应甚至可能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

  中流砥柱

  黎巴嫩只是一个小国,面积仅一万多平方公里,和中国山东省德州市面积差不多。

  真主党只控制其中的部分地区,人口仅为200万左右。

  不过他们的体量虽小,却是中东反以联盟“抵抗之弧”的中流砥柱。

  真主党从1982年成立之初就开始反抗以色列侵略的斗争,并在2000年成功将以军赶出黎巴嫩。

  在反侵略的过程中,真主党在自己的地盘上建立起了“抵抗型社会”。

  这里的每个村庄都有他们派驻的党代表。

  这些代表平时会帮助村民进行生产劳动,战时就组织村民配合正规军进行防御作战。

  2006年,仅有1000多正规军的真主党在南黎人民的支持下,成功击退了入侵黎巴嫩的4万以色列“天兵”。

  西方称之为“2006年黎以战争”。

  2012年,发展壮大的真主党又入叙作战,帮助叙利亚政府军击溃大批叛军。

  在伊朗领导的“抵抗之弧”中,真主党不仅是核心战力,还是一个到处带徒弟的“老师”。

  现在我们看到的包括胡塞武装、伊拉克什叶派民兵和哈马斯这些组织,都是真主党的学生。

  甚至连叙利亚政府军和伊朗革命卫队都向真主党取过经。

  该组织最大的特点就是“去中心化组织结构+坚持非对称作战”。

  这也是当前抵抗之弧成员主要的运营和作战模式。

  从这个角度来说,刺杀纳斯鲁拉确实是以色列近期进行的最有“含金量”的行动。

  当然,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尽管真主党是对抗以色列的中坚力量,但这不代表整个黎巴嫩都支持他们。

  黎巴嫩本身是一个非常分裂的国家,这里不仅生活着什叶派居民,也生活着逊尼派和基督教居民。

  该国政党和武装割据的现象非常普遍,只是其他人没有真主党那么出名罢了。

  当前的黎巴嫩政府并非实际意义上的“中央权威”,而更像是内战后协调各方势力的联络机构。

  真主党的群众基础主要集中在南黎巴嫩地区。

  他们在那里做了大量的基层工作,包括提供社会服务、修建基础设施等等。

  在真主党的努力下,南黎人民不仅摆脱了以色列的入侵,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所以他们对真主党的抗以斗争是非常支持的。

  但其他地区并不和以色列接壤,一时半会儿还不用直接面对以色列的压力。

  所以虽然黎巴嫩总体立场反以,但不同地区的紧迫程度各有千秋。

  如果牺牲掉南黎巴嫩就能换来暂时的安逸,很多人是可以点头的。

  至于这之后以色列会不会得寸进尺把他们也一起吃掉?

  那就不是这些人现在考虑的问题了。

  如今以色列确实已经开始对南黎巴嫩磨刀霍霍,那么这场战争将会如何进行呢?

  天兵降临

  以色列现在的目标是在南黎巴嫩打出一片缓冲区,把真主党的部队赶到利塔尼河以北。

  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自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真主党就一直在以色列北部骚扰以军。

  主要的方式是利用火箭弹和无人机之类的武器攻击以军的军营、哨所、监视器...

  以军遭到袭击后自然要反击。

  不过真主党都是游击队,在边境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军事基地给以军打。于是以军就经常把黎巴嫩居民区作为反击目标。

  而在本方居民区遭到轰炸后,真主党又会攻击以色列居民区还以颜色。

  现代战争的逻辑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这个局面就导致以色列北部的很多居民被迫疏散,数量有十几万之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人给以色列政府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

  所以以军希望真主党能够停火并后撤到距离边境20多公里的利塔尼河以北,

  这样以色列就不用担心真主党的骚扰了,北部居民也就可以回家了。

  只不过这个想法多少有些一厢情愿。

  因为真主党很早就表过态:

  除非以军停止对加沙的入侵,否则他们就不会停止对以军的攻击。

  说起来真主党和哈马斯压根都不是一个教派的,一个是什叶派一个是逊尼派。

  “异端”之间能够如此为对方“两肋插刀”,这在中东地区非常少见。

  这里面除了反侵略的道义感召外,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

  南黎地区和加沙都是小地方,只有团结起来才有出路。

  而且他们虽小,但在地理上正好分别位于以色列的南北两个方向。

  只要配合得当,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分散和牵制以色列的兵力。

  所以这两个地区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

  在实战中,这种南北呼应的打法确实让以色列非常头疼。

  2006年的时候就是因为真主党呼应了哈马斯一下,以色列才愤而北伐。

  结果才一个月就被人打出来了。

  而如今以色列已经在加沙战场鏖战了快一年,他们现在越来越意识到,想在物理意义上彻底清除哈马斯是不太可能的。

  最现实的办法,就是击溃加沙人的抵抗意志,让他们自己投降。

  但只要真主党这个强大的外援还在,加沙人就能看到希望。

  “有人呼应”和“四面楚歌”是完全不同的状态。

  所以无论是从“消除自身北部威胁”还是从“摧毁加沙抵抗意志”的角度出发,北伐黎巴嫩都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选择。

  这就是为什么以军近期一直在筹备针对黎巴嫩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我们看到的包括刺杀纳斯鲁拉在内的一系列袭击,都是这个筹备行动的一部分。

  接下来以军将面临两种可能的情况:

  一是真主党在经受一系列针对其高层的打击后,抵抗意志暂时被击溃。

  在这种情况下,真主党军队和以军达成停火协议并后撤到规定的地区就顺理成章了。

  这也是以军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二是真主党继续坚持抵抗。

  在这种情况下,以军就要派出地面部队杀入黎巴嫩,手动将真主党军队赶到利塔尼河以北。

  不过如果以军真要进攻的话,就要抓紧时间。

  因为摧毁真主党高层所带来的混乱只是暂时的。

  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该组织的运转采用的是去中心化结构。

  他们的基层作战单位在具体行动时并不需要获得上级审批,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所以高层的遇刺并不会让基层单位失去行动能力。

  另外真主党作为一个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下的组织,内部有大量的战争人才储备,空缺的岗位很快就可以得到补充。

  当年纳斯鲁拉自己就是因为老师遇刺才获得的提拔。

  当然了,以军此次“定点清除”的强度确实很大。

  这种“高层团灭”的战况前所未有,其造成的巨大冲击客观存在。

  所以对于以军来说,现在是一个很好的窗口期。

  只不过以色列陆军的组织模式和装备水平相对于2006年并没有太本质的提升。

  所以他们现在还是要面临和当年一样的后勤保障困难、装甲部队在山地施展不开等问题。

  但毕竟以色列空军和情报部门已经携手为陆军争取到了巨大的先手之利,所以如果真主党不服软,这场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而此时心态最纠结的,恐怕就是抵抗之弧的大哥-伊朗了。

  波斯的习惯性犹豫

  自从前总统莱希遇难后,伊朗在中东的立场就陷入了一个颇为矛盾的状态中。

  新总统佩泽希齐扬上任后就一直追求缓和局势,并寄希望于和美国的谈判能取得进展,减轻制裁力度。

  客观的说,他的这个选择不能说错。

  随着抵抗之弧在抗以战线上的全面开花,被拖入加沙战争泥潭的以色列压力越来越大。

  而美国从自己全球一盘棋的角度出发,也非常希望中东局势能够尽快缓和,减少自己的资源消耗。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抵抗之弧的大哥,伊朗手中确实有很多谈判筹码。

  “让小弟在前面拼命,自己跑去跟对手谈条件”的行为,在我们看来颇有点卖友求荣的意思。

  但在纸面上确实最符合伊朗的现实利益。

  对于一个不想在东西方之间选边站,但又暂时没有能力走出自己道路的国家来说,在重要立场上左右摇摆并不奇怪。

  不过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一是美国人会不会守信用?

  你现在就算用这些筹码换到了你想要的条件,你能保证美国缓过这口气后会信守承诺吗?

  他们单方面撕毁谈判成果的行为可不是第一次了。

  现在伊朗之所以还在寻求伊核谈判,就是因为川普在2018年把2015年谈好的伊核协议给撕了。

  用我们中国的话说这就叫“与虎谋皮”。

  二是伊朗对抵抗之弧的控制力有多少?

