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我们都是步兵”,库尔斯克2.0决战要来了吗?
www.wforum.com | 2024-09-06 17:32:10  观察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乌军进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已经一个月了,但似乎有点走不动了。

  在8月6日发动进攻后的最初一段时间,乌军在俄军疏于防守的库尔斯克边境地区如入无人之境,迅速控制了大约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乌军的行动即刻引起了国际舆论对俄乌战事走向的各种评估和预测。

  到8月底,库尔斯克双方战线终于大致稳定。与此同时,在乌东顿巴斯地区,俄军攻势凌厉。

  透过战场迷雾,我们可以看到,此次库尔斯克战事使得俄乌冲突出现了军事决战化和政治终战化的趋势。

  库尔斯克战场态势的转变

  乌克兰突袭库尔斯克,其初期的战术是比较成功的。在战前,乌克兰进行了成功的战略欺骗。一方面,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外交部长库列巴多次抛出乌克兰似乎准备和谈的信息;另一方面,乌克兰还多次发出俄军和白俄罗斯军队正在乌克兰边界集结、有可能进攻乌克兰北部地区的警告,并借此向北部边界集结军队,给俄罗斯一种乌克兰集结军队是为了防御的错觉。

  另外,由于最近几个月俄军在乌东地区不断取得进展给了乌军巨大压力,使得俄罗斯认为乌军可能根本没有能力和意愿开辟新的战线,更不敢把战事主动引向俄境内。

  在达成了战役的突然性后,乌克兰出动部分从乌东地区抽调的精锐部队和一些战略预备队,以高度机动作战的方式突袭了库尔斯克州,迅速击退俄罗斯的边防守备部队,控制了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俄罗斯领土。

  对于乌克兰此次行动的主要目的,根据乌克兰政治和军事领导人的陈述,一是,希望能调动乌东地区俄军主力回救库尔斯克,从而减轻乌东地区乌军的正面压力,即“围魏救赵”之计;二是,希望控制尽可能多的俄罗斯领土,尤其是希望能占领库尔斯克州主城库尔斯克市和位于该州境内的库尔斯克核电站,以作为未来与俄罗斯停战谈判的筹码。三是,通过这次行动向美欧表明乌克兰有能力继续战斗下去,以促使其继续对乌提供充分援助。

  从纯军事角度来看,乌克兰这种在双方相持中尽可能争取战争主动权来调动敌人的计划,确实可圈可点;但战事发展至今,也可以看到乌克兰最大的问题在于能力与目标脱节,导致局面开始向不利于乌克兰的方向转变。

  当地时间2024年8月17日俄乌冲突持续,乌克兰武装部队第41机械化旅士兵参加军事演习东方IC

  俄乌冲突爆发两年多来,虽然总体上双方战线依然焦灼,但由于俄罗斯综合国力远在乌克兰之上,而乌克兰在财政和装备上又严重依赖美欧援助,经历严重的战争消耗后,乌克兰的人力物力资源都开始短缺。

  今年初,俄军攻占乌东重镇阿夫季夫卡后连续发动多轮攻势,并重新在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方向开辟战线。俄军虽然进展缓慢,但在较大的火力和人力优势下,不断接近乌军在乌东地区以波克罗夫斯克(前苏联地名为红军城)为战略后方枢纽的最后一道防线。

  正是在这种压力下,乌军尝试另辟蹊径以改善战场处境。但乌克兰的问题在于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撑这种行动,以达到调动对手获得筹码的战役目标。

  两年多的巨大消耗使得乌军已难以组成一支强大的突击集团。参与库尔斯克战事的乌军大概有十多个旅级番号,其中大部分为久经战阵的空降旅和机械化旅,但由于兵力吃紧,这些旅并非全员参战,而是抽调其中部分编制部队参战。因此虽然有十多个旅的番号,但事实上在库尔斯克州境内的乌军估计不超过2万人。

  “围魏救赵”计策能够获得成功的前提是如果对方不回救,“魏”是真可能被灭的。

  库尔斯克州距离莫斯科大约500公里,如果乌克兰有一支5至10万人且装备精良的机械化部队,是有可能对俄罗斯造成战略压力的;但目前不到2万人且装备并不精良(进攻库尔斯克的乌军为保持编制同时装备有苏系武器和北约各国的不同武器系统)的乌军,是难以给对方造成重大威胁的。

  在第一周快速推进约30公里后,乌军的进攻动能逐渐衰减,到8月底已完全陷入与俄军互有攻防的阵地消耗战中,离乌军的真正目标库尔斯克市和核电站还有50公里以上的距离。

  而俄军非但没有从乌东前线抽调部队回访,反而加强攻势,8月底俄军兵锋已进抵离波克罗夫斯克只有五、六公里的地方。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将军日前公开承认,乌军试图调动俄军的意图没有成功。

  在最初的惊讶甚至有点兴奋之后,现在欧美主流媒体和军事观察家大都认为乌军在库尔斯克的前景并不乐观,他们大多将这次行动与1944年末德军在西线阿登地区向美英盟军发起一场出乎意料的攻势相比较,认为乌军最后恐怕失败难免。

