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揭秘:台湾版中国地图上仍保留着外蒙古的原因
www.wforum.com | 2009-12-22 21:30:40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现在的台湾问题与蒙古问题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在近五十年内遇到的两个同样的分裂挑战。虽然台湾仍然没有承认蒙古独立,中华民国宪法上也没有放弃对外蒙古的主权,版图上至今还把蒙古包括在内,但台湾有些人正在寻求从中国独立……在中国大陆,5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人们,只知道现在这只被人砍去脊背似的卧牛,根本不知道北方还有那么一片广阔的蒙古草原曾经属于中国。而蒙古独立只不过刚刚发生了50多年,对我们这个健忘的民族竟然已如此陌生了,那么台湾问题50年后又当如何呢?这不能不令人想起蒙古与中国的那段沧桑历史。

     蒙古与中国: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

    公元前3世纪,在荒僻的中国北方活跃着几支游牧民族,其中主要的一支是匈奴族。他们在大漠南北、叶尼塞河上游和贝加尔湖(古称北海)等寒冷粗犷的广大地区放牧、劳作、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他们被称为“胡人”,并曾被北方的燕国收容。到秦汉时代,匈奴族一分为二,北匈奴被远驱到阿尔泰山、高加索山脉以西,进入欧洲(即现在的土耳其人,编者注:原文有误,匈奴人西迁,普遍说法为定居匈牙利,演变为马扎尔人,但仍有争论);南匈奴则降汉。公元47年,匈奴正式成为汉朝的属国。阿尔泰山以东、贝加尔湖以南、额尔古纳河以西的大片地区成为中国的土地。中国皇帝允许各种不同的游牧民族继续在那里繁衍生息。那里也相继出现了很多兴盛一时的民族,如高车、鲜卑、柔然、突厥等,这就是蒙古的祖先。但那时,蒙古作为一个民族还没有形成。

    唐代,中国开始在那里置府设州,实行直接的有效管辖。到了12世纪末、13世纪初的宋代时,北方游牧部落的一支开始兴起。因部落名字的缘故他们被称做蒙古人,其发祥地在中国东北地区。

    1162年,铁木真降生在一个尚武、并时常陷于部族仇杀的蒙古部落里。1206年他44岁时,平定了多数蒙古部族,在斡难河畔建立蒙古汗国,当上了全蒙古的领袖--“成吉思汗”。蒙古部落曾是与南宋并列的控制华北和西北某些地方的金朝的地盘。蒙古建国之初,曾向金进贡,要求金朝承认其汗国地位。金朝断然否定“蒙独”要求,成吉思汗不满,在羞辱金朝使臣和金朝皇帝后,兴兵讨伐。

    从那以后的半个世纪中,蒙古骑兵成为横跨欧亚、天下无敌的一支劲旅,不断南征北战。马蹄到处,百姓命断,城头换旗,生灵涂炭。当时的文明还没有制约野蛮武力的办法,“文明”的民族反而显得苍白。

    从1211年开始,成吉思汗大举南侵西进。先后灭了西辽(今属新疆)、花剌子模(今俄国境内)以及西夏(甘肃等地)。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率领右手军征战“林木中百姓”,将斡亦剌部(明代的瓦剌),贝加尔湖的不里牙惕(今俄国布里亚特)和牙忽惕(今俄国牙库特)等地归属于蒙古。

    成吉思汗于1227年死于侵略征途上,他的儿子们接下他的大旗继续征战南北。1234年,蒙军在宋军配合下灭了金,然后加大了向东、西、南三个方向的扩张。1238年破莫斯科,1240年陷波兰,1241年灭高丽,1258年又占了黑衣大食的首都巴格达。蒙军所到之处,到处烧杀劫掠,世界各族无不闻风丧胆。可汗曾规定,蒙古大军到处,开城请降可免死,若有抵抗,破城后一律屠城。蒙古继续向中亚、西亚及欧洲进军,横扫高加索地区、里海、波罗的海沿岸,占领了大片土地,建立了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

    经过70年的南进西征,蒙古于1271年建立元朝。1279年打败南宋,统一全中国,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的超级大国。

    元朝的建立,为中国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融合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蒙古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开始更进一步与内地融合,并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后来蒙古人失去天朝政权,但是明清以来,蒙古人做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从未与中国隔离开来。

