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勋章的背后:乌军士兵的轮换周期越来越长 | |
| www.wforum.com | 2025-11-08 15:33:25 世界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向坚守阵地165天的两名士兵授予"战斗功绩十字勋章",这凸显了在俄罗斯无人机持续威胁下轮换步兵的难度正在上升。 军服上沾满泥浆,胡须浓密,但这两名疲惫的男子仍对着镜头微笑。 11月3日,乌克兰步兵奥列克桑德尔·阿利克先科和奥列克桑德尔·季哈耶夫在执行长期任务后相互搀扶的照片在该国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 他们因在前线阵地连续坚守165天未间断,获得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授予军队最高荣誉——军功十字勋章。 据领土防御部队社媒页面所述,在此期间至少进行了30次撤离尝试,但因战斗激烈且俄军无人机持续监视战场而全部失败。直到10月底浓雾降临,两名步兵才最终得以撤离岗位。 他们归来的消息被赞颂为乌克兰士兵英勇精神的标志。 但这也让人们注意到随着战争持续而日益恶化的趋势:步兵服役期限不断延长,这既源于前线技术发展,也由于军队步兵短缺。乌克兰前线监测组织"深潜"在社媒发帖提醒民众,这两人只是仍在坚守阵地的"成千上万英雄"中的一员。 "这值得骄傲吗?当然不,因为现在这已成为严重问题,"该组织写道,并指出乌克兰战斗人员平均每次被派往前线驻扎时长已达100至200天。 这些士兵以承担最艰巨同时也最不可或缺的任务而闻名。 "在阵地上待那么久会从内到外耗尽你的精力",第13独立突击旅"卡尔特亚"部队成员辛巴(化名,其他受访士兵亦使用化名)坦言,他刚结束了长达78天的作战任务。 "当你撤离前线回到城市,最初会感觉自己像头野兽",这位27岁的士兵向在乌克兰东北部哈尔科夫地区采访的《世界报》记者解释道。 乌克兰第24机械化旅新闻处于2025年11月4日发布的照片。 10月25日,顿涅茨克地区恰西夫亚尔镇附近前线,一支摩托化步兵营的士兵正在掩体中休整。 乌军逃兵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 据辛巴和其他步兵称,最危险的并非是在前线坚守数月,而是往返前线的路途。 由于无人机全天候盘旋搜寻目标,任何车辆移动都会暴露,士兵们有时不得不徒步10至20公里抵达阵地。 这些转移行动需分阶段进行,并受天气条件和敌情等多重因素影响。疏散伤员变得极其危险,有时甚至需要耗费数天时间。 "在阵地上尚有掩体可依,能找到树丛隐蔽。但穿越开阔地带时,你完全暴露无遗,"辛巴坦言。 来自顿巴斯地区第93机械化旅的27岁士官"英国人"补充道:"直到2023年冬,我们还能借助夜色行动,但现在连夜晚也被俄军无人机夺走了。"如今的战场形态已非传统堑壕对峙,而是演变为由小型战斗群据守的散兵阵地,各据点间往往相隔数百米。 各旅还必须应对兵员短缺的问题,这限制了军队轮换前线部队的能力。 这一系统性问题影响着整个乌克兰军队,但在步兵部队中尤为严重。虽然有些旅声称拥有志愿入伍且积极性高的新兵,但许多其他旅接收的主要是在全国各地城市被征召的应征者:这些40至50岁正值壮年的男性,被派往最急需兵力的前线区域。 然而,许多人在首次执行任务前就试图逃离,有时甚至在训练期间就已萌生退意。乌克兰逃兵案件数量激增令人担忧。 据网络媒体《乌克兰真理报》9月获取的乌克兰总检察长办公室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记录在案的逃兵案件超过11万起,略高于自2022年2月以来登记的202,997起案件总数的一半。这一现象也影响到精疲力尽的士兵或希望调往其他部队的军人。 “让家人知道我们还活着” 这里的情况也因旅团而异。"就我们而言,我们的步兵不会逃跑,"被称为"肯特"的伊霍尔(士兵仅被允许透露姓氏)说道,他是第93机械化旅某营的指挥官。 "新兵加入时我们会花时间进行培训和准备。他们知道在阵地上每个人都会得到支援,"这位军官在布满前线各区域显示屏的地下指挥所里承诺道。 被困在前线的散兵坑中无法撤退,步兵们的生活条件完全取决于后方的部队。如今,食物、饮水和弹药都通过空中或地面无人机运送,由专门小组负责打包和投递。 士兵们可以申请额外物资,比如糖果、可口可乐。"我们尽量满足他们的一切需求,"哈尔科夫地区前线战区"哈尔蒂亚旅"代号"神话"的指挥官亚历山大解释道,"这对维持士气至关重要。" 对步兵而言,挑战还在于要在狭小空间里坚守数月,有时独自一人或仅有寥寥几名同伴。 "在外作战时,我总会想象重返家园与家人团聚的时刻,"45岁的"穆克"说道。部分阵地配备了星链天线,让士兵能与家人保持日常联系。但有时他们也会陷入通讯中断的困境。 据穆克所述,这些时刻会带来额外压力——他曾在一个没有信号的阵地驻守了19天。 "通讯中断会掩盖阵地上的真实情况,因为你明知家人忧心如焚却无能为力。"士兵们会自行协调,让后方的指挥官和战友联系他们的亲人。 这位步兵苦笑着说:"至少让家人们知道我们还活着。"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红军城没发现乌军主力 都躲藏在哪里了? | |
| 中国变模态发动机来了 “核爆级”参数引发 | |
| 中国肿瘤权威偷吃女医生 女医生神级颜值 | |
| 飞行兵要来了:中国喷气背包新突破 | |
| 俄军在乌克兰取得两年多来首次重大胜利 |
| 红军城没发现乌军主力 都躲藏在哪里了? | |
| 中国变模态发动机来了 “核爆级”参数引发 | |
| 中国肿瘤权威偷吃女医生 女医生神级颜值 | |
| 飞行兵要来了:中国喷气背包新突破 | |
| 俄军在乌克兰取得两年多来首次重大胜利 | |
| 福建舰真来了!还暗藏一款全新舰载机 | |
| 2天前 习近平已偷偷按下电磁弹射按钮 | |
| 以量制量,中国FK3000的三阶防护多猛? | |
| 习近平的这2张照片 “全中国网络都看不到” | |
| 知情人士曝 他很有可能躲在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