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美军在攻击前总要先等三天 中国军队可从中借鉴什么
www.wforum.com | 2017-04-10 21:42:15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此次美军空袭叙利亚是在化武时间3天后,去年10月美军战舰对红海胡赛武装的报复也是3天后。为何总是3天?因为72小时是美军目前战术空中打击任务的典型时间。

  1、为什么要准备这么久?

  说来不可思议,防空、反潜等行动随时都能组织实施,而对岸的空中打击行动往往需要72小时准备。原因有二:

  无论是用飞机空袭和战斧砸,这些精密的装备和精确制导武器自身需要的准备工作非常多,需要好好规划一番才能达到效果。

  但凡像样的国家都多少有点雷达、导弹、高炮、战斗机等现代化防空手段,周密的“任务规划”的目的就是如何把对手防空力量的影响最小化,否则自己的飞机和巡航导弹会像飞蛾扑火一样有去无回。

  所以花这么长时间,即有打击成功的考虑,也有减少损失的考虑。

  2、空中打击的六阶段

  根据美军作战条令,一次完整的战术空中打击任务包括六个阶段:

  1、明确目标,作战指示;

  2、目标详细分析;

  3、武器设定与分配;

  4、空中任务指令生成于分发;

  5、任务规划与部队执行;

  6、事后评估。

  下面详细说说(高能预警,涉及美军核心信息):

  阶段1:明确打击目的,效果和作战指示(T-72小时)

  这是一次空中打击任务的起始,一般来源于上级战区司令部或高层的指示,下达给战区的战术部队。

  如4月4日,化武袭击后,白宫把川普的指示下达给地中海的第6舰队:“要适当教训一下叙利亚,削弱它的化武袭击能力,但又不能动静太大!”这里面包含了作战目的、期望的结果、约束条件等。其实就是所谓“首长意图”。

  阶段2:目标分析(T-60小时)

  现在距离攻击也就60多小时,然后第6舰队的参谋们犯懵啊,川大统领的指示太粗了,没法动手啊。那么目标分析就是下一步。

  先选目标:要削弱化武袭击能力,有很多目标啊,如化武工厂、化武仓库、投掷化武的空军基地、投掷化武的叙利亚决策者别墅等等。最后选择袭击空军基地,削弱其化武投放能力可能更合适,也没有毒剂泄露的风险。

  选定了目标还不够,下一步就从海军数据库调出基地的详细信息:包括机场概况,机堡、跑道、仓库、油库、宿舍、塔台、SAM防空阵地的类型、大小、坚固程度、合适的瞄准点、是否时间敏感目标等。

  另外目标分析可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还有目标的审核,是否符合战争法?符合当前的交战规则?不要外交上的被动。叙利亚会怎么说?北约小伙伴会咋说?在场的毛熊怎么办?中修会咋说?马上就要来庄园聚会了呀!

  最后还要进行打击优先排序,毕竟精确制导武器很贵,土机堡不值钱,要根据时间敏感程度、重要程度、打击后对实现首长意图的贡献度等,排序。

  上述工作完成后,就会形成一张“联合集成优先目标列表”JIPTL,提交第五舰队批准。

  阶段3:武器设置与分配(T-48小时)

  目标清单交上去的时候,距离发动打击还剩48小时,赶紧做武器设置预分配。

  这里主要针对目标的特征和对方防御能力,自身资源,选择恰当的打击手段和武器,既要实现意图,又要代价可接受。

  这个武器分配,是一个一个目标分配的,包括建议的瞄准点(比如炸桥是炸桥墩还是桥面,后者容易修复后为我所用),合适的弹药(高爆还是侵彻还是子母弹),引信(空爆、瞬爆还是延迟),目标类型(硬目标还是软目标,点or面),预期的毁伤效果(炸房子?or杀人?),可能的附带杀伤效应等。这样就确定了达成任务所需的武器弹药类型和数量。

  如果是动用有人机空袭,后面更复杂了,根据所需要的弹药类型和数量,进一步推导出需要哪些型号和数量的战机挂载,这些战机还只是主攻击梯队MAAP,还有配合他们的制空CAP机队、电子战机队、预警机队、加油机队、搜救机队、侦察机队。。。一大票!

  这还不算完,还要看最近中东和欧洲上哪里去找这些飞机?空域的问题,机场的协调等等。

  而动用“战斧”巡航导弹,就简单的多。尤其是考虑到那里有毛子防空部队驻防,选择无人的“战斧”是最合适最简单的,一看地中海正好有两艘“伯克”级搭载着几十枚战斧——于是参谋们果断把驱逐舰发射“战斧”作为首选。飞机作为次选,毕竟要给川大统领几个选项嘛。

  此时距离打击发起还有36小时。

  阶段4:空中打击指令生成和分发(T-36小时)

  川大统领果然选择了60枚舰载“战斧”方案,并批准了44个目标清单,战争机器运转起来了!

