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身先死!欧洲六代机已濒临脑死亡 | |
www.wforum.com | 2025-08-30 14:14:36 寰球战略解读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作为欧洲下一代战斗机项目,欧洲耗资1080亿美元的“未来空战系统”(FCAS)本应发当下进入冲刺期,但目前它却进入剧烈的动荡期——不仅项目因法德两国的产业竞争陷入停滞,欧洲大陆的防务雄心更将因此分崩离析。这一曾经将欧洲大陆全部先进技术力量凝聚于一款六代机项目如今已经濒临脑死亡…… 该项目原本计划在2040年前替换法国“阵风”(Rafale)和“欧洲台风”(Eurofighter Typhoon)战机编队只是该项目的目标之一,更重要的是,它关乎欧洲能否在天空中对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实力相当的对手展现独立投射军事力量的能力,但其可信度正面临严峻考验。 由法国、德国和西班牙联合发起的FCAS项目,本意在打造一款能在21世纪中叶掌控争夺激烈空域的隐形战机,以此象征欧洲的战略自主性。然而事与愿违,该项目如今却在“跑道”上濒临停滞——法国达索航空(Dassault Aviation)与德国、西班牙联合的空中客车(Airbus)集团围绕项目主导权、产业控制权及知识产权展开激烈争执,让项目陷入僵局。 当前的核心矛盾聚焦于项目第二阶段——按计划,这一阶段本应推进飞行验证机的建造,但因“谁来掌舵”的主导权分歧,项目进展完全停滞。法国极力主张在“下一代战斗机”(NGF,FCAS项目的核心支柱)的设计中掌握绝对主导权,并要求获得高达80%的生产份额。 反过来,德国将此举视为对其本土产业利益的直接冲击——要知道FCAS是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防务项目之一。德国担忧,在这个本应是“平等伙伴”参与的项目中,德国工程师最终会沦为分包商。 达索航空直言不讳的首席执行官埃里克·特拉皮耶(Éric Trappier)已公开警告,其公司拥有独立研发六代机的经验与能力。“我们完全有能力独立打造下一代战斗机,”他明确表示,这番话也凸显出他对FCAS项目内分工安排的不满。 特拉皮耶对当前的权力失衡尤为不满:作为NGF的主承包商,达索仅持有三分之一的投票权,而空中客车通过其法德西联合阵营掌控着三分之二的投票权。在巴黎航展期间,他还暗示,若达索的主导地位得不到尊重,该公司甚至可能退出FCAS合作。 而这一警告绝非空穴来风。 从“幻影”(Mirage)系列到“阵风”战机,法国长期将自己视为欧洲作战航空领域的核心设计者,其防务体系绝不愿看到战斗机技术的下一次飞跃被“委员会政治”削弱。然而,德国却将FCAS视为平衡欧洲力量的契机,认为该项目应展现德国在产业与技术领域的深厚实力,尤其是在隐形技术、航空电子设备和系统集成方面。 作为项目中的“次要伙伴”,西班牙试图在这两个“重量级”国家之间寻求平衡——其国内龙头企业因陀罗(Indra)负责该项目的电子系统与传感器部分。这场僵局的核心不仅关乎声望,更涉及“谁能掌控最敏感的技术”——包括隐形外形设计、飞控软件、发动机集成以及武器发射架构。 这些技术堪称“王冠上的宝石”,它们决定着一个国家能否拥有独立的航空航天产业,还是只能依赖外国技术许可。2022年12月签署的价值35亿美元(约合180亿林吉特)的第一阶段合同,本应通过为地面验证机和原型机奠定基础来解决上述分歧。 但价值数百亿美元的第二阶段,至今仍深陷僵局。 GCAP杀入搅局恰在此时,欧洲另一个竞争对手——由英国、意大利和日本主导的“全球空战计划”(GCAP)正加速推进,目标同样是在2040年前实现六代机部署。 GCAP已展现出更明确的政治推动力:英国、意大利和日本在“制衡印太及欧洲战区中俄隐形战机技术突破”这一目标上达成高度一致。当FCAS还在为“分工比例”争论不休时,GCAP已呈现出团结一致的姿态,并将自身定位为“更快、更精简、地缘政治决策更果断”的项目。 对德国而言,最糟糕的局面莫过于:FCAS的延误可能导致德国在下一代战机领域陷入无可靠选项的困境,而周边国家却在加速推进相关计划。 部分德国议员已开始提出替代方案:要么订购配备升级版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和电子战系统的“欧洲台风”战机新批次,要么甚至考虑与瑞典合作——瑞典目前已在为替代“鹰狮”(Gripen)战机研发本国六代机奠定基础。 这样的转向将彻底粉碎FCAS作为“欧洲大陆旗舰项目”的愿景。而对法国来说,替代方案则更为清晰:通过达索独立研发战机,以牺牲规模为代价,保住国家对关键技术的主权控制。该项目的风险已升至顶点。 到2040年,俄罗斯和中国预计将部署高度成熟的隐形战机家族及无人僚机系统,并将其整合到由远程导弹和天基传感器支撑的密集“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体系中。 欧洲六代机不仅要能在这样致命的空域中生存,更要掌控制空权,同时实现与无人机、卫星、网络系统及精确武器的无缝衔接。 这需要巨额投资与产业协同,其规模在欧洲碎片化的防务格局中极为罕见。 