    历史进行至元末,汉族农民起义军首领朱元璋率领明军,将蒙古人逐出中原,但蒙古实力犹在,不停寇边。明成祖朱棣把京城从南京移至北京,不仅仅是因为他是燕王,在夺取皇位后要回老家,另一方面也是要巩固北方边防。因为蒙古人不断犯边,明朝重修长城。至明末,蒙古族内部分裂成几支,彼此争战不已,一部分蒙古人得到明政府允许,在长城以北与汉人和睦相处,游牧而居。另一部分被逐至“漠北苦寒之地”,从此逐渐开始有内外蒙古之分。

    明末,当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摧毁明朝时,盘踞在中国东北部的另一个少数民族--女真族早已对中原虎视眈眈,趁农民起义军立足未稳,勾结吴三贵杀入关内,建立了满清。从清初开始,先是努尔哈赤,后是皇太极,逐渐征服蒙古诸部,皇太极灭“后元”后,得到了“元传玉玺”,并据此立国。从清朝以后,内外蒙古皆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受中央政府管辖。

    至清晚期,西方兴起,腐朽堕落的满清朝廷逐渐衰微,外强入侵中国。北方的沙俄先后占去黑龙江以北、新疆以西的大片领土,累计吞并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接着更把魔爪伸向中亚大陆内这块地广人稀的大草原。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更加突飞猛进,而大清帝国仍然封闭在一个腐败无能的酱缸内,闭关锁国,死硬地拒绝对外开放,于是中国开始衰落凋敝,江河日下。到了晚清,西方先进的民主与科学给封闭的中国带来更强烈震撼冲击,愚昧保守的满清朝庭除了搞些空洞形式外,仍顽固拒绝真正改革,终于把人民逼上梁山,引起破坏性的“暴力革命”。

    1911年,武昌爆发武装起义,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国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摆脱清政府的统治。外蒙古同中国其它各省一样,在王公贵族的带领下宣布独立。从混乱和废墟上通过暴力革命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不久就进入了混乱的军阀割据时代。蒙古的独立运动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

    当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中国各省开始为重新统一、建立“中华民国”而开展各种政治活动的时候,外蒙古脱离了这一进程,开始酝酿“独立建国”。外蒙与其它省份不同,当时北方那个处心积虑妄图瓜分中国的沙俄,经过多年的经营、分化、瓦解,已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完全操纵了外蒙古。事实上,外蒙古已经变成了沙俄的保护国。民国统计:整个蒙古族共有近240旗,其中外蒙占108旗。外蒙古独立将拉走近一半的旗,和150多万平方公里辽阔土地,形成一个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家”。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它的分裂形同把中国拦腰斩断。

    中华民国的政权由孙中山转到袁世凯的手中后,开始了与沙俄的艰苦谈判。俗话说:弱国无外交。刚刚建国不久的中华民国,国力之弱可想而知。但中国的外交官们做出了极大努力,终于迫使沙俄做出让步,承认外蒙是中国的领土,条件是在外蒙古实行“自治”。也就是说外蒙古在名义上仍属中国,实际上外蒙古的内政与外交还是掌握在沙俄的手中。不管怎样,在当时的情况下得到这种结果已实属不易。以卖国复辟著称于世的袁世凯总算没有丢掉外蒙古。

    1918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沙俄政府被苏俄推翻。这时的“自治蒙古”也就失去了主子。苏俄红军不断向西伯利亚挺进,使“自治蒙古”感到危胁日益临近,坐卧不安。于是他们开始与中国进行取消“自治蒙古”、重新回到中国怀抱的谈判,不过谈判进程缓慢而艰难。

    1919年,主掌中国政局的段祺瑞政府派出得力干将徐树铮,率兵进入外蒙古,接替了当时正与外蒙古进行和平谈判的陈毅将军(当时和平谈判已近成功),立即用铁腕政策迫使外蒙古放弃自治,外蒙古重新回归中国。但是,这种毫不留情的铁腕政策却使中国失去了外蒙古上层王公的人心,为蒙古后来的分离埋下了祸根。

