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战争预算排到2028 乌克兰是想拖死莫斯科?
www.wforum.com | 2025-11-15 14:29:09  边解感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近日,波兰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在公开采访中表示,乌克兰已经做好与俄罗斯再战三年的准备,真正撑不住的,将是俄罗斯一方。他强调,欧洲必须按“三年周期”为这场战争做预算和规划。根据今年7月的人事调整,西科尔斯基在担任波兰外长的同时兼任副总理,这一表述本身就是以“政府二号人物”的身份释放的政治信号。

和他相互呼应的,是波兰总理图斯克在媒体访谈中的说法。图斯克转述称,泽连斯基明确表示,乌克兰希望战争不要拖到十年,但已经做好再打两到三年的准备。这句“再打三年”,如今成了波兰政坛描述乌克兰战事预期的高频用语,也成了对外展示“乌克兰不会轻易坐回谈判桌”的一种姿态。

在乌克兰方面,泽连斯基自2025年以来多次对外强调:只要俄罗斯不收兵、不撤军,基辅就不会接受“停止反攻、冻结战线”的方案。乌克兰外交系统也一再重申,在俄方立场没有实质改变之前,看不到任何有意义的和谈前景。作为长期负责对俄、多边事务的老牌外交官,现任乌克兰第一副外长基斯利齐亚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基辅不会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做“交易式妥协”。

乌克兰的算盘

从战场态势看,乌克兰的选择并不多。短时间内指望打出决定性胜利,已经越来越不现实;在前线伤亡巨大、动员压力攀升的背景下,基辅更可能选择一条“以拖待变”的路线:在乌东、乌南的若干要塞城市维持消耗战,把战线尽量锁在能够防守的纵深上,以时间换空间,以有限的进退换取对俄方更长期的压力。

这套思路的关键前提,是俄罗斯的财力和体制承受力并非无限。

国际能源价格在经历了2022年的高点之后明显回落,再叠加西方对俄能源、金融制裁的逐步加码,莫斯科的财政收入虽然仍有出口油气支撑,但用于填补战争成本和社会开支的空间在被挤压。

多家研究机构的测算显示,俄方军事支出在2024年已接近GDP的7%左右,并在2025年延续这一高位,明显高于战前水平。分析普遍认为,如此高比例的军费占比会显著推高财政压力,迫使政府在其他支出项目上作出取舍,从而限制长期维持大规模高强度作战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普京政府已经通过提高税收、动员企业加大“爱国捐款”等方式,尽可能把更多资源引向军费开支和军工体系。问题在于,这种高压运转本身也会带来连锁反应:地方预算吃紧、民生项目被压缩、私营部门投资意愿减弱,都会对长期经济活力造成伤害。

如果乌克兰真能咬牙再顶三年,按照基辅和华沙方面的设想,俄罗斯可能会先在经济层面出现更明显的疲态:一方面是预算压力越来越难以掩饰,另一方面是社会对长期征兵、伤亡和收入停滞的不满累积到难以忽视的程度。在这种判断逻辑下,“拖”本身就是一种战术——拖到对方比自己先撑不住。

然而,这套算盘的另一面,是乌克兰自己同样要在同一套残酷规则下生存。战争的环境不会偏袒任何一方:俄方财政承压的同时,基辅的账也一样难算。

图片

钱从哪来?

要把“再战三年”从口号变成现实,最核心的问题只有一个:钱从哪里来。

过去几年,乌克兰的财政依靠三大来源维持:一是美国主导的财政援助与军事资助;二是国内税收和本国及国际市场融资;三是来自欧盟及欧洲国家的双边与多边金援。随着川普政府上台,美国对乌财政、军援项目明显收紧,新的援助计划难以在华盛顿获得通过,现有部分项目也出现规模缩减和拨付延迟。这直接导致乌克兰过去高度依赖的第一支柱显著变弱。

与此同时,国内税收在战时经济环境下很难维持战前水平,大量企业停摆、人口外流、基础设施受损,使得基辅通过税收和本币融资来填补缺口的空间非常有限。国际资本市场对一个战时经济体也不会有太多信心,评级压制、违约风险上升,让乌克兰通过正常主权债发行来获得大量资金几乎是不可能的选项。

这样一来,欧洲成了乌克兰财政的最后一道大门。最近几个月,欧盟内部围绕未来两三年对乌财政、军援的讨论愈发密集。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估显示,2026—2027两年,乌克兰仍将面临大约600亿至650亿美元的融资缺口,其中相当一部分被期待由欧盟出面筹措。

