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海军基地硬扛一次“核打击”,没受伤? | |
www.wforum.com | 2025-08-05 22:17:08 海峡新干线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上周,俄罗斯远东地区发生数十年不遇的大地震,导致当地一座核潜艇基地受损。 当地时间8月4日,美国《纽约时报》援引卫星图像报道,美国行星实验室公司拍摄的照片显示,位于堪察加半岛的雷巴奇潜艇基地一座浮动码头受损。码头发生部分断裂。除了受损码头外,卫星图像未显示其他重大破坏。 雷巴奇核潜艇基地是俄太平洋舰队的战略枢纽,为该国太平洋地区核动力潜艇的维护、部署和行动提供保障。 一场撼动“核武库”的超级地震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等多个机构的数据,7月30号,在堪察加半岛外海发生了一场里氏8.8级的超级大地震,随后,堪察加半岛最活跃的火山喷发。这震级足以跟历史上几次毁灭性的大地震并列,堪称“史诗级”。 它的震中离雷巴奇核潜艇基地只有大约120到140公里,而且震源很浅,只有20到35公里深。这种浅源大地震最容易引发海啸,果不其然,高达3-4米的海啸波席卷了堪察加沿岸,连日本、美国西海岸,甚至是智利都拉响了警报。 这场8.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理论上相当于几十万颗广岛原子弹同时爆炸。当然,地震能量是向四周释放的,不像原子弹是点爆炸,但也足以说明,雷巴奇基地这次是实实在在地硬扛了一次大自然的“核打击”。 那么,卫星到底看到了什么? 美国卫星图像显示,雷巴奇基地里的一座浮动码头,有一段明显被海啸冲得弯曲变形,脱离了原来的固定位置。但关键在于,照片也清楚地显示:除了这个码头,基地其他主要设施,尤其是那些“国之重器”——核潜艇,都安然无恙地停泊在附近,没有看到任何损伤。国际核能监测机构也确认,该区域没有检测到任何异常的辐射水平。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被损坏的“浮动码头”到底是个啥?它的损坏对俄军影响大吗? “停车位”和“修理厂”的区别 这里必须给大家科普一个关键概念。浮动码头(FloatingPier)和浮动船坞(FloatingDryDock)是两码事。 你可以把浮动码头想象成一个带充电桩和加油管的“高级水上停车位”。它的主要作用是让舰船,包括潜艇,能安全地靠泊,并为它们提供岸上的电力、蒸汽和淡水等,保证潜艇在港内也能维持反应堆等设备的正常运转。它很重要,但主要是个后勤保障设施。 而浮动船坞,那可是个“水上三甲医院”的手术室。它能像潜水艇一样下沉,让军舰开到它上面,然后它再把水排空,把几万吨的军舰整个托出水面。这样才能对船底、螺旋桨、声呐这些水下部分进行大修,这是码头完全干不了的活儿。 所以,这次在雷巴奇基地损坏的,只是一个“停车位”,而不是“修理厂”。根据多位西方军事分析师的判断,这个码头很可能只是用于停靠水面舰艇或普通后勤补给,并非核潜艇的核心维护设施。 战备无虞,只是有点麻烦 基于以上分析,几乎所有开源情报分析机构,比如冲突情报小组(CIT)和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RUSI)的专家都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这次损坏“不太可能影响基地的战备状态”,而且码头的维修费用“可能不会很高”。 简单说,这次地震对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核力量来说,就是一场“皮外伤”。潜艇没事,核安全没问题,核心作战能力毫发无损。无非是少了一个泊位,需要花点钱和时间修一修,算是一次不大不小的后勤麻烦。 而就在地震前几天,俄罗斯总统普京还公开宣布,未来的俄罗斯海军不应该发展大型航母和水面舰艇,而是应该着重发展核潜艇,而这次堪察加的“小事故”算是小小的出师不利。而在这等层次地震下,俄罗斯海军基地基本安然无恙,说明灾害防护做得几乎完美。 2018年,飓风“迈克尔”袭击美国佛罗里达廷德尔空军基地,多达17架F-22战斗机连着机库被飓风肆意席卷,还有多架QF-16无人机、后勤设备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美元,灾后重建费用更是高达36亿美元,是近些年美军损失最严重的一次意外。相比之下,更显得俄海军基地选址条件和部署设计固若金汤。 |
|
|
|
![]() |
![]() |
俄军迎来两大亚洲强援?大量炮弹抵达战场 |
![]() |
中国003航母即将服役 疯了,两攻也用电弹? |
![]() |
这火力居然是边防部队?越南士兵表情复杂 |
![]() |
中国舰载教练机 双垂尾“超级小黄蜂”曝光 |
![]() |
北戴河首日 一项重要人事调整悄然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