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朝鲜雨夜阅兵,火星-20压轴登场
www.wforum.com | 2025-10-11 18:39:48  边解感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0月10日深夜11点45分,在秋雨未歇的平壤,朝鲜以一场罕见的雨中阅兵拉开劳动党成立80周年纪念的序幕。从金日成广场上传来的不是节庆的欢呼,而是火光、礼炮与导弹车轮碾压路面的沉响。

夜间阅兵早已成为朝鲜军力展示的惯用手段。从2020年起,朝鲜将阅兵时间由白日转入深夜,在灯光、烟火与群众欢呼的背景中制造一种近乎剧场化的威慑氛围。而本次在雨中进行的展示,更为这一策略平添几分肃穆与冷峻。

这场以“战略展示”为本位的仪式,并非偶然安排,而是延续了近年朝鲜“阅兵即发声、亮相即发难”的战略传播逻辑。从过往的70周年、75周年到本次80周年,每一次夜间阅兵都是朝鲜向外界发出的政治信号,不以动员战争为目的,而以争夺注意力为现实收益。

此次阅兵不仅时间特殊、氛围特别,更在武器阵容上展现出某种“压强式叠加”态势:远、中、近程武器齐备,常规、核打击能力并列,固体燃料、高超音速、模块化打击手段轮番亮相。其目标并非模糊,而是直指周边威慑网络与美军战略后方。

核威慑与区域突防并轨运行

全场压轴登场的,是被朝鲜赋予“战略王牌”地位的火星-20洲际弹道导弹。这款导弹搭载于11轴特种运输发射车上,全长超过27米,弹径2.7米,具备固体燃料推进能力,射程预计超过15000公里,理论上足以覆盖美国本土全境。

相比此前的火星-17与火星-18,火星-20并非在外形尺寸上追求极致,而是向“高效突防”与“快速部署”转型。导弹固体化标志着朝鲜从“展示型核力量”向“应急打击态势”迈出一步。其是否具备分导式多弹头能力虽未被验证,但朝方明确释放的信号是:不再满足于“可打”,而试图走向“难拦”。

中程打击梯队中,火星-16乙导弹成为技术突破的代表。它搭载高超音速滑翔弹头,采用两级液体燃料推进,具备末段机动变轨能力,射程介于3000至5500公里之间,覆盖关岛、冲绳及其他亚太美军前沿部署区。

图片

而战术层面则由火星-11系列构成主干:火星-11乙为短程固体燃料弹道导弹,其高超音速改进型号火星-11戊,则直接指向韩日目标与驻军基地。这类导弹强调“超视距打击+末段规避”,对现有反导系统构成复杂挑战。

通过这一“三阶打击谱系”的同步亮相,朝鲜试图打破“远程为核、中程为空、战术为常”的旧有格局,将核、常、战术融合纳入一体化打击网,突出其“全域覆盖”的军事构想。

“自杀无人机”与模块化火力

图片

除传统导弹梯队外,朝鲜近年来在智能化低成本武器上的投入亦日益可见。在此次阅兵中,多款巡飞弹成为亮点。这些被称为“自杀式无人机”的系统,结合导弹爆炸力与无人机机动性,可在目标上空巡航,发现目标后俯冲攻击,针对的是敌方雷达站、机场跑道与指挥所等脆弱关键节点。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其外观设计与伊朗“沙赫德”系列高度相似。外媒普遍认为,朝鲜正试图从伊朗或俄乌战场中借鉴“饱和突防+平台耗尽”策略,在自身工业能力受限的条件下,用数量弥补精度,以突防替代平台对抗。

此外,朝鲜还公开了新型“模块化火箭炮”系统,采用可快速更换的发射箱设计,兼容300至600毫米多种口径火箭弹,部分型号配备卫星导航制导系统,命中精度提升至圆概率误差小于10米。此类设计与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的BM-30“龙卷风”使用方式高度契合,显示出朝鲜正向“准饱和打击+可调性配置”方向靠拢。

这些系统虽不具备决定性火力优势,但在“非对称+高频扰动”的战术体系中,可构成持续消耗敌方资源与注意力的工具,为朝鲜争取战略周旋空间。

朝鲜战略表演的现实反弹

图片

朝鲜阅兵后仅48小时,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即宣布,将与美国进行为期10天的“自由之刃”联合军演,并加强对东部与西部海域的常态监控。日本防卫省亦表示将扩大“多域融合演训”范围,并派遣多架P-1与E-767预警机常驻对马海峡空域。