    到了1920年,皖系军阀段祺瑞下台,外蒙古也进入混乱状态。被苏俄红军赶到外蒙古的沙俄恩琴白匪勾结外蒙古上层王公,向中国驻军发难。中国驻军寡不敌众,被迫撤离库伦(今乌兰巴托),一部分返回内地,一部分转移到买卖城,准备再战。

    俄国的十月革命,也传染到外蒙古大草原。在苏俄的支持下,牧民出身的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组建了蒙古人民党。1921年,蒙古人民党的军队在苏俄的大量武器装备援助下,开始向买卖城的中国军队进攻。中国军队内外交困,无心恋战,节节战败,被迫撤出买卖城。从此中国军队再没有进入外蒙古。

    1921年3月19日,蒙古人民党领导的“蒙古临时人民政府”宣布成立。这与在库伦的蒙古上层王公和恩琴俄国“白匪”形成了对立,并展开战斗。由于实力相差悬殊,蒙古人民党邀请苏联红军入蒙参战。1921年5月,苏联红军进入外蒙古,在买卖城外打败了恩琴的军队,挽救了危在旦夕的蒙古人民军。随即于7月占领了库伦。7月10日,蒙古上层王公与蒙古人民党共同组建了“蒙古人民革命政府”。

    苏俄操纵外蒙古,武力阻碍中国统一

    在俄国的怂恿下,外蒙古再次宣布“独立”和建立“蒙古国”。消息传到中国内地,一时间舆论大哗,国内各民间团体、民主党派纷纷发表宣言,反对蒙古王公贵族分裂祖国的倒行逆施,谴责苏俄对中国外蒙古的武装占领。

    北京政府的实权人物曹锟和吴佩孚,迫于人民的压力,以中国政府名义发布措词严厉的声明,谴责外蒙古企图分裂中华民国的行径,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东北的张作霖也通电谴责俄国,对外蒙古的“独立”异常愤慨。他不顾被其他军阀吞并的危险,独自发兵外蒙,与外蒙和俄军作战,试图以武力解决外蒙纠纷。然而,由于内战原因,张作霖害怕曹锟、吴佩孚借机出兵东北,夺回部分失地(这些失地至今还在中国辖区),就不敢再冒然行事。而北京的曹、吴在北边要对付张作霖,南边要对付其他各省军阀,生怕出兵外蒙会丧失自己在北京政府中的实权,因此只有隔岸观火,除了口头谴责蒙独外,无可奈何。

    自那时起,苏联红军就一直留在外蒙古。这期间,那些在苏俄控制下、被剥夺了权力的蒙古上层王公开始醒悟,后悔分裂中国的行为,纷纷逃到中国要求发兵收回蒙古主权,赶走俄国人。但是苏联不断增加驻蒙军队规模,阻挠中国收回外蒙古主权的行动。

    1921年外蒙的苏赫巴托在俄国帮助下,成立君主立宪政府,1924年又废除君主立宪,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这位苏赫巴托也如列宁一样,建“国”后不久就死去了。蒙古以苏联为宗主,不管苏联做什么,蒙古都跟着学。在苏赫巴托后又出了一位跟斯大林相似的狂搞个人崇拜的人物--乔巴山。苏赫巴托和乔巴山的名字都用来给城市命名,在蒙古地图可以找得到(后来乔巴山死后亦像斯大林一样,被到处批判)。

    二三十年代一直到四十年代,中国除了内乱混战,便是抗日战争。长期陷于内乱的中国,一次次地丧失了收回蒙古主权的机会,使蒙古独立的生米逐步变成熟饭。

    俄国的列宁在世时曾经说,要把沙皇掠夺的亚洲土地还给亚洲人民,他承诺,当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后,蒙古将自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但在列宁死后,斯大林完全背弃了列宁的诺言,他杀掉了曾经对列宁的讲话有过记载的一位国防部副部长,然后拒不承认列宁说过的话。从此在苏联再也听不到要归还蒙古的声音。苏联军队就这样还一直赖在外蒙古。

    美英苏“雅尔塔会议”出卖中国蒙古

    1945年2月关于结束二战的雅尔塔会议,是外国列强操纵外蒙古命运的一次重要会议。当时,在欧洲战场上,德国已经战败投降。在亚洲,美国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但战役打得非常艰苦;在中国战场,中日双方处于战略对峙,谁都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攻势。总的来看,日本战败已成定局。美国估计,要达到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战略目标,美国还要多牺牲几十万的军队。为此,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英的重要议题就是争取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从而减少自己的损失。为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不惜出卖中国利益,答应了苏联的无理要求,接受外蒙古的现状,即承认并要求中国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

