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的无人机防线计划 令俄胆颤心惊 | |
www.wforum.com | 2025-07-08 17:50:47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7月7日,乌军无人机部队司令布罗夫迪公开表示:俄军用于空袭击乌军大后方的远程无人机,每月的发射量很可能会达到一千架!由于俄军6月份的发射量,仅为5438架,就已经让乌军苦不堪言了,若是再提高一倍,乌军的防线就真的有可能出现整体性的崩溃了。因此,布罗夫迪的这一惊人预判,让他本人也成为了国际社交媒体重点关注的对象。 布罗夫迪属于乌战中的新晋人物。6月3日,乌军最高统帅部对高级将领进行大换血之际,乌海军陆战队第414无人机营指挥官,布罗夫迪少校,出任了乌军无人机部队司令。显然,47岁的泽连斯基总统,正在押注于少壮派将领:乌军情局长布达诺夫——39岁;安全局长马柳克——42岁;乌军前敌总指挥-联合部队司令米德拉帕蒂——42岁;海军陆战队司令杰利亚季茨基——48岁;布罗夫迪算是比较大了,50岁。 由于布罗夫迪在乌战爆发之前,只是一名争议颇大的商人,素有奸商之名,而三年多的乌战打下来,他不仅成了乌克兰英雄,甚至还成了乌军无人机部队的最高指挥官。晋升如此之快,以至于泽连斯基总统的这个任命,甚至在基辅内部,都引来了很多的不同意见。著名的美女议员贝祖格拉娅更是明确指出,布罗夫迪的晋升,是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将军在提拔自己人,绝对体现了乌军内部的潜规则:你帮我,我帮你,否则滚蛋! 不过,无论布罗夫迪的晋升,是不是瑟尔斯基将军任人唯亲的结果,他之所以引人关注,还在于他本身就存在太多的争议,有三个原本互不相关的标签,竟然集中于了其一人之身。 第一个标签:长袖善舞的大粮商。出生于乌克兰外喀尔巴阡地区的布罗夫迪,原本是一位纯粹的乌克兰商人:1991年,苏联解体时,年仅16岁的他,还只是一名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的形成阶段,接受新乌克兰的国家概念,应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1997年,在乌日哥罗德大学获得“企业经济学”专业学位之后,他立即投身到了因苏联解体、而变得机会无限的不动产商业活动之中,成为了该市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商,媒体甚至称他为“外喀尔巴阡王子”。 之后,随着其名下的商业帝国发展到基辅,他成为了乌克兰前总理亚纽采克的白手套,出任了乌克兰农业部下属的、乌克兰农业交易所总经理,并在乌克兰国家粮食和谷物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中工作,最终,他成为“格兰姆”集团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并将该集团打造为乌克兰谷物出口商的前五名,他本人也从一个小地方的房地产商人,变身为乌克兰著名的大粮商。 第二个标签:激进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作为苏联解体的绝对受益者,布罗夫迪对基辅寡头们控制乌克兰经济命脉,民粹分子控制乌克兰的意识形态,绝对是举双手赞成并亲力亲为的: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营商环境是相当差的,“叛徒”和“骗子”曾经是布罗夫迪身背多时的商业标签,以至于他的住所,都曾遭到过火箭筒的袭击。 所以,他剑走偏峰,向不反对别人指责他是一个激进反俄的民族主义者,并将之当成是自己的护身符:作为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他不仅当上了州议员,还利用在基辅政坛的影响力,得到了利用定向贷款向东方大国出口谷物的机会。然而,他后来被指控通过一家瑞士公司挪用15亿美元,不仅以加价方式,将谷物供应给东方大国,还供应给埃塞俄比亚、叙利亚、伊朗、新加坡和香港。交易所得利润,则被转移到虚假法律实体的账户中。当然,布罗夫迪否认了所有针对他的指控,并成功地利用离职,将这种指控消弭于无形之后,他重回外喀尔巴阡州,继续搅动当地的地产风云。 第三个标签:绝望的无人机战士。乌战即将爆发之际,2022年2月7日,布罗夫迪就自愿加入了国土防御部队。乌战爆发之后,他很快出任了第28机械化步兵旅第206营第2突击连的排长。由于不甘心躲在战壕里挨俄军的炮火,而且,敏锐地观察到无人机作战在前线的巨大作用后,2022年5月,前线呼号为马达尔的他,就创建了自己的无人机部队:马达尔的鸟。当时,乌军并没有正式列装无人机,所以,擅长商业运作的他,开始组织民间募捐活动为乌军购买无人机,而他的无人机部队,也成为了北约各国进行无人机测试的帮手。 然而,尽管在战争初期,乌军的无人机部队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乌军整体上还是处于挨打的状态,所以,他将自己打扮成了一个“绝望战士”的形象:频繁出现在电视台和国际社交媒体上,不仅暗示要用无人机针对俄军使用化武,而且,他还公开威胁有意向俄罗斯妥协的基辅高层!结果,随着无人机在前线的作用越来越大,布罗夫迪开始出现在泽连斯基总统的视频之中,并在巴赫穆特战役中,与乌克兰陆军司令瑟尔斯基将军建立了“战斗友谊”。 虽然,贪腐之名,一直没有离开过布罗夫迪:无论是募捐,还是接收国外的军援,甚至是在乌境内建造自己的无人机生产企业,都是海量的资金运作,商业名声不好的布罗夫迪,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之上。但这一切指责,都不影响他的无人机部队在2024年1月16日,被升级改编为乌克兰海军陆战队第414独立营,布罗夫迪成为了该营的少校营长。 在其领导下,该部队规模不断扩大,涵盖了40多个专业领域,并建立了训练基地,以至于在2024年5月,泽连斯基总统亲授了他“乌克兰英雄”称号,并在2025年6月初,将其升任乌军无人机部队司令。短短三年之内,布罗夫迪完成了一个从“奸商”到“作战英雄”的华丽转型。 除了这三个标签之外,布罗夫迪之所以倍受国际社会关注,还因为他出任乌军无人机部队司令之后,就立即宣布要在100天之内对乌军无人机部队实施大胆的改革,并因此提出一个名为“无人机防线”的计划:由加强型无人机团和无人机旅,组成无人机部队,在最危险的前线地段,建立所谓的“死亡焦土带”——摧毁一切可供俄军敢死队利用的建筑物,以求在乌军无法发动进攻的情况下,不用肉搏战,就可以遏制俄军在关键方向上的进攻。 为此,布罗夫迪建议:1. 启动一个统一的电子系统,用于规划、分析、管理和报告无人机操作。2. 增加采购和实战应用电子战系统、电子情报系统、战斗无人机和远程布雷设备。3. 增加乌克兰弹药以及关键组件(如电池)的生产。4. 开发并部署地面机器人物流系统,用于向前线输送弹药和无人机。5. 启动无人机系统部队的大规模招募活动,包括建立民用FPV无人机操控学校。此外,布罗夫迪还建议改革远程无人机对俄本土的打击组织,集中力量打击俄罗斯的战略目标。 布罗夫迪“无人机防线”计划的前瞻性,应当是非常不错的。因为,俄军在布罗夫迪上任之后,不仅加大了远程无人机的攻击力度,而且在重点打击乌军无人机的制造基地及发射基地。这显然是在阻止布罗夫迪无人机防线计划的顺利实施。然而,布罗夫迪的完美计划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却并不取决于俄军的攻击:他的宏伟计划,必须要由天量的资金和大批的熟练工人来支持,而这两样,恰恰是基辅短板中最短的板。 |
|
|
|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