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图文)日本夺岛作战部队编制计划曝光
www.wforum.com | 2014-02-04 18:08:42  新华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据日本共同社2月14日消息,日本陆上自卫队部队当地时间13日早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与美海军陆战队举行联合训练。日方参训人员乘坐美海军陆战队新型运输机MV-22“鱼鹰”,模拟了夺取敌占岛屿的作战。这是日本陆上自卫队队员首次在训练中乘坐“鱼鹰”。

  规模可观装备精良

  据《参考消息》2月4日报道,【日本《产经新闻》2月3日报道】日本政府2日公布了去年12月新版“防卫计划大纲”提出新设的“水陆机动团”全貌。

  水陆机动团下设3个连队,计划部署于长崎县佐世保市,这里之前已部署有离岛防卫专门部队“西部方面普通科连队”(约700人)。机动团将作为新设“陆上总队”的直属部队,是一支约2000至3000人规模的大部队。

  政府计划在2018年之前完成编制。考虑到中国对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报注)的威胁和挑衅,政府将加快构建应对意外事态的态势。

  水陆机动团主要战力“第一连队”将在西部方面普通科连队基础上进行重组,与司令部一样部署在佐世保市。第二、第三连队人员分别有700至900人,现阶段尚未确定部署地点。

  水陆机动团计划在2018年度之前部署52辆水陆两用车。水陆两用车是目前美军海军陆战队发挥战斗力的核心装备。

  陆上自卫队将制定投入水陆两用车的作战构想。构想的草案是,假设西南诸岛的岛屿遭受进攻,派遣水陆两用车从距离战斗地区岛屿数公里的海上进发,让战斗部队登陆。陆上自卫队还计划引入美军垂直起降的MV-22“鱼鹰”运输机,该机可将部队投送到前线。

  当离岛遭受进攻时,负责指挥陆海空自卫队统一作战的人选预计是新设立的“陆上总队司令官”。总队司令官除水陆机动团外,还统领分布在全国5个区域的方面队。陆上自卫队计划将可从全国各地派往现场的“应急机动连队”,纳入机动师团和机动旅团的麾下,以确保各地区部队也能迅速前往西南诸岛作战。

  陆上总队司令官还将与海上自卫队作战中枢“自卫舰队”和航空自卫队的“航空总队”进行联动协同作战。考虑到要与美军加强联合,陆上总队司令部很可能设置在驻日美军陆军司令部所在的神奈川县座间军营。

  安倍蓄意制造紧张

  【日本《东京新闻》2月3日报道】疑心生暗鬼。因主观臆断而开始军备竞争往往会使安保陷入困境。试问围绕尖阁诸岛问题而产生的中国威胁论,站得住脚吗?

  在第一次安倍内阁时期曾任内阁官房副长官的柳泽协二认为:“中国将攻占尖阁诸岛这种事,即使在理论上可以想象,在现实中却决不会出现。”

  柳泽解释说:“尖阁诸岛是由岩石构成的无藏身之地的小岛。在日美拥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情况下,如登岛必然会因成为炮舰射击目标而全军覆没。对此,中方非常清楚。”

  对于安倍所谓“中国军队会从西南诸岛来袭”的说法,柳泽表示“太牵强附会了”。他指出:“在美中致力深化经济合作的背景下,中国要占领作为美军基地的冲绳本岛,从而引发夺岛战争,这可能吗?明知道不可能,却依然以此为前提制定夺岛战略。这正是安倍政权缺乏理性的国家意识的体现。”

  前外务省国际情报局长孙崎享也认为“虽然日中警备艇之间可能出现冲突,但不能因此认为中国会攻占尖阁诸岛”。

  在如何应对中国不断侵犯领海领空的问题上,柳泽认为“双方谁先动手谁就输了。因此,对于来犯的中国船只,海上保安厅的巡视船只能要求其撤离”。

  对于中国军费不断增加、日本安保环境受到威胁的问题,柳泽认为,日本可以依靠美国的核遏制力,但问题是现在的安倍政权过分偏重军事。要遏制中国扩军,重要的是争取国际舆论的外交能力。