    这笔交易实际上是在罗斯福和斯大林之间进行的。蒋介石得不到罗斯福的支持,面对斯大林的重压,在万般无奈之中,于1946年1月5日,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条约中正式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有权公投独立。这种巨大代价,终于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日本迅速宣布无条件投降,使得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行动变得毫无意义。美国后来为当初对苏联做出太多的让步、牺牲太多的中国利益而后悔过,但为时已晚(或者他根本就没后悔,反而为他们狼狈为奸,成功地削弱了中国而窃喜不已呢)。

    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内战中,以奇迹般的胜利震惊了世界,国民党的军队被赶出大陆,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蒋介石在退到台湾后,对斯大林没有遵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条款感到愤慨,并以苏联违约为由,在联合国状告苏联,这就是所谓的“控苏案”。当时虽然大陆已经易手,但在联合国,中华民国仍然拥有中国的合法代表权,并且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华民国宣布《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失效,从而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联合国对此予以承认。(1952年2月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判定苏联自日本投降以来,在其中国之关系上,未能履行1945年8月14日之中苏友好条约。”控苏案通过后,联合国虽未采取行动制裁苏联,但台湾当局自动废止该项条约)这就是至今在台湾的“中华民国”版图上还包括外蒙古的法律依据。

    毛泽东被迫承认外蒙,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共产党主掌中国政局后,由于当时与苏联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在蒙古问题上,意识形态束缚了中国领导人的手脚。斯大林蛮横强硬的立场,使新中国的领导人在国家统一与社会主义大家庭之间左右为难。而新中国百废待兴,又需要苏联的大量援助。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苏联,本打算与斯大林讨论黑龙江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土地和外蒙古问题,却受尽了斯大林的冷落。最终在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时,也被迫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如果当时的中国领袖不是那么急功近利,而能高瞻远瞩,从长计议,而能与俄国和美国保持“平衡战略”,就不至于吞下斯大林的那颗恶果,那中国的版图和中蒙历史就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副样子。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毛泽东开始与苏联交涉,试图解决包括蒙古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通过谈判,苏联归还了旅大军港,归还了东北铁路的管理权。但是当周恩来提出蒙古问题时,遭到了赫鲁晓夫的断然拒绝。中国大陆再次失去了收回蒙古主权的机会。中国的这次行动,很快传到了蒙古人的耳朵里。他们立即行动,在苏联的监督下与中国交换地图,划定边界。随后,中国和蒙古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中苏关系破裂以后,蒙古也亦步亦趋跟随着苏联的指挥棒叫骂中国。至90年代,蒙古已与130多个国家建交。蒙古形如“苏联第16个加盟共和国”,在默默过去的几十年中,中蒙关系几乎完全等同于中苏关系。自从60年代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中蒙边境上屯下重兵,对中国形成巨大威胁。到了1986年,邓小平与苏联谈判关系正常化时,提出了中苏关系的“三大障碍”,其中之一就是苏联在蒙古边界的驻军。在倡导新思维的戈尔巴乔夫领导下,苏联宣布开始从蒙古撤军,1992年苏联红军全部撤出蒙古。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俄对华提供尖端发动机 打破美国技术封锁
官宣!三机弹射画面公开 已经领先福特级
埃及集结重兵挑战以军 歼35E成破局关键
70万兵力压境 普京“苏联复兴蓝图”越战越
美军提出“快速龙”概念 或中国率先实现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俄对华提供尖端发动机 打破美国技术封锁
官宣!三机弹射画面公开 已经领先福特级
埃及集结重兵挑战以军 歼35E成破局关键
70万兵力压境 普京“苏联复兴蓝图”越战越
美军提出“快速龙”概念 或中国率先实现
川普政府突传重磅消息
蔡奇封杀密令曝光
攻击11机翼处出现折叠铰链 预示即将服役
“阵风”战机一年遭到两次“痛击”
看完参数后沉默了 彩虹-7刷新无人机极限?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