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图文)乌克兰人为何宁愿相信中国 也不信俄罗斯
www.wforum.com | 2014-03-24 05:33:15  孙越博客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乌克兰性感美女选美大赛

  2005年至2013年期间,我曾经数次在乌克兰游历,足迹遍及乌克兰,从基辅西出利沃夫,再折返东进哈里科夫;后来又从莫斯科直飞尼古拉耶夫,最终南下敖德萨。

  我的教父,作家诗人布兹尼克是乌克兰东南古城尼古拉耶夫人士,却持俄罗斯护照,常年住在莫斯科。布兹尼克带我多次前来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市,这座帝俄时期和苏联时期的船坞之城,由于涉及军事秘密的缘故,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尚不对外国人开放。中国人知道它,也是因为1999年从这座城市买到了苏联航母半成品“瓦良格”号。我曾在布兹尼克的岳父家小住,那是位于南布克河边,一座名叫索尼辛的小村子,它极为偏僻的,距离市里大约一小时车程。

  有一年,我从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乘坐法国航空公司一架螺旋桨式的小飞机,飞往乌克兰东南重镇尼古拉耶夫,大约2个小时后抵达。机上唯一的空姐告诉我,尼古拉耶夫机场很小,每天只有2个班次的飞机起降,它的建筑规模还不及北京首都机场的十分之一,而且这条航线开开停停,极不稳定。2008年时,航线开辟5个月后便一度中断,航空公司对外宣布的原因是,客流稀少,得不偿失。而我在乌克兰得到的消息,航线一度中断,是乌俄关系紧张所致。后来我在尼古拉耶夫机场的亲历,证明乌俄关系紧张,是航班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那次,我飞抵尼古拉耶夫后,随着20位为旅客,顺着颤巍巍的小舷梯下了飞机,当地的海关和边检人员立即包围过来,他们神情严肃,令众人不得离开飞机,他们先爬上飞机,仔细检查了机上,确认没有遗留物后,才领着我们鱼贯走向海关。一位边防局上校警官单独将我领进办公室,说要对我进行问话,宣称海关对入境尼古拉耶夫市的外国人问话,是警察例行公事,而且问话内容要填入表格,签字生效。我觉得此举很是奇怪,我在世界各地旅行,前所未闻。不过后来,我跟上校谈得投机,我问旅客入境,填表签字,所为何来,他看看四下无人,悄声说:“谁让你从莫斯科来呢!”至此我才明白,从俄罗斯入境乌克兰,绝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尼古拉耶夫,尽管你周遭的气氛,与俄罗斯无异,俄罗斯式的建筑,教堂,俄语,店铺等等,甚至空气中弥漫着与莫斯科同样的气味,但历史却在冥冥中提示,俄罗斯与乌克兰现在不仅不是一个国家,而且俄乌克兰那段不寻常的历史,正在逐渐发酵,似乎要生成一种难以名状的特殊物质。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俄罗斯海关。乌克兰东部城市哈里科夫,与俄罗斯一侧的白城隔界相望,由于白城是乌克兰族聚居地,两国各有亲属居住在对方城市,亲属朋友之间走动频繁。苏联解体之前,两国的乌克兰亲属走动相对简单,同持一类苏联护照,除了归属地不同,几乎没有别的差异。时隔二十年,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我五六年前,从俄罗斯的白城去乌克兰的哈里科夫,乌克兰朋友将车开到俄罗斯一侧接应我们,汽车驶出俄罗斯公路海关的时候,俄罗斯边防军还向我们微笑和挥手呢!

  最近,哈里科夫的乌克兰朋友来信说,现在乌克兰人从白城入境俄罗斯可麻烦了,俄方要求乌克兰人填写厚厚一沓入境资料(恨不能写上半辈子的简历),入境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头,而递交资料的窗口却只有一个,连俄罗斯人都看不下去,他们说,这样的入境模式,简直就是在羞辱乌克兰的兄弟姐妹。再看俄罗斯人入境哈里科夫,手续就简单多了,有的时候,甚至连白卡(移民卡)都不需要填写,便长驱直入。

  不过,俄罗斯护照在乌克兰,现在也经常被人当异类防着。上面说了,我的教父布兹尼克持俄罗斯护照,有一次,他陪同中国代表团去参观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我们一行人向工厂接待室出示护照后,鱼贯而入,唯独布兹尼克被拦在门外。我们不解,欲找厂家说理,布兹尼克反而面色从容地对我说:“你们去吧,我在这里等你们,谁让我是俄罗斯护照呢,警卫执行工厂规定,没有错。”看来,现在的乌克兰人,宁愿相信中国人,也不愿相信俄国人。

  我在尼古拉耶夫国立人文大学讲课的时候,当地着名学者扎拉杜欣详细地给我讲解了,东乌克兰是如何从地理上划分的。他说,所谓东乌克兰,包括目前的卢甘斯克州、哈里科夫州、顿涅茨克州、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和扎波罗热州。上述地区,相比西乌克兰而言,都是工业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城市化最发达的地区。此外,在乌克兰,也有人也将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和扎波罗热州,归入南乌克兰。他还说,东部乌克兰还有相当一片领土,至今遗留在俄罗斯境内,没有完成回归,成为俄乌近代历史的龃龉。