  其实是比较有限的。

  伊朗和抵抗之弧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支持与合作。

  大家能够团结在一起,是因为有共同的目标。

  伊朗确实贡献了很多资源,所以在抵抗之弧中拥有更高的话语权。

  但这不等于其他成员会唯伊朗马首是瞻。

  如果伊朗为了和美国谈判而完全不考虑盟友的立场,那么他很快就会被盟友抛弃,进而失去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江湖地位。

  而失去江湖地位就意味着失去筹码,那也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这是一个死结。

  事实上纳斯鲁拉的遇刺已经对伊朗的地位造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因为谁也说不好下一任真主党领袖对伊朗会是什么态度。

  目前呼声最高的继任者哈希姆.萨菲丁:

  其他的先不说,对于这段时间“抵抗之弧”阵营发生的大规模情报泄露事件,伊朗内部的管理就难辞其咎。

  以后盟友们还敢不敢跟你开会都成了一个问题。

  所以佩泽希齐扬选择的道路虽然可以理解,但前景并不乐观。

  他追求的那个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平衡点,很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伊朗如果真的想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靠算盘是不行的,还是得靠枪杆子。

  而他们的“枪杆子”革命卫队和现在的伊朗政府明显存在分歧。

  虽然在大方向上都是对抗以色列,但在“要不要现在就拼到底”的问题上并没有达成共识。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局面:

  一方面革命卫队持续支持抵抗之弧的各种行动,另一方面伊朗政府又不同意伊朗亲自下场。

  以至于德黑兰被以色列攻击后,连做样子的反击都没有。

  搞得真主党只好在8月25日单独发动了反击。

  现在以色列仍在步步紧逼,佩泽希齐扬又将作何反应呢?

  说实话,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无论他如何努力地去平衡各方立场,只要不能及时在提振伊朗经济和缓和伊朗外部环境等方面拿出明显的成绩,他的个人威望和路线的说服力就会迅速下降。

  而佩泽希齐扬眼下最需要担心的问题恐怕是:

  如果哪天伊朗宗教领袖哈梅内伊也遭到了袭击,他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对抗霸权不是请客吃饭,更何况是以色列这种靠山强大的顶级霸权。

  如果不能坚定斗争的决心,是斗不赢他们的。

  而且以色列这个国家,是真的敢梭哈。

  提前的世界决战

  内塔尼亚胡的疝气手术是3月31日动的,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是4月1日炸的。

  老大一个手术做下去,属下们就帮他把油门给焊死了。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说过,内塔尼亚胡不是以色列国内最疯的那一个。

  不过从他麻醉后醒来的那一刻起,他就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可能压住国内的狂热力量了。

  怎么办呢?

  打不过就加入呗。

  所以从那以后内塔尼亚胡就放弃了对战争规模的管理。

  如今终于是一路狂飙到了黎巴嫩真主党的面前。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如果以色列真的可以击败真主党,那无疑是给整个西方阵营打了一剂强心针。

  因为这样一来,抵抗之弧的战力就将折损大半,伊朗会在瞬间失去大量筹码,短期内不再有坐到世界牌桌上的资格。

  沙特领衔的阿拉伯“群雄”则会再次倒向美国怀抱,继续推进与以色列的和解进程。

  巴勒斯坦的恢复更是遥遥无期。

  等中东稳定后,美国就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东欧和亚太。

  而大量骑墙的国家也将再次确认美国的领导地位。

  到时候很多账恐怕就要重新算了。

  比如说美元还会不会走弱,我们还有没有继续宽松的空间,就都不好说了。

  应该说美国是非常希望以色列能一举消灭真主党的。

  但现实中的美国却一直在想办法避免战争规模扩大。

  这是为什么呢?

  希望你行,不代表相信你行。

  以色列在2006年的表现实在太拙劣,无法给予盟友足够的信心。

  在美国看来:

  你十八年前打个“草台班子”状态的真主党都没能拿下,现在人家已经发展成“军力最强的非国家组织”了,再去打岂不是自讨苦吃?

