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完“爱国者”还不够 德国还要引进“战斧” | |
www.wforum.com | 2025-07-16 16:12:51 海风观察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乌克兰要转守为攻? 就在全球焦点仍锁定中东和亚太之际,欧洲方向却悄然响起一声沉闷的“炮响”——不是导弹起飞,而是德国防长皮斯托留斯14日在华盛顿的一句承诺:“我们将在未来几天或几周内,决定是否向乌克兰再送两套美制‘爱国者’防空系统。” 这不仅仅是一次“军援决定”,更像是欧美联手开启一场对俄“军备加码”的信号弹。一场新的战略升级,正从柏林和华盛顿的会议桌上酝酿而出,目标直指乌克兰战场的“空中控制权”。
爱国者回归?德国彻底“弃守中立”如果说此前德国对援乌军备“犹豫观望”,那如今,德国的态度可以说是脱胎换骨。 三套自有“爱国者”系统已送乌,而这次,德国更直接——出钱、出手、出人,准备从美国购买额外“爱国者”,直接转手送往基辅前线。 要知道,德国在冷战高峰时期,曾拥有多达36套“爱国者”系统,而如今只剩9套,几乎是“掏出家底”也要硬撑起乌克兰的空防体系。 更耐人寻味的是,德国防长还亲口承认,这笔军援将在“数月内”落地,意味着乌军可能将在年内接收到第4套乃至第5套“爱国者”。 这背后的动机很清晰:俄罗斯近几周对乌实施了战火爆表的高强度空袭,远程导弹、大批无人机轮番出击。基辅再次陷入“黑灯瞎火”的防空危机。 欧美此刻送来“爱国者”,无疑是想夺回对乌战场的空中主动权——甚至不排除,未来转向进攻防空系统部署的可能。
从“防守”到“远程打击”?“战斧+暗鹰”已在登场边缘但这次美德会谈,远不止“爱国者”这么简单。 德国不止要买防空系统,还首次向美国提出采购Typhon导弹发射系统——这是美军目前用于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和“暗鹰”高超音速导弹的机动平台。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德国不仅在增强防御,更是在未雨绸缪,准备搭建自己未来的“远程打击能力”。 皮斯托留斯甚至罕见透露:“我们将其视为在欧洲自主远程武器问世前的一种‘过渡方案’。”换句话说,德国不想再依赖美国“保护伞”,正悄悄铺设欧洲版“导弹阵地”。 而一旦美军如约在2026年起,将“战斧”和“暗鹰”部署至德国境内,那么整个欧洲大陆的战略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暗鹰”射程3000公里,俄罗斯如芒在背“暗鹰”(Dark Eagle),射程高达3000公里,几乎能覆盖整个欧洲与俄西部战略纵深。而“战斧”也具备1800公里打击能力,足以精准覆盖俄军后勤基地、防空阵地甚至指挥所。 难怪俄罗斯警告连连,直言这类部署“将严重威胁俄罗斯国家安全”,并誓言“做出对等反制”。 可以想象,一旦这些武器实质部署欧洲,乌克兰战场上的“持久僵持”很可能将迎来剧烈动荡。届时,不仅俄罗斯会升级军事回应,整个中东、亚太或也将被卷入美俄全球战略博弈的“共振点”。
美军要撤?德国军费暴涨1620亿欧元,准备接盘?更令人关注的,是这场德美高层对话中的另一重磅议题:美军可能从欧洲缩减驻军。 目前,美国在欧洲驻军总数达8万人,其中德国境内就有4万。而现在,华盛顿正在评估是否要减少驻军配置。 这不仅让北约其他成员国神经紧绷,也促使德国彻底放弃财政“紧箍咒”——直接解锁债务红线,将国防预算从2025年的950亿欧元一口气推到2029年的1620亿欧元。短短四年,增幅超70%。 这不是“国防升级”,这是“冷战翻版”。德国,正在从一个“防务落后生”,急速转型为欧洲大陆上的“新军工核心”。
结语:默默重武装的欧洲,正在为谁备战?从“爱国者”大手笔加码,到对“战斧”“暗鹰”的跃跃欲试,再到美军撤离的“真空”由德法主动填补,一幅清晰的轮廓正浮现:一个不再唯命是从的欧洲,一个准备在大国博弈中站上舞台中央的欧洲,正在悄然重塑自身的“安全逻辑”。 而在这个过程中,乌克兰不是终点,而是“测试场”。 谁会在这场欧洲大地的军备重构中失控?谁又能从中受益、顺势而起?这一切,还远未结束。 |
|
|
|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