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某些时候确实真的没错,上世纪60年代中苏翻脸,30年后,中俄友好,前前后后,唯一不变的,就是苏联/俄罗斯还是作为实力强大一方,30年前,苏联向中国大量销售武器,并帮助建立军事工业基础,30年后,随着中国工业基础完成体系化,而且可以自立发展,对于俄罗斯的民用技术需求几乎跌到零。
而军事技术来说,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陆海空三军的装备水平,还基本维持在俄罗斯60年代水平,落后20年,空军的主力就是歼6和歼7战斗机,歼8战斗机1988年定型,由于各种技术问题始终没有形成可靠战斗力,最麻烦的是,中距拦射导弹和配套雷达迟迟不能定型,使得歼8丧失了最主要的作战能力:超视距空战。
这个时候的武器装备,俄罗斯领先中国一代以上,从俄罗斯引进武器装备是势在必行,而且俄罗斯解体后经济崩溃,多个厂家以低价超低价出售旗下产品和技术,中国军工乘机引进了一大批俄罗斯武器,包括陆海空三军装备都有,最有名的就是空军的苏27/苏30战斗机,海军最有名的就是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和现代级驱逐舰。
海军空军大力引
其实,这也完全怪不得他们,中国陆军武器装甲在80年代走访了很多欧美大厂,对于西方的先进武器比较熟悉,而且非常有把握自行攻克难关,搞出超出俄罗斯武器,和西方先进武器基本持平的装备。
这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中国陆军近距离接触了米24武装直升机,俄罗斯人表示可以提供全套生产线和武器,最终中国还是拒绝了,最根本的理由是:太笨重,太落后,中国飞行员试飞米24和米8运输直升机之后发现二者性能差不多,而且米8直升机还可以外挂武器,而且价格超级便宜,所以,就大量购买米8直升机。
米24武装直升机发动机功率不低,但是飞机设计采用了太糟糕的8人货舱设计,使得飞机重量暴增,几乎没有机动性,而且俄罗斯机炮威力虽然大,但是后坐力太大,完全打不准,俄制机载导弹经过射击实验后,命中率五成都不到,而且操作非常麻烦,最终,见识过西方先进直升机的中国人,只好自己走路,追赶世界先进。
在此之后,中国军工,自行研制了武直10武装直升机,由于90年代前,中国直升机工业界尚未有自主研发直升机成功的经验,所以找俄罗斯寻求帮助是情理之中,飞机总体设计方案由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提供,细节设计和制造完全由中国完成,这也是一种另类的军工合作。
80年代-90年代,世界出现了几种最先进的武装直升机设计,美国是AH1眼镜蛇,AH64阿帕奇,科曼奇隐身直升机,欧洲出了虎式武装直升机,这些直升机中,眼镜蛇最老性能最低,阿帕奇性能最高最强,但是难度最大,科曼奇是隐身直升机外形很酷炫,虎式直升机比眼镜蛇强一些,但是比阿帕奇稍弱,难度稍小,中国武直10设计就采取了难度稍低的轻型武装直升机设计,最根本的考虑也有照顾极其落后的国产发动机工业的意图。
武直10和美国阿帕奇,虎式直升机水平类似,主要强调先进航电,远射程武器,可以躲在树丛后对敌人坦克,装甲车辆发动突袭,飞机携带的反坦克导弹,发射近千发,命中超过900,几乎弹无虚发,这也是武直10 的成功之处。
从后来看,陆军不大批量购买俄制武器是对的,虽然便宜,性能太差,我们要求是和世界最强作战,陆军瞄准了世界最先进武器,并发起冲击,最终几乎都赢了,99A坦克,04步兵战车,武直10。
事实上,中国航空工业和俄罗斯的差距,现在仅仅在于发动机,航空电子设备和先进材料已经大幅度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