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二把手金永南去世 “三朝元老”的生存智慧 | |
| www.wforum.com | 2025-11-04 10:20:41 1号时务局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3日,朝鲜官方媒体发布消息,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前委员长金永南因病逝世,享年97岁。 消息传出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于11月4日凌晨亲自前往金永南灵柩前吊唁。 更引人关注的是,朝鲜官方随即宣布将为金永南举行国葬——这一规格在朝鲜政治语境中,是对逝者一生功绩的最高认可,也从侧面印证了金永南在朝鲜权力结构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作为朝鲜的“二号人物”,金永南并非手握军政实权的核心决策者。 然而他却能在朝鲜复杂的政治生态中历经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三代政权更迭而屹立不倒,最终以97岁高龄安然离世,身后享尽哀荣。 这份“善终”背后,除了有清晰的自我定位,还有对金氏家族始终如一的忠诚。而坊间流传的诸多传闻,也从勾勒出这位“三朝元老”独特的生存智慧。 从外交新人到“政坛常青树” 金永南的人生轨迹,几乎与朝鲜建国后的政治发展史紧密交织。 1928年2月4日,他出生于平壤市一个普通家庭,彼时朝鲜尚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这样的出身让他早年便接触到反殖民思想,也为后来投身朝鲜劳动党事业埋下伏笔。 1956年,28岁的金永南进入朝鲜劳动党中央国际部工作,这是他政治生涯的起点。 彼时的朝鲜刚经历战争洗礼,正处于恢复建设阶段,国际部作为负责对外联络的核心部门,成为金永南积累政治资源的重要平台。 他凭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政策的精准把握,仅用5年时间便在1961年升任朝鲜劳动党中央国际部副部长,正式进入朝鲜中层领导序列。 此后,他的晋升之路虽不似“火箭提拔”般迅猛,却始终稳步向前: 历任外务省副相、党中央国际部部长,每一个职位都与“外交”紧密相关,也让他逐渐成为朝鲜对外事务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1974年,金永南迎来政治生涯的关键转折——出任劳动党中央书记兼国际部长,这一职务让他得以直接参与朝鲜最高层的外交决策。 4年后的1978年,他顺利进入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正式跻身朝鲜领导人行列,成为金日成时代后期的重要政治力量。 进入80年代,金永南的职责进一步扩展,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全面主导朝鲜外交工作。 在这一岗位上,他频繁出访,足迹遍布几十个国家,既为朝鲜争取国际支持,也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成为当时国际社会认知朝鲜的“一张重要名片”。 1998年,朝鲜迎来重大政治体制调整——重新修订宪法,废除国家主席制,将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确立为国家元首。 在这次调整中,金永南被推举为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成为朝鲜名义上的国家象征。 此后,他在2003年、2009年、2014年连续三次当选这一职务,直至2019年卸任,任职时间长达21年。 期间,他还在2013年被补选为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并短暂出任总理,负责落实金正恩提出的经济政策,成为连接金正日时代与金正恩时代的重要“桥梁”。 从国际部新人到国家元首,金永南的履历没有惊天动地的“跨越式晋升”,却始终紧跟朝鲜政治发展的节奏,每一步都踩在关键节点上,这种“稳”,成为他日后在政坛立足的重要基础。 外交“守护者”与国内“稳定器” 在金永南长达近70年的政治生涯中,最亮眼的政绩集中在外交领域,而他在国内政局动荡时期的稳定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金永南的外交生涯,始终围绕“维护朝鲜国家利益”与“拓展国际空间”两大主题而展开,核心则是坚定地捍卫着“金家王朝”祖孙三代。 