  话说,当年沙皇在划分俄乌行政边界时,有意忽略边境居民的人种界定,让边境居民混杂而居,俄国统治者担心,单一民族聚居,会产生民族问题,或可滋事生乱,威胁政权稳定。沙皇为了长久维护统治,他就必须随时为少数民族的团结制造障碍,同时加快它们归顺俄罗斯的脚步。此外,沙皇当时所建立的俄国各省以及重要的城市枢纽,多为各民族混居区,

  1917年-1920年间,俄国末代皇朝,罗曼诺夫王朝逐渐走向衰落,乌克兰觉得国家统一和收复失地的机会来了。所为失地,就是,原来被沙皇划入俄罗斯国家行政区域内的东乌克兰之地,如沃龙涅什省、库尔斯克省、库班省、斯塔罗波尔省等地。1917年11月,乌克兰中央拉达,通过了划定乌克兰人民共和国领土的决议,其中,该决议认定,被强行划入俄罗斯版图的一些省份,如库尔斯克省的若干枢纽城市、沃龙涅什省的部分地区,应回归乌克兰。同年11月29日,乌克兰中央拉达又以投票的方式,通过了将上述地区并入乌克兰的决议。不过,那时俄国内战正酣,乌克兰中央拉达的决议根本无法实现。

  乌克兰中央拉达所提到的,原本属于东乌克兰的库尔斯克省、沃龙涅什省以及被高加索地区,共约42000平方公里,住有140万东乌克兰人,占当地人口的63.7%。尽管当时苏俄当局已经开始在这些地区强制推行俄罗斯化,但是大多数乌克兰人都表示拒绝,不愿承认自己是俄罗斯人。1926年12月,无权无势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向苏共中央递交书面请求,希望将库尔斯克省、沃龙涅什省以及被高加索地区,划归乌克兰行政管辖。

  截止那时,靠近乌克兰的俄罗斯联邦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境内,乌克兰族的人口已达450万人。那时,乌克兰首都是哈里科夫,而哈里科夫却是一座边境首府,因为它的城下即是俄乌国界。乌克兰人至今提起这条国界都觉得耻辱,称它是“沙皇用刀剑强行划在东乌克兰肥沃的土地的一条边界”,国界那端即是俄罗斯,而在俄罗斯的土地上,仍聚居着几百万被强制俄罗斯化的本族同胞。

  东部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对峙和关系恶化,始于苏联时期不断加剧的、对俄境内乌克兰族居民强制实施的俄罗斯化政策。上个世纪20-30年代,苏联政府,一方面极力渲染波兰对西乌克兰居民的迫害和同化,另一方面,大肆鼓吹东乌克兰与苏联结盟好处无限,大唱“俄乌兄弟情谊深”的高调。但是,苏联的体制最终决定,它表面上一贯倡导和平与公正地解决民族问题,实际上,苏联一直变相奉行沙皇强力推行俄罗斯化的国策,不仅对乌克兰提出开放俄乌东部边界的请求不闻不问,而且不管加速乌克兰人聚居区的“去乌克兰化”。

  我在早期的苏联文学作品中读到,十月革命后几年内,俄国境内的乌克兰人聚集区,还开设了乌克兰语学校和乌克兰文化中心,一些城市还有乌克兰语的书籍印刷出版和销售。说明1920年前后俄境内还有一丝“乌克兰化”尚存。但是随着苏联的成立以及全国强制推行俄罗斯化的国策,乌克兰文化很快就被取缔,从这一点上说,东乌克兰的境遇确实要比西乌克兰惨多了。

  1920-1930年,俄境内那些没有划入东乌克兰的省份,对苏俄的强制推行俄罗斯化国策的不满与日俱增,最终,从不满演化为仇恨,爆发了反抗。库班省的哥萨克部落,对布尔什维克政权打响了第一枪,他们的抵抗运动持续了很多年。那时乌克兰传唱着一首题为《黑乌鸦》的流行歌曲,歌颂的就是抵抗苏俄的库班游击队。另一支由抵抗战士卡连尼克领导的库班游击小分队,更具传奇色彩,他们一直到1942年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的时候,还在与红军的剿匪部队周旋作战。

  库班人的起义,遭到了苏联当局的严酷镇压。1932-1933年,苏联为了报复乌克兰族的反抗,在乌克兰人聚居区发动了镇压富农运动。有苏联历史学者解读这段历史,他们将这次镇压,称之为对俄境内乌克兰人的一次种族灭绝。俄国境内的乌克兰人所经受的磨难,远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境内的乌克兰人经受得多,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只要读一读斯大林1932年12月14日签署的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关于“乌克兰的粮食征收”工作条例,便会一目了然。这些征粮工作条款上,居然写进了“鼓吹乌克兰化按照反革命定罪”的内容,它还明确规定,凡是不愿意接受俄罗斯化的乌克兰人,可判处流放古拉格集中营5-10年。条款还写明,立即将所有乌克兰聚居区居民,全部迁往北高加索地区,上述地区的所有乌克兰文出版物,即日起改成俄文出版。当年秋后,聚居区所有乌克兰中小学授课停用乌克兰语,改为俄语。

