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陆军参谋长:不排除再度空袭巴基斯坦 | |
www.wforum.com | 2025-10-04 15:01:41 边解感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10月3日,《印度时报》报道了印度陆军参谋长乌彭德拉·德维韦迪上将的最新表态。他在边境地区视察时直言,如果巴基斯坦无法约束跨境恐怖组织,印度不会犹豫再次发动军事打击。他特别强调,这一行动将不同于以往的短期作战,不会让对方在舆论场“倒打一耙”,而是要让巴基斯坦空军遭受更沉重打击。 这样的声明立即引发区域紧张。就在前一日,印度国防部长拉吉纳特·辛格还对涉及锡尔克里克水道的争议发出警告,表示一旦巴方采取冒险行动,印度“会改写地理版图”。陆军与国防高层的连环喊话,几乎等于在半公开层面为新一轮军事行动预热。 今年五月的“辛杜尔行动”仍在舆论场留有余波。印度空军曾宣布在冲突中击落巴基斯坦多架战机,包括F-16与JF-17,尽管这一战果被巴方否认,但为印度高层提供了对外自信和对内动员的素材。德维韦迪的发言,正是延续了这一战后的叙事逻辑——不再满足于“一击即退”,而是强调“持久消耗”。 实力盘点:印度空军的真实底牌印度是否真有能力兑现“重创巴空军”的承诺?答案远比宣传复杂。 印度空军近年来引进的法国“阵风”战机(Rafale)是亮点,性能在南亚地区处于优势。然而数量有限,维护与战备率一直受质疑。苏-30MKI虽然数量庞大,但服役时间长、零部件供应依赖俄罗斯,未来可能受制裁或地缘因素牵制。至于苏-57,尚未见明确交付迹象,短期难以形成战力。 换言之,印度能在有限时间内发动高强度空袭,但若转向长期消耗战,其航空装备与后勤保障未必能支撑。现代空战不仅是飞机性能比拼,更依赖预警机、加油机、地面防空与指挥体系的整体配合。如果某个环节不足,就可能削弱整体优势。 反观巴基斯坦,虽然机队规模小于印度,但其JF-17“枭龙”已完成多批次改进,并配合防空导弹形成多层防御。尤其在防御态势下,巴空军可凭借机动与分散部署,尽量避免被压制性打击。印度若真要“长期出击”,必然付出高昂成本。 巴基斯坦的底气德维韦迪的言辞激烈,但巴基斯坦不会无动于衷。回顾今年4月克什米尔帕哈甘姆恐怖袭击后爆发的冲突,巴方很快通过外交和军事反击,迫使印度在十余天后接受停火。巴基斯坦军方熟悉“有限反击”的节奏,懂得在关键时刻利用国际压力迫使印度收手。 这一次,如果印度真的扩大行动,巴基斯坦可能采取几条路径: 第一,强化防空。通过增加移动雷达与地对空导弹布设,提升拦截能力,把印度空袭变成高风险操作。 第二,借助国际舞台。巴基斯坦惯于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印度侵犯主权”的指控,并通过中东与伊斯兰国家争取声援。 第三,打舆论与心理战。巴方深知印度追求“战果叙事”,因此若能在媒体披露印军损失,就能削弱印度政府的自信和民意基础。 这些策略并不新鲜,但一旦被有效运用,足以让印度所谓的“持久打击”陷入困境。 国际社会的潜在介入印巴每一次交锋都牵动外部力量。2025年5月的冲突能迅速收尾,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出面斡旋的结果。印度如果真要升级为“长期作战”,不可能回避外部干预。 美国对印度有战略拉拢,但也不希望南亚失控影响对华部署。俄罗斯是印度传统武器供应国,但如今与巴基斯坦也有防务往来。中国在地区局势上立场明确,反对印度冒险升级。即便是中东国家,也可能因能源与安全利益介入劝和。 这意味着印度的“强硬行动”顶多是局部、阶段性的。任何越线举动,都可能在国际舆论和大国博弈下被迫止步。 前车之鉴:辛杜尔行动的教训4月22日,克什米尔旅游区遭恐怖袭击,26人死亡,引爆了印巴之间的最新危机。印度在5月7日发起“辛杜尔行动”,进行导弹与空袭攻击。不过,短短三天后,印巴在美国居中斡旋下宣布停火。 这段经历揭示几个事实:
德维韦迪所谓“不再短平快”,显然就是要避免重蹈“打几天就停”的覆辙。但问题在于,他能否摆脱既有模式的制约,尚无确切答案。 深层逻辑:政治动员与军事表演德维韦迪的讲话表面上是军事威胁,本质上却带有政治动员的意味。印度政府在国内面临安全与经济压力,需要展示对恐怖主义与巴基斯坦的强硬态度来稳固民意。军方高层此时高调放话,也是要强化自身在政策决策中的地位。 所谓“不再短平快”,既是对巴基斯坦的警告,也是向国内传递“印度军方不惧持久战”的信号。至于真能否长期维持消耗,那是另一个问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印巴之间更可能继续上演“有限冲突—国际斡旋—停火休整”的循环。 德维韦迪释放的强硬口风,更多是战略恫吓与政治秀场,而非真正的全面战争宣告。 |
|
|
|
![]() |
![]() |
中美空中交锋曝光,歼-16雷达锁死F-35? |
![]() |
果然出问题了,俄罗斯连A-50都生产不出来 |
![]() |
美潜艇在南海上浮,被中国民用卫星抓拍 |
![]() |
歼-35超视距空空导弹公开 霹雳-15已落后? |
![]() |
2名俄军冲太猛,坦克残骸下坚守6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