  美国的这个担心是有道理的。

  与哈马斯相比,现在的真主党部队不仅战力更强,还具备一定的反击能力。

  如果以色列这仗没能拿下,那么他们的北部地区和非法侵占的戈兰高地都将面临巨大的防守压力。

  到时候以军就真的是首尾不能相顾了。

  而以色列的崩溃就意味着美国对中东控制力的坍塌,这将直接动摇美国霸权的根基。

  可以说北伐黎巴嫩的预期收益和风险都非常大,风浪越大鱼越贵了属于是。

  正常政治家都不会做这样的豪赌,动不动就“皇国兴废在此一战”的疯佬在历史上总共也没几个。

  但内塔尼亚胡没得选。

  长期的加沙鏖战已经把他推到火山口的边缘,他此时的任何犹豫都会导致自己被国内的怒火吞噬。

  只有继续扩大战争、继续带给国民“一战定乾坤”的希望,他的身家和地位才能得到保全。

  而且话又说回来,万一能赢呢?

  一旦以军开进黎巴嫩,内塔尼亚胡就有三个可能性可以赌:

  真主党抵抗意志崩溃;

  以色列陆军超水平发挥;

  美国亲自下场。

  这三个可能性只要出现一个,以色列就有很大的机会力挽狂澜,彻底扭转现在的被动局面。

  这就是战略决战的魅力。

  我个人认为如果战争开启的话,真主党在南黎巴嫩地区防住以色列陆军是没什么问题的。

  以色列实际上赌的就是美国下场。

  不过从美国对待胡塞武装的态度上看,他恐怕很难下这个决心。

  但是,不管是伊朗也好,还是其他大国也罢,都必须先想清楚这个问题:

  如果美国真的下场,真的在中东梭哈,各位又将如何应对?

  是提供帮助?还是围魏救赵?亦或袖手旁观?

  南黎巴嫩地区和加沙地区现在是全球反霸权斗争的焦点。

  但说到底,他们加起来也就400来万人。

  如果整个第三世界都把反霸权的希望寄托在这400万人身上,那就要做好自己为结局买单的准备。

  结 语

  在纳斯鲁拉遇刺后,黎巴嫩前进步社会主义党领袖瓦利德·卡迈勒·琼布拉特在其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这样的信息:

  “纳斯鲁拉和他的同志们已经加入了前往巴勒斯坦的烈士长队…我向真主党及其支持者表示哀悼。”

  我为什么要专门提这个人呢?

  因为在黎巴嫩政坛里,他一直是真主党的政敌。

  如今正是以色列的恐袭和航弹,把黎巴嫩的各派势力逼到了同一条战线里。

  很快,这个弹丸小国就将直面自己的命运,而人们也终会明白:

  有些战争,无人可以置身事外。

(0)
相关新闻
关键时刻,以色列总理夫人惹了大祸加沙停火传出重大突破
哈玛斯拟释放“所有人质”!条件曝光以军特种兵要杀进伊朗核基地 美国紧急叫停
红海战局升级:胡塞武装迎来四国围剿停火遥遥无期 以色列防长宣布:永远不会撤出…
唯一有核武却不承认的国家 核武储量甚至超中国川普力挺以色列 批准精确打击武器军售大单
萨德成功拦截胡塞导弹 中俄高超这关能过吗?2500:1,美国能否耗过胡塞?
以色列多线军事行动的战略意图与可行性评估以色列对两个邻国三场战争 要让伊朗无法翻身
为何结束俄乌战争与加沙战争这么难?“哈马斯滚出去” 加沙爆内哄
伊朗和胡塞要惨了胡塞武装打击以色列本土,有什么特别意义?
确认了!哈马斯政治局高层夫妇被以军炸死停火协议全遭推翻 中东全面陷入战火
美军打击胡塞武装,花100亿美元也在所不惜?美军首次披露火箭弹拦截胡赛无人机视频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以哈战争"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是F-35的2倍弹药!这款六代机不加油跨大西
越南“隐身舰”:远看吓一跳,近看笑弯腰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