问题在于,欧洲本身也面临增长乏力、高通胀后遗症、预算吃紧等一系列掣肘。东欧、北欧不少国家在政治上非常坚定地主张继续加大对乌援助,但这些国家经济体量有限,难以承担动辄数百亿欧元的长期承诺。真正有支付能力的德法等大国,则在国内民意、能源安全、产业竞争压力之间进退两难。

更糟的是,乌克兰面对的资金缺口并不是一个远期的抽象数字,而是有具体时间节点的“资金悬崖”。多家媒体援引欧盟内部评估指出,如果欧盟迟迟无法就赔偿贷款计划达成一致,乌克兰自2026年一季度起就可能面临明显的资金缺口,最迟需要在2026年第二季度之前获得新的外部融资,才能避免财政出现严重困难。

这意味着,“再战三年”的前提并不仅仅是乌克兰的政治意志,而是欧洲到底愿不愿意、能不能,陪着乌克兰一起把这本账撑下去。

战时军费,还是战后赔偿?

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冻结的俄方海外资产,从制裁工具,迅速变成乌克兰和欧洲各方嘴里反复提到的“钱袋子”。

自2022年俄乌冲突全面升级以来,全球范围内被冻结的俄罗斯中央银行和其他官方资产,被普遍估计在3000亿美元左右。其中大约2100亿欧元集中在欧盟体系内,主要由比利时的清算机构等金融平台托管,这部分资产天然就成了欧洲议程中的“焦点选项”。

欧盟委员会提出的设想,是以这部分冻结资产为基础,设计一揽子“赔偿贷款”方案,为乌克兰在2026—2027年的财政和军费支出提供约1400亿欧元的长期贷款,由未来俄罗斯支付的战争赔款来做最终偿付来源。利息和部分收益已经在现有安排下,用于支撑一项由七国集团主导的贷款项目。

看上去,这是一笔账面上“各方都不吃亏”的买卖:乌克兰可以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欧盟可以强调自己并没有“直接没收”俄罗斯资产,而是先动用收益和以资产作抵押来发债,未来再用俄方赔款填坑;支持这一方案的波兰、芬兰等国,则可以向国内选民宣称“让俄罗斯为战争埋单”。

但一旦走到具体博弈,就远没有这么简单。比利时等少数关键国家担心,一旦带头动用这些资产,无论是动用利息还是以资产为抵押,都可能面临俄方的法律反击和政治报复,欧洲的金融中心地位和“资产安全港”形象也会被削弱。这种担心在欧央行和部分金融监管机构内部也十分普遍。

因此在欧盟内部,围绕“动不动这笔钱、怎么动”的争论,几乎是对乌克兰援助议程的核心矛盾之一:波兰、波罗的海国家等希望尽快拍板,把俄冻结资产变成可用资金;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则强调,彻底触碰这条红线,将让与俄罗斯的未来关系彻底破裂,恢复廉价能源供应的可能性被锁死。德法在法律风险、金融稳定和地缘安全之间反复权衡,很难给出干脆利落的答案。

从乌克兰的角度看,这3000亿美元如果真的能在相当程度上被“提前使用”,就意味着三年战争的基本财政盘子有了着落;但从欧洲整体看,这不仅是一道法律考题,更是一道关于自身长期金融信誉与地缘安全权衡的政治难题。

也正因如此,西科尔斯基等人提出“乌克兰再战三年”的同时,几乎总是会把是否动用俄冻结资产放在同一段话里。他们很清楚,如果不在这个问题上促成突破,“三年计划”很可能只是一纸空谈。

谁能撑过“三年关口”?

回到最初那个问题:当乌克兰、波兰政要高调宣称“再战三年”时,普京和俄罗斯真的还能“奉陪到底”吗?

