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日本想趁虚而入 核战争爆发风险正在逼近
www.wforum.com | 2022-07-13 02:57:30  罗富强观察室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目前看来是一场缓慢的进程。在日本眼里是一次艰难地推进过程。于是日本也想趁虚而入,利用强大的海空实力,与俄罗斯重新争夺南千岛群岛。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两个问题:第一,日本是一个领土野心极其强大的国家,并且喜欢军事冒险,从来不畏惧大国和强国,不仅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打败了俄罗斯,而且还在1941对美国珍珠港发动了大规模的突袭,重创美军的太平洋舰队。第二,如果日本再次冒险,那就可能会遭受俄罗斯的核打击,可能爆发一场核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南千岛群岛成为苏联的战利品,问题是,日本仍然不承认南千岛群岛是俄罗斯的,两国之间甚至还没有正式签署和平条约。更糟糕的是,华盛顿承认日本对“北方领土”的主权。这样一来,日本发动夺取南千岛群岛的作战就符合了日本宪法。

  日本的夺岛作战可能会是这样的:其海上自卫队将南千岛群岛封锁,强大航空将压制岛上的防空系统和导弹系统,然后登陆部队将登陆。

  对日本来说,现在拥有它作战所需要的一切优势:日本在这个潜在的战场上主宰着海空一切,俄罗斯常规兵力和装备非常落后。除了海上自卫队之外,日本实际上还有着第二支辅助舰队,称为海岸警卫队,拥有45艘大型战舰,39艘中型和34艘小型巡逻舰,220多艘巡逻艇,13艘水文船,多达130艘辅助船,以及25架飞机和46架直升机。这是一支庞大的特混编队,可以随时收回南千岛群岛。

  在南千岛群岛,俄罗斯与日本力量的差距是如此的明显。而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作战久拖不决,甚至立陶宛将可能成为第二个欧洲战场。就像当年美英抛开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那样,即便北约其他成员国不同意,美英两国也可能会抛开北约自己联手发动对俄罗斯的战争。这样的情况下,那么日本更有可能铤而走险,甚至是联手行动,发动军事进攻夺战南千岛群岛。

  而一旦日本采取行动,那世界核大战就将被引爆。因为俄罗斯只有使用核武器打击日本才能取胜。但这样一来,就面临世界核大战的风险了。

  首先,美日之间的安全合作条约已经缔结并生效。根据该条约,美军在日本至少有47000名美军人员、91个军事基地和基础设施。如果俄罗斯对日本进行核打击,驻日的美军肯定会伤亡严重,这将自动引爆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核战争。

  其次,华盛顿正式承认东京对“北方领土”的权利。鉴于美国军队在日本的存在,我们可以肯定,五角大楼将至少在情报方面帮助日本对抗俄罗斯,就像现在在乌克兰发生的那样,并且还将通过其导弹防御系统覆盖最重要的军事基础设施,这将使俄罗斯的常规打击复杂化。

  还有,日本离成为核武器国家仅半步之遥。这个岛国是一个“隐藏的核大国”。日本可以在短短一年内成为核大国,现在这个时间已经缩短到几十天甚至几天就直接拥有第一批核武器了。

  2022年下半年,日本第一座核燃料后处理工厂应该开始运营,这将允许每年提取多达8吨的钚和铀。日本商用运载火箭可以很容易地快速地变成带有核弹头的远程弹道导弹。这可不是什么巧合,也不是什么纯经济与能源发展的问题。

  这已经表明,日本已经拥有获得自己的核武库所需的一切。以日本的技术,它并不需要实打实的核试验,依托专用的计算机系统完全可以完成。

  这就意味着,日本其实已经成为一个潜在的核国家了,拥有了核武器。只不过没有公开试验和宣布而已。

  如果南千岛群岛真的发生冲突,将以常规的方式进行,日本人拥有完全的优势。如果俄罗斯使用核武器,不仅日本具有反击能力,美国也会反击。

  核战争的风险正在因为日本的蠢蠢欲动而升高。中国有必要做好准备。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越传越离谱!歼-20在渤海击落F-35和预警机
歼-50最新照片曝光:“腹沟”并不明显
认了,印度官方首度证实五七空战中的损失
4吨黄金换来无人机生产线 伊朗补上俄军短板
一昼夜弹300架飞机 福建舰电磁弹射强在哪?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越传越离谱!歼-20在渤海击落F-35和预警机
歼-50最新照片曝光:“腹沟”并不明显
认了,印度官方首度证实五七空战中的损失
4吨黄金换来无人机生产线 伊朗补上俄军短板
一昼夜弹300架飞机 福建舰电磁弹射强在哪?
官宣了:094核潜艇吨位比美俄都小
发型设计师忍不住口交男客人
歼-36正面照首次曝光 采用并列双座布局
4国防长严重关切 中国破坏东海和南海稳定
俄军装备中国“神农盾”激光防空系统?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