FCAS的愿景正是如此——打造一个“系统之系统”:以NGF战斗机为核心,搭配“远程载机”(Remote Carrier)无人机、“作战云”(Combat Cloud)数据网络,以及能突破敌方环境的先进传感器。 但仅有愿景无法造出战机。 项目延误可能会削弱前线空军的信任——这些部队需要提前数十年规划战机编队。法国空天军(French Air and Space Force)和德国空军(German Luftwaffe)已在制定长期采购计划,而FCAS时间表的不确定性正让这些计划陷入混乱。 若FCAS无法在2040年目标期限前完成,欧洲可能被迫采购美国F-35等“过渡性装备”,这将从根本上动摇该项目旨在捍卫的“欧洲自主性”原则。事实上,德国已订购了35架F-35A“闪电II”隐形战机,用于执行北约核任务份额——这一举措在法国看来,无疑是对FCAS的“釜底抽薪”。 对法国而言,德国的这一决定完全违背了“研发欧洲本土战机”的战略初衷。美国的F-35已在欧洲部署,因此美国几乎没有动力看到FCAS成为能与其竞争的出口产品。美国在战斗机出口市场的主导地位,建立在将盟友锁定于F-35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该机型目前已在全球售出超1000架。 一旦FCAS成功落地,将为欧洲、中东和亚洲市场提供先进的替代选项,从而挑战美国的垄断地位。因此,这场产业竞争的背后,实则是一场更大规模的地缘政治博弈——核心是“谁来制定21世纪空战的技术标准”。 问题的关键在于:欧洲能否克服内部分歧,造出一款能与美国F-35、F-22家族,俄罗斯苏-57、苏-75,以及中国歼-20、歼-35隐形战机相抗衡的机型? 时间并不站在欧洲这边。美国已在其“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项目下测试六代机原型机,计划于本世纪30年代初投入使用(小编:尽管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一个PPT……)。若FCAS继续延误,欧洲恐将在21世纪40年代迎来一款“姗姗来迟且成本超支”的战机,其性价比和作战能力都难以与对手抗衡。 与此同时,经济环境也不容乐观。FCAS项目总价值超1080亿美元但欧洲正面临通胀压力、乌克兰战争带来的防务开支需求,以及海军、陆军和核力量现代化所需的日益增长的成本。 在各类需求相互竞争的背景下,要说服纳税人与议会为一个陷入困境的六代机项目提供资金,难度正逐年加大。然而,另一种选择——将空中主导权让给美国、俄罗斯或中国——在战略层面是欧洲无法接受的。 正因如此,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的领导人面临着巨大压力,必须推动项目取得突破。对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而言,FCAS是“战略自主性”的具象化体现,象征着一个无需依赖美国就能自我防御的欧洲。 对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来说,该项目必须为德国工人和企业带来切实的产业红利,而非仅仅是政治象征。即将在土伦(Toulon)举行的峰会将成为关键考验:各方能否调和分歧,还是FCAS将就此沦为无关紧要的“泡影”? 若能达成妥协,项目第二阶段或将最终推进飞行验证机研发,NGF原型机有望在21世纪30年代初实现首飞。即便如此,要在2040年前部署具备作战能力的战机,欧洲仍需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展开紧张冲刺。 若妥协失败,欧洲在未来十年可能分裂为“法国主导项目”与“英日意主导项目”两大阵营:德国产业将陷入迷茫,西班牙的雄心也将化为泡影。这种分裂不仅会浪费数十亿美元资金,更会将战略优势拱手让给海外竞争对手。 21世纪40年代的天空将充满挑战:高超音速导弹、自主无人机蜂群,以及能规避传统雷达探测的隐形战机将在此巡航。如今唯一的问题是:欧洲领导人能否超越民族主义本能,构建现代空中主导权所需的产业协同? 若做不到这一点,“未来空战系统”恐将沦为其名称所暗示的讽刺——一个永远停留在“未来”、无法成为“作战现实”的愿景。 |
|
|
|
![]() |
![]() |
中国目前对外公布的最先进武器系统之一 |
![]() |
中国福建舰存重要缺陷,服役即落伍? |
![]() |
8月27日,越南河内再次欢腾 |
![]() |
中菲对峙两天分出胜负 菲船无法前进一步 |
![]() |
中国歼10C改变战场规则 或成为全球标杆 |
![]() |
中国目前对外公布的最先进武器系统之一 |
![]() |
中国福建舰存重要缺陷,服役即落伍? |
![]() |
8月27日,越南河内再次欢腾 |
![]() |
中菲对峙两天分出胜负 菲船无法前进一步 |
![]() |
中国歼10C改变战场规则 或成为全球标杆 |
![]() |
仁爱礁封锁成功 菲军突防未果而撤退 |
![]() |
越南PTH-152卡车炮 远看炮塔吓死人 |
![]() |
乌军出奇制胜 俄罗斯黑海舰队再遭重创 |
![]() |
中国歼-36将在美国F-47服役之前称霸天空 |
![]() |
中国直20已经超过参考原型“黑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