从纯粹的硬实力角度看,俄罗斯仍然拥有更大的国土、更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更多可调动的人力资源,加之目前国内政治体系高度集中、舆论空间被严格控制,让克里姆林宫在短期内承受战争损失的“政治成本”要低于很多民主制国家。这也是为什么在部分西方分析看来,只寄希望于“拖垮俄罗斯”,风险并不小。

但这并不意味着时间完全站在莫斯科一边。战争拖得越久,军事工业体系持续高负荷运转的压力就越大,被切断的技术、零部件和高端设备供应带来的瓶颈会越来越明显,财政赤字和社会不满之间的张力也会逐步累积。占GDP高比例的国防开支,一方面支撑了前线战事,另一方面也在悄悄挤压民生和投资,削弱未来增长潜力。

另一方面,乌克兰即便获得了部分冻结俄资产收益和赔偿贷款,也不可能在三年内把战时财政缺口“填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洲多家智库的测算都在提醒:哪怕战争在近两年内结束,乌克兰在2026年之后仍然可能面临动辄上百亿美元级别的年度资金缺口,这对任何一个重建中的国家,都是极其沉重的负担。

所以,与其说“再战三年”是一份乐观预判,不如说它是一份公开的政治宣言:对俄罗斯,是在通过舆论和外交层面告诉对手,“靠拖时间换缓和”的路已经被堵死;对欧洲盟友,则是在提醒那些犹豫不决的政府,如果现在不下决心在资金上“锁定三年”,半年之后可能连想帮都帮不上。

真正决定这场战争走向的,未必是某一场战役的胜负,而是谁的资金链、更大范围内谁的政治耐心先撑不住。对俄方来说,是在高压财政和战时经济模式下走向一种“有限强度、长周期”的战争形态;对乌克兰和欧洲来说,则是在经济承受力、民意疲劳和地缘安全恐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冲突的未来走向,越来越少地取决于单一战线上的攻防推进,而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华盛顿、布鲁塞尔和莫斯科各自的议事厅里,政治和财务算盘的落子方式。无论是乌克兰的“再战三年”规划,还是俄罗斯试图证明自己“有能力打持久战”的表态,背后都写着同一句话:谁先在钱上、在政治上扛不住,谁就先在谈判桌上失去筹码。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战场上的士兵来说,每一天都很漫长;对坐在预算会议、峰会会场里的决策者来说,三年则是一个能写进文件、排进时间表的周期。接下来,这三年到底是某一方的机会窗口,还是双方一起被拖进更深泥潭的起点,很快就会见分晓。

(0)
相关新闻
明天就能出兵俄乌前线!德军将领亮出底牌泽连斯基迎来终局 欧盟宣布不再替乌克兰兜底
乌军突袭打击俄油大动脉 切断全球2%石油出口难分难解!乌军称波克罗夫斯克仍处争夺中
海马斯“神话”破灭后 乌军用什么来补位?俄:乌英拟劫持一架搭载“匕首”的俄战机
英军准备夺取俄罗斯沿海的石油钻井平台乌军证实半人马座B1参战 意大利暗地提供军援
俄乌对轰基础设施 乌克兰能否打赢能源战?波兰将换装装甲运兵车,乌克兰捡漏在即
胸有成竹?吕特:北约弹药产能已超越俄罗斯防务外包?泽连斯基放话“封锁领空”
乌克兰“山寨大疆” 称耐用性是“大疆”5倍上千名非洲雇佣兵帮俄军 大多活不过一个月?
半人马座”的薄装甲 能在俄乌战场生存吗?“金钟罩”也罩不住!俄罗斯APS研发遇挫
普京不惜代价夺取红军城 到底有啥意义?“三巨头”现身红军城,乌总统司令全都来了
勋章的背后:乌军士兵的轮换周期越来越长希腊增购“阵风”,为幻影2000援乌铺路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乌克兰战争"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佘智江登机前微笑 下飞机时双腿发软打颤
悬赏金100万元 通缉王沪宁宋涛
俄军拿下波克罗夫斯克就赢了?乌军早已布好
美国陆军部长曝 美国人民和五角大楼都被骗
蒋介石嫌一石头太重 扔下飞机 今成国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佘智江登机前微笑 下飞机时双腿发软打颤
悬赏金100万元 通缉王沪宁宋涛
俄军拿下波克罗夫斯克就赢了?乌军早已布好
蒋介石嫌一石头太重 扔下飞机 今成国
美国陆军部长曝 美国人民和五角大楼都被骗
研究发现 希特勒缺乏与性器官发育相关的
她当中国间谍“赚”1810万美元?法院开审
北京真正的恐慌?!据传高市备好这颗震撼弹
外媒呼吁祭1狠招反杀北京
突然爆雷 总部解散 5000人近10亿被套
热门专题
1土耳其政变2ISIS3叙利亚局势
4朝鲜局势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