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核武陷于“民兵”的过去与“哨兵”未来之间 | |
www.wforum.com | 2025-09-14 16:40:06 亚洲时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美国陆基核武库正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试图将1970年代问世的"民兵 III"导弹寿命延长至2050年代,另一方面其替代项目"哨兵"计划又遭遇成本超支与进度延误。 美国政府问责局(GAO)本月报告显示,在"哨兵"新型导弹系统部署严重延误且成本失控的情况下,美国正准备将其老化的"民兵 III"洲际弹道导弹系统服役期延长至2050年代。 最初于1970年部署、设计寿命仅10年的"民兵 III"导弹,如今构成美国核三位一体中的陆基支柱,分布在五个州的450个发射井中。 美国国防部虽在2024年成本超支后批准"哨兵"计划继续推进,但要求进行重组,迫使空军重新评估所有过渡方案。 由于"哨兵"导弹交付计划严重滞后,美国空军和战略司令部正评估将"民兵 III"洲际弹道导弹服役期延长至2050年的方案。但官员们警告称风险正不断累积,包括零部件老化、供应链受限以及维持试射操作的挑战。 美国政府问责局发现,美国空军尚未制定过渡期风险管理计划,导致维护漏洞未能解决。该监督机构敦促军方制定相关计划,确立"哨兵"测试设施建设时间表,并做好人员与物资应急预案,以确保在美国并行运作两套核系统期间满足威慑需求。 "哨兵"系统成本激增及基建问题迫使美国将"民兵 III"延寿至2050年代,使维护工作成为战略刚需。这一局面引发争论:针对"民兵 III"的定向升级能否以可承受成本维持威慑力?抑或美国长期核威慑必须依靠"哨兵"系统彻底重建? 马特·科达与麦肯齐·奈特-博伊尔在2025年6月为美国科学家联合会(FAS)撰写的文章中指出,"哨兵"洲际弹道导弹项目因错误假设与系统性管理不善而陷入困境。 发射井中的LGM-30G"民兵 III"洲际弹道导弹 科达与奈特-博伊尔指出,虽然"民兵 III"导弹曾被认为无法翻新,但由于"哨兵"系统在错误假设和延误中陷入困境,现正维持其继续服役。 这些情况突显出,美国空军误以为现有发射井可以重复使用,结果却面临石棉、含铅涂料和设计不兼容等问题,最终不得不新建450个发射井。 再加上需要更换数量庞大的地下电缆、承包商协调不力以及技术不成熟等因素,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失误使得延长"民兵 III"导弹服役期成为战略必需。 此外,斯蒂芬·辛巴拉和劳伦斯·科布在2024年8月为《原子科学家公报》撰写的文章中提到,对"民兵 III"导弹部队进行现代化改造的成本将远低于继续推进"哨兵"导弹研发计划,同时仍能实现核心威慑功能。 辛巴拉和科布认为,对"民兵 III"进行现代化改造可避免"哨兵"系统所需的大规模基础设施重建,同时保留核三位一体中的陆基支柱。但他们指出,包括美国空军在内的批评者认为,"民兵 III"已超出可靠服役年限,只有全系统升级才能维持威慑力。 然而,保留"民兵 III"服役的决定反映了美国对发射井核威慑持久价值的信念,尽管围绕其必要性的争论仍在继续。 批评人士如罗伯特·雷德温和乔纳森·金呼吁解散美国洲际弹道导弹部队, 认为针对美国洲际导弹发射井的先发制人核打击必将引发核反击,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雷德温与金指出,由于美国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的位置对潜在对手而言已不是秘密(与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及战略轰炸机不同),这些固定发射装置极易成为攻击目标。 他们认为,美国为防止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在解除武装的首次打击中被摧毁而采取的"预警即发射"姿态,可能容易受到针对早期预警系统的网络攻击。 此外,他们还指出,井基洲际弹道导弹缺乏机动性,迫使导弹必须飞越俄罗斯才能打击中远东地区,这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他们强调,实际上美国对远东的威慑仅依赖于战略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 然而,洲际弹道导弹的支持者对这种批评提出了反驳。道格·兰伯恩和罗伯特·彼得斯在2024年3月传统基金会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取消洲际弹道导弹部队将使对手有更多导弹用于攻击美军基地甚至城市。他们强调洲际弹道导弹部队的"导弹海绵"功能——因为摧毁一个发射井里的导弹需要两次核打击,这能分散对关键目标的潜在攻击。 他们还指出,战略核潜艇部队目前尚无法取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威慑能力,由于造船业限制,美国海军在2040年代前都无法填补陆基导弹退役造成的空缺。这一能力断层引发了关于陆基威慑力量长期前景的更深层质疑。 然而,这些争论凸显了美国陆基核威慑力量未来发展的未解难题。托比·达尔顿等人在2022年9月为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撰写的文章中指出,尽管中俄导弹防御能力的提升使得美国持续加强陆基核武库势在必行,但尚不确定其导弹防御系统能否发展到使"民兵 III"洲际导弹失效的程度。 达尔顿等人警告称,到2075年高超音速武器可能使美国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易受常规武器攻击,这将引发关于"预警即发射"或使用其他核系统进行报复的两难抉择。他们补充说,即使美国开发出打击敌方发射井的常规手段,其发射井本质上仍处于易受攻击的状态。 虽然"民兵 III 型"导弹的现代化改造更为实用且成本效益更高,但达尔顿等人指出,为确保生存能力,最终可能需要采用替代部署模式——如机动发射装置或深山地下井。 然而,机动部署方案在公路铁路交通管理方面存在挑战,同时需要专用设备支撑。深山基地部署则要求在美国核指挥控制系统(NC2)遭受重创后,仍能维持持久的指挥控制(C2)能力。 更具说服力的是,达尔顿等人指出,目前"民兵 III"型导弹仅搭载单弹头,这反映了冷战时期的军控协议。他们表示,虽然这种配置最初具有稳定作用,但随着《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于2026年2月到期,加上对中国核武库的考量,可能迫使"民兵 III"或其继任者"哨兵"导弹装载多达三枚分导式多弹头(MIRV)。 他们表示,这种部署方式除了可能诱发解除武装的首次打击外,若缺乏新的军控手段,还可能加剧与俄罗斯和中国的核紧张关系。无论是重新审视"哨兵"计划,还是继续坚持"民兵 III"型导弹,美国陆基核威慑力量如今已站在塑造未来力量平衡的十字路口。 |
|
|
|
![]() |
![]() |
沙特军方猛烈抨击中国激光武器,正常吗? |
![]() |
冷战巨兽复活!美哭,英跪,日吓尿? |
![]() |
14米直径钢壳体:核潜艇“龟背”或成为历史 |
![]() |
美军驱逐舰被困东沙岛30天事件 |
![]() |
唯一一个以色列不敢空袭的阿拉伯国家? |
![]() |
沙特军方猛烈抨击中国激光武器,正常吗? |
![]() |
冷战巨兽复活!美哭,英跪,日吓尿? |
![]() |
14米直径钢壳体:核潜艇“龟背”或成为历史 |
![]() |
美军驱逐舰被困东沙岛30天事件 |
![]() |
唯一一个以色列不敢空袭的阿拉伯国家? |
![]() |
浅析:中国DSS161手榴弹亮点在哪里? |
![]() |
巴基斯坦拆掉枭龙生产线送土耳其? |
![]() |
中国使用电磁武器直接熔化印士兵? |
![]() |
2声巨响 中国山东不明飞行物被击落 |
![]() |
中俄蒙三军会师边境 不让北溪管道被炸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