  当初德军也是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试图集中最后的战略预备队,对美英盟军发起一次突然进攻,占领安特卫普港,从而破坏盟军的后勤,以此获得和谈筹码。但面对盟军巨大的人力物力优势,德军的突然进攻在一周后就开始失去动能,陷入阵地战。这种弱势方的突袭一旦失去了突然性和机动性,失败就无可避免。

  乌军现在似乎正面临着相似局面,库尔斯克战事没能调动乌东俄军,反而增加了乌东战场的压力,而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正面临不断集结的优势俄军随后必然的反攻。库尔斯克地区一马平川,乌军短期内在平原地区也难以构筑坚固的纵深防御工事,一旦兵力火力占优的俄军发起反攻,乌军前景着实不容乐观。实力的匮乏,最终可能导致乌军陷入“扁担没扎,两头打塌”的窘境。

  俄乌冲突的军事决战化趋势

  乌军攻入库尔斯克是俄罗斯在二战后第一次本土遇到攻击,对俄罗斯和俄军的形象造成严重损害。

  库尔斯克是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历史象征,二战期间1943年7-8月,苏德双方在库尔斯克地区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大会战,苏军最后赢得胜利,最后以占领哈尔科夫结束了大会战。

  库尔斯克战役成为苏德战场上继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又一场战略转折性战役,之后苏联大反攻,解放了乌克兰,并最后一路打向柏林。正因如此,很多媒体将此次库尔斯克之战称为“库尔斯克战役2.0版”。无论从战场现实还是从民族心理,俄方都不可能接受以库尔斯克土地作为交换筹码来结束战争。普京已经表示,乌克兰进攻库尔斯克表明和谈已不可能。乌军突袭库尔斯克,可能使俄罗斯更加确定以扩大战果的方式来防止类似行动再次发生的决心。

  从目前俄军的态势来看,普京日前提出的和谈基础,即乌克兰从乌东四州行政边界撤军,可能发生变化;俄军即便驱逐了库尔斯克境内的乌军,可能也不会止步于双方的边界。

  在乌东地区,俄军可能很快就会开始进攻波克罗夫斯克,该城战前有近7万人口,是乌东地区的铁路和公路枢纽,承担着向该地乌军提供后勤保障的功能。该城一旦被俄军占领,乌克兰自2014年起构筑的以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顿河君士坦丁诺夫卡-托列茨克等一系列城市群及众多前苏联大型工厂群为依托的堡垒防线,就很难长期坚守。而这道防线一直到第聂伯河,则是基本无险可守的宽阔平原地带。不排除俄军可能试图重演库尔斯克战役1.0结束后苏军大反攻一直冲到第聂伯河岸边的场景。

  2024年8月20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他认为自己和所有捍卫国家利益的其他人一样,也是一名步兵东方IC

  对乌克兰而言,军事上目前也已到了最后关键时刻。乌东战场和库尔斯克战场都难以弃舍,如果弃守一方,腾出手来的俄军必然会增加另一方的压力。

  对当前形成的战场态势,乌克兰在发动库尔斯克突袭行动时并非预料不到,但处于弱势兵力和火力的状况下,即便死守乌东与波克罗夫斯克城,经过长时间消耗后仍可能无法支撑。因此,放手一搏、以求变局,也是乌军无奈的选择。

  以俄乌双方的实力对比而言,长期消耗战对俄有利,对乌则极其不利,乌克兰只有在俄罗斯国家潜力全面动员发挥出来前通过决战获胜,才能为战事结束获取有利地位。所以,接下来乌克兰只有全力争取在战场上遏制俄军进攻,以防止战线崩溃。

  由此可见,乌克兰最初旨在改变自己战场被动地位的库尔斯克突袭行动,逐渐演变成双方的军事决战态势。

  乌克兰已退无可退,如果在库尔斯克和乌东均失利,它将很难再次组织有效的战役行动了。极端情况下,乌克兰甚至可能再次采取比较激进的作战方针、开辟新的战线来寻找各种机会。

  对俄罗斯而言,乌克兰的库尔斯克突袭行动表明,即便占有乌东四州以后停战,也难以保证今后安全,必须寻找长久解决办法。扩大军事行动规模,尽可能消除乌克兰的军事潜力是俄目前的主要选择。由此,双方军事冲突的规模、烈度再次升级,形成决战态势,就在所难免。

  有望改变目前这种态势的可能性,是北约直接大规模卷入战事,但这种可能性现在看来并不大。之前一直有消息表明,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各种战场支援,甚至盛传有北约军人以雇佣军名义直接参战,但这些并不能改变乌克兰军事体系与俄罗斯军事体系对抗的性质,无法根本性的改变双方力量对比。

  但如果北约直接成建制地公开下场,那就是北约军事体系接管乌克兰军事体系与,俄罗斯军事体系对抗,事实上这仍是一场更大的军事决战,只是超出了俄乌冲突的范畴。

  俄乌两国的政治终战化趋势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就决定了各国关于战争的军事决策必然从属于政治需要。

