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苏57侧弹舱终于亮相 却被这个细节盖搞得很尴尬
www.wforum.com | 2020-04-01 18:28:27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上周,俄军在俄空天军歼击航空兵日到来之际发布了苏-57视频宣传片,片中展示了苏-57试验机群的最新画面。俄军称,俄空天军飞行员已经完全掌握苏-57的飞行模式和机载武器使用。

  视频介绍中用了《打破物理规律》的字眼,虽然略显浮夸,但视频中的一些首度披露的画面却很有趣,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苏-57的侧弹舱首度开火亮相;此外,苏-57座舱顶部的神秘气泡也引来不少讨论。今天,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特约撰稿人杨政卫就来说说视频中的两个细节。

  小鼓包真是侧弹舱?

  视频中可以勉强看出苏-57发射的是一枚R-73家族格斗空空导弹,那到底是不是从侧弹舱发射的呢?视频中导弹弹头稍微往下、并且往前延伸,这些都是典型的内弹舱特征,因此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苏-57侧弹舱发射。

  俄军公开的画面中(上图)导弹弹头稍微往下、并且往前延伸,而苏-57的外挂导弹显然没有这一特征

  苏-57究竟有没侧弹舱此前一直是外界争议的一个点,有不少人就认为苏-57的侧面鼓包太小不可能是放导弹的弹舱。不过,细想的话苏-57拥有侧弹舱并不难理解,侧面鼓包虽小,但鼓包对应的地方却是升力体机身最后的结构处,本来就不难做成弹舱。

  而且苏-57的弹舱设计苏霍伊很早便已在专利内容中公开。首先,2009年的一项专利中提到,苏-57为做出对超音速巡航优化的截面积分布,机身反而要做厚一点,这样就多出了内部空间。另外,专利中也提到,侧弹舱、主弹舱等舱室同时也用来提升机体的抗扭刚度。

  而最直接阐述侧弹舱设计的专利,是RU2614871号专利,里面特别提到苏-57这种鼓包型侧弹舱的优点:像F-22那种直接做在机身内的侧弹舱,在弹头伸出时,视野受限,原则上只有半球状视野,例如左侧的短程弹只能管左半球,右侧的只能管右半球。而苏-57的鼓包式设计,稍微远离机身本体,所以弹头伸出后,在垂直方向有接近270度的视野,也就是左右侧的导弹可以“管”到另一个半球。

  座舱盖为何有气泡?

  俄军公开的视频短片中可以看到座舱盖上有气泡,如果出厂的时候就有这么大的气泡,那显然是不可能接受的。因此,这个气泡应该是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而且这个气泡应该是产生在隐身镀层的结构中,而不是结构本体,所以它不致于影响结构安全。

  苏-57的座舱盖是在舱盖结构本体上,反复镀上述纳米级厚镀的各种吸波物质。而技术难度就在于如何让镀上去的物质牢牢依附在舱盖上。视频中的“气泡”可能是因为良品率问题以及长时间使用导致镀层损坏,但由于镀层不负担结构应力,因此至少对结构安全是没有影响的。

  苏-57早期座舱盖主体是硅酸盐玻璃,但是硅酸盐玻璃与隐身镀层之间的粘附性一直有问题,制作有毒性而且良品率差。2019年5月,有报道提到苏-57将有机玻璃换成聚碳酸酯材料,重量更轻、隐身效果更好、而且提升良品率。另一个要点是,以前用硅酸盐玻璃时,由于镀层黏附不易,所以镀层必须镀在座舱内面,而改用新材料后,镀层可以镀在外面直接暴露在大气中,这样隐身镀层与隐形机身就会真正的融合,从而提升隐身性。

  直到2016年的报道都说苏-57用的是硅酸盐玻璃,而采用新材料的座舱是2019年才提到,这表示并不是每一架原型机都是用新材料的座舱盖。如果被拍到气泡的那架是采用旧款舱盖,那相对还“正常”些……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21岁乌漂亮女兵引关注 被炸后失去一条腿
“阵风”被歼-10击落 是一场不公平的战斗?
印巴冲突“急刹车” 原因很硬核
刚起飞,导弹就来了:中国航班空生死一线
巴铁吊打印度!中国军工,一战封神了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21岁乌漂亮女兵引关注 被炸后失去一条腿
“阵风”被歼-10击落 是一场不公平的战斗?
印巴冲突“急刹车” 原因很硬核
刚起飞,导弹就来了:中国航班空生死一线
巴铁吊打印度!中国军工,一战封神了
印巴空战中的“计算”与“算计”
为何突然停火? CNN:美国接获“惊人情报”
印度打不起,巴基斯坦不想打
普京在红场与5位朝鲜将军拥抱 至少3个特种
中国将生产超过1000架歼-20隐身战斗机?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