  斯大林发动的粮食征收运动,成为东乌克兰人心中成为永久的痛,他们不仅遭遇了肉体打击,还承受了精神毁灭。更有甚者,1932年,苏联推行公民证制度,备受摧残的乌克兰族居民,在填写表格的时候,不能在“民族”一栏里填写“乌克兰”一词,而被迫选择了“俄罗斯”。历史学家对这些“消失的乌克兰人”(居民证上已改为俄罗斯族)数做过粗略的统计,库尔斯克和沃龙涅什两个州,实行居民证制度后,有140万乌克兰人“销声匿迹”;在北高加索有300万乌克兰人,被迫改做俄罗斯人。二战之前,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签发命令,将大批红军复转军人迁至高加索定居,以便控制和稳定乌克兰族聚居区的局势。

  1990年之后,苏联摇摇欲坠,政权自顾不暇,东乌克兰地区的居民被强制俄罗斯化的过程放缓,最终归于沉寂,成为一段沧桑历史。但是,我相信,它对未来东乌克兰的发展,对今天乃至未来的俄乌关系演变,还将继续产生影响。

  我莫斯科的同事尤莉亚,四十多岁了,在一个单亲家庭中长大,她妈妈是乌克兰人,她妈妈告诉我,其实尤莉亚的父亲也是乌克兰人,只不过他们在苏联推行俄罗斯化的时候,全家都已经归顺苏俄,护照上的民族一栏,填写的是俄罗斯。有一次,我们组织一场世界青年文化圆桌会议,其中包括从东西乌克兰的青年学者,尤莉亚很不屑地撇撇嘴,说:“我最讨厌乌克兰人,他们狡猾奸诈,为了利益,随时都会背叛。”类似的话,我也从其它俄罗斯同事嘴里听到过,问题是,尤莉亚自己就是乌克兰人啊。假如,这真的是乌克兰人的共性,是否这与几个世纪以来,周边强势民族和国家对它的压迫有关?还是强制俄罗斯化的结果——乌克兰人的后代已经没有失去了民族认同,自觉地归顺了俄国?

  1991年苏联解体,2004年,乌克兰发生了亲西方的颜色革命,尤先科政府强令在全国推行乌克兰语。我走过东部乌克兰,明显地感觉,政府强令推广乌克兰语的背后,实际上,是意欲发动一场“去俄罗斯化”的政治运动,是对苏联70多年对乌克兰推行“强制俄罗斯化”的一种反动,也在用这种方式,回应俄罗斯若干世纪以来,对乌克兰的精神强势和对乌克兰文化的毁灭。

  现在,乌克兰法律规定,儿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正式学习乌克兰语,而俄语和其它外语,如英语、德语一样,只作为外语选修课。这样一来,东乌克兰未来十年后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孩子,将不会说俄语了,他们再看俄罗斯电影的时候,已经需要借助乌克兰文字幕了。尼古拉耶夫国立人文大学讲师奥列佳,是个80后美女,她告诉我,她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学校就取消了俄语,全部课程改用乌克兰语讲授。由于父亲是俄罗斯人的缘故,她在家里还说俄语,在学校几乎全讲乌克兰语言。最近几年,属于东部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市,几乎所有的综合大学、文科大学都已经停止教授俄罗斯苏联文学课。我听罢,心中一沉,觉得此举实在是矫枉过正,乌克兰的去俄罗斯化,已经开始在割裂自己的精神世界了。

(0)
相关新闻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式?俄透露库尔斯克参战朝军重要信息:是特战队
俄中将被炸飞数米 死在普京“眼皮子底下”普京开战前的雄心壮志 3年后彻底烟消云散
俄方庆祝卫国战争胜利 乌方会怎么参与?乌军在后勤枢纽波克罗夫斯克,击败俄军
客串截击机!乌军米格-29击落俄军无人机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俄罗斯的核大棒果然管用 英国放弃向乌派兵朝军现在不会离开俄境 仍有三大任务
俄军拉开顿巴斯决战大幕 美国担心乌战变核战俄军发现:击败乌军的关键在于夺取敖德萨港
总数达400多辆!乌军得到斯特莱克装甲车谈不成就打到底?乌方曝出“无人机防线”计划
俄罗斯一个月内第二次提停火为了啥?将无人部队增加3.5倍 乌克兰抓紧备战
72小时还是30天?俄乌要的不一样苏联YaRM内河锚雷 俄乌双方使用的危险武器
和谈之下的战场:10万俄军围攻5万乌军俄方说打就打,说停就停 哪儿不对劲?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乌克兰战争"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印度开始拉闸断水 中美俄罕见反应一致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印度刚晒印巴装备差距 不料外界泼冷水
中国超轻型60mm迫击炮 钛合金打造?
是F-35的2倍弹药!这款六代机不加油跨大西
越南“隐身舰”:远看吓一跳,近看笑弯腰
1.2万朝军赴俄“血战”,换回了什么?
乌军各级官兵,对朝军战力评价如何?
印度大坝开始蓄水 莫迪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