  其实,从此次库尔斯克战事爆发前后俄乌的决策来看,双方的政治需求一直决定着各自的军事决策,俄乌都已开始考虑不仅是库尔斯克战事之后、甚至考虑整场战事之后的政治安排,某种程度上库尔斯克之战也导致俄乌在政治上的决战化趋势。

  就乌方来看,在库尔斯克战前,它可能正处于从2022年2月24日战事爆发以来最困难的状态。经过两年半的战火消耗,乌克兰经济基本处于停转状态,主要财政支出、甚至公务员工资都依赖美欧援助。巨大的战争伤亡加上大量人口或在战争初期出逃西欧,或成为俄罗斯控制地区人口,导致乌克兰的人力资源捉襟见肘,进一步的战争动员越来越困难。

  此外,正值美国总统大选时间,一直主张减少甚至停止对乌援助的川普,可能再次入主白宫;再加上西欧国家持有同样主张的极右翼势力正不断坐大,让乌克兰担心美西方政局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援助大幅度减少或停止。而中东局势的突变,又促使欧美把更多注意力和资源倾向以色列等等。

  所有这些因素,都在推动泽连斯基必须让乌克兰问题重新成为美欧关注的焦点,并且要让美欧继续援助乌克兰;而把战火引进俄罗斯境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这个政治目标。

  当地时间2024年8月24日,乌克兰基辅,乌克兰迎来第33个独立日,总统泽连斯基出席新闻发布会东方IC

  对泽连斯基而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政治目标,就是无论战事如何结束,他本人需要争取安全落地并留下政治遗产。而要达到这一点,一是战事胜利结束,泽连斯基总统成为正剧英雄载入乌克兰历史。但如果库尔斯克行动最后失利,事实上最需要做选择题的反而是美欧,他们或者接受北约支持乌克兰与俄罗斯作战失败的结果,或者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在最后时刻直接下场参战以阻止俄罗斯获胜。

  但无论最后是什么结果,乌克兰政府和泽连斯基都可以解释自己已尽力坚持至最后,即便北约最后不下场,他们也可以把责任归咎于北约抛弃了乌克兰,而将自己塑造成悲剧英雄。

  对俄罗斯而言,这是二战后俄罗斯第一次本土遇到攻击,普京总统个人和俄政府都面临重大压力,尽快将乌军驱逐出国土已不只是军事问题,而是上升至政治任务。

  今年10月,俄罗斯将在本土喀山主办金砖国家首脑峰会,若届时乌军仍占据着库尔斯克部分地区,这也绝对会让俄罗斯国际形象受损。

  如果说此前俄罗斯对战局结果还可以有多种选择,那么现在它必须取得国民能够认可的完全解决方案。短期内,通过和谈结束战事已无可能,俄方的战争目标也必将超出普京曾提出的和平条件。

  另外,普京与泽连斯基一样,需要考虑自己的政治遗产问题。“特别军事行动”是普京总统任内发动的,其历史评价也将决定普京本人的历史地位,所以“特别军事行动”必须成功。其次,“特别军事行动”还要解决今后一个时期内俄罗斯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安全问题,这就决定俄罗斯现在必须下定彻底的军事决心。

  最后,还必须保证已经72岁的普京在离开政治舞台后,“特别军事行动”的地位不受动摇,这也引出俄罗斯是否要借库尔斯克战事解决普京的政治接班人问题。

  黑格尔曾经讲过重大历史事件往往会重复出现两次。81年前的库尔斯克战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苏德两国战后、以及二战后世界的政治走向,今天的库尔斯克2.0也许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俄乌两国战后的政治走向。

(0)
相关新闻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式?俄透露库尔斯克参战朝军重要信息:是特战队
俄中将被炸飞数米 死在普京“眼皮子底下”普京开战前的雄心壮志 3年后彻底烟消云散
俄方庆祝卫国战争胜利 乌方会怎么参与?乌军在后勤枢纽波克罗夫斯克,击败俄军
客串截击机!乌军米格-29击落俄军无人机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俄罗斯的核大棒果然管用 英国放弃向乌派兵朝军现在不会离开俄境 仍有三大任务
俄军拉开顿巴斯决战大幕 美国担心乌战变核战俄军发现:击败乌军的关键在于夺取敖德萨港
总数达400多辆!乌军得到斯特莱克装甲车谈不成就打到底?乌方曝出“无人机防线”计划
俄罗斯一个月内第二次提停火为了啥?将无人部队增加3.5倍 乌克兰抓紧备战
72小时还是30天?俄乌要的不一样苏联YaRM内河锚雷 俄乌双方使用的危险武器
和谈之下的战场:10万俄军围攻5万乌军俄方说打就打,说停就停 哪儿不对劲?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乌克兰战争"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中国六代机恐用新型航发 推力比涡扇15更大
不再掩饰!美军在中国周边开展实战化演习
什么原因?北京迟迟不敢发布…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