更具象征意味的是,美国印太司令部罕见在阅兵当日同步发布声明称,朝鲜洲际导弹展示“有可能破坏全球战略稳定”,并重申“所有对美本土构成威胁的行动都将遭到适当回应”。

这意味着,朝鲜此次阅兵不仅是内部宣示,更在客观上重启了东北亚的“军事响应循环”——其展示的“战略跃迁”,在美日韩眼中未必是防御提升,而可能被视作“挑衅升级”。

而这一机制性互锁正是当前东北亚安全困境的根源:每一次朝鲜的展示都触发周边军事前置部署,后者又被朝鲜进一步用作发展核力量的借口,最终形成一种“循环嵌套”的风险放大结构。

朝鲜战略传播的边界

近年来,朝鲜已将阅兵与导弹试射纳入常规政治周期中,不再是“战前动员”或“武器首秀”的单一节点,而是一种制度化的信息传播机制。这种“高度可预测+高度戏剧化”的手段,在初期或许有效吸引国际舆论注意力,但其边际效应正在迅速递减。

国际军事智库CSIS在最新评论中指出,火星-20的展示固然意味着“潜在打击力的大跃升”,但朝鲜真正缺乏的是“对复杂作战环境的整合能力”。无论是导弹发射指控系统、实时目标识别网络,抑或是指挥通信的抗干扰性,均未见外界有确证其真正实现“打而能中”。

更现实的是,朝鲜试图通过“武器叠加+仪式化表演”重塑地区威慑图景,但换来的,很可能是制裁的升级、战略空间的进一步压缩。其“制造安全感的剧场”正在变成“自我封闭的黑箱”,在强化自身武装的同时,也孤立了自身在外交与经济上的谈判余地。

火星-20的夜行压轴,不只是一次导弹亮相,更是一场区域安全逻辑的再生产。朝鲜正以其有限但持续升级的火力系统,向周边国家与大国博弈方展示自身的“存在感”。然而,从阅兵场走向谈判桌的转化路径并不明朗。当前朝鲜的所有展示手段,都在不断逼近一个战术有效、战略封闭的临界点。

(0)
相关新闻
朝鲜的“东风26D”终于成熟了普京生日,金正恩贺电把人听出一身鸡皮疙瘩
朝鲜火星-11Ma可破爱国者防御 或援俄实战金正恩誓言 将朝鲜变成世上最好社会主义天堂
朝鲜亲历:平壤私家车遍地 年轻人刷支付宝“崔贤”号驱逐舰 垂发系统、近防炮有新变化
朝鲜高超音速弹道导弹 可适配俄军发射装置朝鲜展示新型高超音速弹头 压缩美拦截空间
金正恩阅兵前“剧透”多种导弹中国总理李强将访问朝鲜
韩国采购下一代预警机 美国公司赢得大单半岛格局巨震!李在明宣布收回战时指挥权
突发:白宫首次明确表态 释重要信号金正恩给习近平贺电曝光 透露重要信号
朝鲜在联大明确表态:绝不弃核朝鲜外长访华 或为习近平出席阅兵铺路
不排除川普与金正恩会晤朝鲜随机抓巨乳妹“强制送医”!还遭公审羞辱
重磅!美智库披露朝鲜无人机现状朝鲜可造100枚核武器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朝鲜局势"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最强侧卫在东方!俄罗斯终于心服口服
最基本要求都没达到!央视不小心曝福建舰大
菲律宾最怕 第二个美济礁浮出水面?
两艘核潜艇互相隐身,然后撞上了?
5架F-35行踪被锁定 中国装备或再次立功?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最强侧卫在东方!俄罗斯终于心服口服
最基本要求都没达到!央视不小心曝福建舰大
菲律宾最怕 第二个美济礁浮出水面?
两艘核潜艇互相隐身,然后撞上了?
5架F-35行踪被锁定 中国装备或再次立功?
站着起飞、躺着飞行:Nomad颠覆垂直起降
兰姆达翼回归:这架六代机把隐身做到极致
川普决定改用B计划,普京派人来中国
黄岩岛,中菲又爆发对峙
从9月阅兵后看美军主战装备还剩多少优势
热门专题
1土耳其政变2ISIS3叙利亚局势
4朝鲜局势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