他长期作为朝鲜的外交代表活跃在国际舞台,既擅长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为朝鲜发声,也懂得通过细节传递友好信号,成为朝鲜对外交往的“关键纽带”。 在中朝关系层面,金永南是两国友谊的重要见证者与推动者。1999年6月,金永南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身份访华,开启了两国在新形势下的务实合作,被外界称为“中朝关系的破冰之旅”。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金永南再次成为朝鲜的“代表符号”,4月28日,奥运火炬在平壤传递,亲自将火炬交给第一棒火炬手…… 8月8日,他又作为朝鲜最高代表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在对其他国家的外交互动中,金永南同样展现出灵活的外交智慧。 对于不结盟运动,他始终保持高度重视——不结盟国家召开首脑会议时,金永南几乎每次都以朝鲜代表身份出席,通过这一平台,朝鲜得以与众多发展中国家保持沟通,争取国际社会对其立场的理解与支持。 而对于美国、日本等未与朝鲜建交的国家,金永南则扮演着“先接触者”的角色: 每当这些国家的高层人士访问朝鲜,往往由金永南首先会见,通过非正式的沟通了解对方意图,为后续可能的官方接触铺路。 2018年,朝鲜半岛局势出现缓和契机,金永南以朝鲜高级别代表团团长身份访问韩国,出席平昌冬奥会闭幕式,期间他与韩国时任总统文在寅会面,虽然未达成实质性协议,但他的到访本身就传递出朝鲜希望改善朝韩关系的信号,为后续金正恩与文在寅的“金文会”奠定了基础。 除了外交,金永南在朝鲜国内政治中发挥着重要的“稳定作用”。2011年12月,金正日突然去世,朝鲜面临权力交接的关键节点—— 当时的金正恩年仅28岁,政治经验尚浅,而他继承的是金正日时代留下的“元老班子”,其中金永南、崔永林等元老均已年过八十,如何平衡元老与新领导人的关系,成为朝鲜政局稳定的关键。 在这一特殊时期,金永南选择以“辅佐者”的身份站在金正恩身边。 他利用自己在党内的威望,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继承主体思想”“拥护金正恩领导”,帮助金正恩巩固领导地位。 2016年5月,朝鲜劳动党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金永南再次当选党中央政治局常委。 同年6月,朝鲜设立国务委员会,他又被任命为国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这些职务虽然不掌握实际军政权力,却让他成为连接党内元老与新领导集体的“桥梁”既让元老们感受到被尊重,也让金正恩的决策能够更顺畅地在党内推行。 三朝元老的“生存智慧” 作为几乎与世隔绝的国家,朝鲜的国内政局始终被外界所好奇,伴君如伴虎——这样的政体下,金永南能善终确实让外界充满好奇。 值得一提的是,除官方记载的履历与政绩,在朝鲜民间及外界研究机构中,还流传着诸多关于金永南的传闻。 这些传闻虽未得到官方证实,却从侧面勾勒出这位“三朝元老”独特的生存智慧,也为他的“善终”提供了更多解读视角。 金永南之所以能在朝鲜政坛长期立足,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始终“不碰军权”。 在朝鲜政治体系中,军队是核心权力支柱,从金日成到金正恩,都强调“先军政治”,军权始终由金氏家族直接掌控。 传闻中,金永南从进入政治局开始,就对与军队相关的事务保持“刻意回避”——每次涉及军政决策的会议,他总是先倾听军方代表的意见,再从外交或行政角度提出建议,从不主动干预军队人事安排或军事战略制定。 有韩国研究朝鲜问题的学者曾透露,2013年朝鲜进行重要军事人事调整时,有党内元老建议金永南参与协调,却被他婉拒,理由是“军事事务应由最高领导人直接决策,我们应做好辅助工作”。 这种对军权的“敬畏”与“回避”,让金永南始终没有成为金氏家族的“权力威胁”,也让他在历次权力调整中都能“全身而退”。 而“低调做人”的细节里隐藏着他的处世哲学。据传2018年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上,当时,金永南率朝鲜代表团出席,与韩国时任总统文在寅、韩国第一夫人金正淑以及朝鲜最高领导人妹妹金与正同坐一排。 在入座时,金永南主动示意金与正先坐下,自己则在金与正落座后才缓缓坐下——这一细节被镜头捕捉到后,外界普遍认为,金永南通过这一动作传递出两个信号: 一是对金氏家族成员的尊重,二是表明自己“辅佐者”的身份。 还有传闻称,在朝鲜党内会议上,金永南很少主动发言,除非被点名。每次发言前,他都会先引用金日成、金正日或金正恩的讲话精神,再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体会。 