  参谋团队立即要把作战命令分解为一系列详细的空中打击任务指令ATO,下发到各个作战单位。

  假设是有人飞机空袭方案,则ATO可以想象,将相当复杂,包括了下发给战斗机中队、攻击机中队、预警机中队、加油机中队、搜救部队、侦察中队、卫星部门、特战部门、相应机场、战区空管部门、后勤保障部门、弹药油料部门的一系列命令。同时还要知会盟友和其他有关人等,还有外交等渠道。

  所幸是“战斧”导弹,但也不简单,任务规划命令下给了第6舰队的TTWCS中心进行每个目标每个枚导弹的详细任务规划,导弹发射命令下达给了地中海的两艘驱逐舰赶往发射阵位备妥导弹。

  此外国防侦察卫星、叙利亚人力情报、战区气象部门都要进一步配合提供最新的环境和目标信息、最新防空火力和防空雷达位置情报,战区AOC空管部门也要协调避免出现航线冲突,对友军单位进行预警,敌我识别规则。同时还要知会北约盟友不要大惊小怪。还要确认目标区不要出现太多的第三方目标或中立目标。并通过合适的渠道通知俄罗斯,减少美俄互怼。其他的国务院等部门也都准备好了新闻通稿。

  此时距离打击发起还有24小时。

  阶段5:部队行动和实施打击(T-24小时)

  打击前24小时,详细的作战命令下达到了各个单位。

  最忙碌的就是第六舰队任务规划中心,和地中海上的两艘驱逐舰。

  尤其是任务规划,每枚导弹战斗部类型,的飞行航路,高度,转弯点,动作时序,末端攻击方位、俯冲角度、引信设置、打击效果回传设置等。多枚弹针对一个硬目标时各自的攻击角度和方位、瞄准点、命中时间差等。而且战术战斧还有特有的多个目标功能,还要装订备用目标。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系统多次模拟,优化。

  规划信息通过卫星数据链传给驱逐舰上,驱逐舰紧张地检查自己MK 41发射井里每枚导弹的状态,进行导弹任务分配,数据加载给弹上计算机。同时驱逐舰向着预计的发射阵位赶路。还要严密监视海空情,别出别的幺蛾子。

  由于叙利亚敌我目标密集,在打击前8-10小时,第六舰队还要再次向战区的友邻部队发出飞行通告,便于大家知晓,避免误判,误击。

  而情报部门则密切关注目标区情况,如果有较大的变化,则要变更任务,或者微调任务。

  如果是有人机群的空中打击,则准备工作更复杂。安排飞行员吃饭睡觉排便,地勤人员准备飞机,还有预警、加油、搜救、制空、电子战、机场、制导弹药装备设定,做数据卡,写膝板等一大套!

  飞行员如果有空,一般还会在模拟器上再飞一遍,了解每个转弯点,高度,投弹点,进入角,离开角,地形地物相对关系,瞄准点等等。所以还是“战斧”方便呀!


  然后就是T0打击时刻。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除了一枚发射取消,一枚飞行中失效。

  阶段6:评估(T+12小时)

  导弹打出去不是目的,达到目标才是目的!所以评估是必须的。好在评估手段有很多。尤其是“战术战斧”自带状态回传、最后锁定目标图像回传功能,为掌握导弹飞行和瞄准打击情况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再就是卫星照片对比,前方人力情报反馈,以及其他情报作证。这些信息网上已经很多了。

  如果是在大规模战争中,评估的结果也将用于下一轮打击的任务规划输入。

  3、72小时滚动进行

  所幸袭击叙利亚是一次“点到辙止”的表态行动。真正大规模战争中,空中打击是24小时不停歇的,那就需要有3-4个这样的72小时循环在轮番滚动进行,确保每天都有新的打击任务下达下去在执行,也有执行完的任务在进行评估和准备下一轮任务准备。即每天:

  一个空中打击任务在执行;

  一个空中打击任务正在形成指令和分发指令;

  一个打击任务指令正在细化,分析目标,武器分配;

  一个打击任务正在评估上一轮打击效果,拟制新的打击需求。

  周而复始,循环进行。

  而十几年前的伊拉克战争期间,这个周期需要的时间是96小时,现在被缩小到了72小时。但是紧急情况下,也有根据预案的8-9小时应急打击行动。但72小时依然是目前的典型。

  由此可见,一次空中打击任务,真正的打击过程一般不超过2小时,战前准备过程也不超过24小时,真正大头是前期的情报准备、参谋筹划时间才是大头!而只有周密的规划,才能确保达成目的,减小自身代价。这正是处于从国土防御型向全球进攻型转型的解放军需要大力补课的!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黄岩岛填岛效果图
中国放出东风100实战视频 时长达到2分钟
056护卫舰跑得慢、自持力差 遭嫌弃?
俄军奇袭!乌军遭遇开战最惨重溃退
双普会前夜 五艘中国“冰舰”突现阿拉斯加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黄岩岛填岛效果图
中国放出东风100实战视频 时长达到2分钟
056护卫舰跑得慢、自持力差 遭嫌弃?
俄军奇袭!乌军遭遇开战最惨重溃退
双普会前夜 五艘中国“冰舰”突现阿拉斯加
航母都害怕,这款导弹有多厉害?
普京硬闯鸿门宴,川普真敢扣留吗?
南海风云再起!中国随时由演转战
越南入役20门韩国K9A1 全部对准中国
普京没想到!乌克兰特种部队渗透克里米亚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