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越南在国家军事训练中心4号举行了一场大规模阅兵预演,首次公开展示一款由Viettel集团航天研究院研发的新型国产巡航导弹系统。这款导弹被认为具备亚音速飞行能力,射程覆盖80至300公里,可执行反舰与对陆双重打击任务。外形与俄罗斯Kh-35E导弹高度相似,但越南官方未承认其技术来源。
这一军事动作被外界解读为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表态,意图明显针对中国在西沙与南沙岛礁的火力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选择在南海局势升温、中菲对抗激烈之际公开展示这一武器系统,时机耐人寻味。与此同时,越南在外交和经济领域也表现出明显的亲美倾向,尤其是与川普的互动频繁。7月初,川普公开表示已与越南达成一项初步协议,尽管具体内容尚未披露,但普遍认为与南海问题相关。此外,川普家族在越南的大规模商业投资也成为舆论焦点。包括总投资15亿美元的高尔夫度假综合体和计划在胡志明市兴建的10亿美元“川普塔”,这些项目不仅审批速度惊人,还获得越南政府的特殊扶持,显示出越南对川普家族的“投名状”式态度。
越南的行为让人联想到菲律宾曾经的战略路径。菲律宾在阿基诺三世时期曾通过邀请美军重返军事基地、开放军事设施等方式试图对抗中国,但最终并未获得实质性战略收益。杜特尔特上台后,菲律宾被迫调整对华政策,寻求在中美之间的平衡。越南如今的做法与当年的菲律宾如出一辙,试图扮演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桥头堡”,但历史经验表明,这种过度依赖外部力量的策略往往难以持续。

中越关系的历史复杂性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尽管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占越南外贸总额的30%以上,但南海问题始终是两国关系中的敏感议题。越南近年来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立场,被中国视为对双边关系的一种背叛。此次导弹展示和对川普的示好行为,显然是在进一步突破中越关系的战略底线。

对于中国而言,南海问题涉及国家核心利益,不容任何国家踩踏红线。中国可能通过加强在南海的军事部署和外交反制措施来应对越南的挑衅,同时利用东盟平台形成对越南的集体压力。越南若继续模仿菲律宾的战略路径,可能面临被美国抛弃的风险,也会进一步恶化中越关系。
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单边行动都难以解决争端。越南当前的行为,或许能够暂时博得美国的支持,但其未来的战略空间可能因此被进一步压缩。如何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与中国保持理性互动,是越南需要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