这种“隐藏锋芒”的处世哲学,让他在复杂的党内关系中很少树敌,也让他成为各方都能接受的“中间角色”。 从金永南在金正恩时代一直扮演着“顾问”角色——既不越权,又能在关键时刻提供帮助,这种“恰到好处”的定位,让他始终处于朝鲜权力核心的“安全区”。 实际上真正支撑他“善终”的,是三个更深层次的核心因素: 对金氏家族的绝对忠诚、清晰的权力定位,以及与朝鲜政治文化的高度契合。 在朝鲜政治语境中,“忠诚”是衡量官员的首要标准,而金永南的“忠诚”,体现在他对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三代领导人始终如一的追随。 特别是2011年金正日去世,金永南再次成为追悼大会的悼词人,他在悼词中强调“金正日同志是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我们要坚决拥护金正恩同志的领导,将金正日同志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这番表态不仅稳定了当时的党内情绪,也为金正恩的顺利接班奠定了舆论基础。 金正恩上台后,金永南的“忠诚”更是从“语言”落实到“行动”。无论是在重要会议上支持金正恩的政策,还是在外交场合维护金正恩的形象,他都始终站在金正恩身边。 即使到了晚年,他仍坚持出席重要活动,以实际行动彰显对金氏家族的支持。
这种跨越三代的“绝对忠诚”,是金永南在朝鲜政坛屹立不倒的“定海神针”,也是他最终获得“国葬”待遇的核心原因。 金永南的另一个核心生存智慧,是他始终保持清晰的权力定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不触碰权力红线。 1998年成为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后,金永南清楚这一职务的“象征性”属性: 虽然是国家元首,但实际权力集中在朝鲜劳动党中央和最高领导人手中。 因此,他在履职过程中,始终将工作重点放在“礼仪性”“程序性”事务上,如走访选民、出席国际会议、签署程序性文件等,从不干预党内决策或军政事务。 即使在担任总理期间,他也将工作重心放在“落实政策”上,而非“制定政策”,始终将决策权交给金正恩。 这种“不越界”的定位,让金永南始终没有对最高领导人的权力构成威胁。 在朝鲜政治体系中,“功高震主”是官员的大忌,而金永南却始终保持“功成不居”的态度——每次外交取得成果,他都会将功劳归于最高领导人的“正确决策”。 每次国内政局稳定,他都会强调这是“金氏家族领导的结果”。 这种“不抢功”的姿态,让他既获得了领导人的信任,也避免了其他官员的嫉妒,成为政坛中的“安全存在”。 纵观金永南的一生,完美契合了朝鲜政治文化中对“忠臣良将”的定义。在朝鲜,“忠诚于白头山血统”(即金氏家族)是官方反复强调的核心价值观,而金永南的所有行为,都与这一价值观高度一致—— 他对金氏家族的忠诚、对朝鲜体制的维护、对领袖的尊重,都是朝鲜政治文化所倡导的“理想官员形象”。 朝鲜官方一直通过宣传“忠臣”案例来强化政治文化,而金永南正是这样一个“活案例”。 他的存在,既为朝鲜官员树立了“忠诚”的榜样,也向外界传递了朝鲜政治体系的“稳定性”——即使经历三代领导人更迭,忠于体制的官员依然会得到尊重与回报。 因此,朝鲜为金永南举行国葬,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更是对“忠诚文化”的强化: 通过表彰金永南,让更多官员明白“忠诚”是获得政治生命的关键,从而进一步巩固金氏家族的统治基础。 金永南的“善终”,并非偶然,而是他个人生存智慧与朝鲜政治生态共同作用的结果。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骗美国拆了F22生产线?16年后,解开谜底 | |
| 中国第4代核裂变反应堆 钍基熔盐堆有多牛? | |
| 喝这款韩国酒后 习近平“表情”被疯传 网友 | |
| 美国新型无人机首飞 和中国差距更大了? | |
| 中国支奴干上天:柏鹰T-1400首飞成功 |
| 骗美国拆了F22生产线?16年后,解开谜底 | |
| 中国第4代核裂变反应堆 钍基熔盐堆有多牛? | |
| 喝这款韩国酒后 习近平“表情”被疯传 网友 | |
| 美国新型无人机首飞 和中国差距更大了? | |
| 中国支奴干上天:柏鹰T-1400首飞成功 | |
| 围观四国演习的中国海军 比参演舰艇还要多 | |
| 八倍兵力压境,乌军只剩“死亡走廊”? | |
| 莫迪真的怕了?要求中国暂停出口歼-35 | |
| 红军城突现“黑鹰”直升机!乌军有多少架? | |
| 中美突传大消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