  然而,决意要实现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安倍政权,仍将上述主张当作耳旁风。柳泽感叹:“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之举,可以说是彻底掐断了由两国现政权来举行日中谈判的希望。”

  柳泽认为,安倍的所作所为“不仅不是在消除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反而是在借此煽动情绪。这样的人当首相,日本外交没有出路。要防止爆发日中战争,只有首先让安倍政权退场”。

  “战争幽灵”徘徊亚洲?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月2日报道】题:基辛格:中日紧张加剧或导致军事冲突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1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示,随着中日关系紧张加剧,战争幽灵正在亚洲徘徊。

  90岁的基辛格说:“亚洲更像19世纪的欧洲,军事冲突不能排除。”他表示:“中日任何一方都不要受到诱惑,靠武力解决问题。”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3日报道】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纠纷会否快速升级,随时爆发军事冲突?

  日本首相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后,中日关系降至历史新低,令这个问题变得更迫切。在内地,呼吁对日展开军事对抗的民族主义者和军中强硬派也越来越多。中国一位高级将领称,为海上领土纠纷而展开军事冲突,可以测试中国军队的实力。

  值得关注的是,安倍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也认为中日有可能爆发军事冲突。

  如果双方因钓鱼岛而爆发军事冲突,美国或有义务按照日美安保条约进行干涉,意味着世界前三大经济体将卷入战争。这将对全球政治经济稳定造成极大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实在很难保持乐观,但也不应过分悲观。因为有充分理由可以确信,这场军事冲突可以避免。

  首先,尽管中国的外交政策更加自信,民族主义情绪也在升温,但领导层也相信,中国面前仍有发展经济的“战略机遇”。军事冲突会给中国2020年前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带来沉重打击。

  其次,尽管中日唇枪舌剑,但两国政府仍在暗中约束国内的民族主义者,令其不致走上街头抗议或采取激进行动,以免两国紧张形势进一步恶化。

  再者,尽管中国言辞激烈,却无意火上浇油,尤其正值中国致力争取国际同情和支持之际。

  最后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有望发挥重要影响力,为中日紧张关系降温。一旦中日爆发军事冲突,美国将被迫介入,这绝对不是美国乐见的局面。

  中韩强化联手制日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月2日报道】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发去亲笔信,祝韩国总统朴槿惠生日快乐,并表示希望在今年合适的时候访问韩国。

  目前,中日关系陷入低潮,外界也在密切注意中韩关系的动作和走向。

  【日本《东京新闻》2月3日报道】题:中韩联合应对日本的姿态更加鲜明

  韩国总统府2日表示,收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朴槿惠总统的书信,“我们期待他能在今年双方都方便的时候访问韩国”。如果成行,这将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访韩。

  书信是习主席为祝贺朴槿惠62岁生日而发出的。据说习主席在信中表示目前中韩关系发展顺利,自己非常重视发展中韩关系,他还表示欢迎朴槿惠出席今年秋季将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

  透露习主席访韩意向的意图是,进一步强化两国在领土及历史认识问题上联合对日斗争的双边关系。自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后,连日来中国政府及舆论一直保持高调反日态势。中国媒体还详细报道了在法国国际漫画展中,韩国政府主导的慰安妇题材作品的参展情况。这些动向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要与韩国联手的意向。

  去年6月,习主席以国宾规格招待了朴槿惠总统,双方举行会谈,还在随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特意谈到历史问题,并暗示在对日政策上将采取同一步调。在会谈中,朴槿惠向习主席提出为反日活动家安重根建立纪念碑的请求。

  上月19日,在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被暗杀的现场,即哈尔滨火车站,“安重根义士纪念馆”开馆。中方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韩方要求。

  上月29日,在联合国安理会,中韩代表同时提出安倍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一起点名批评日本。中韩利用历史问题加强对日外交攻势,目的是在国际社会孤立日本。

  如果习主席实现访韩,那么中韩就可能发展成更深入的协作关系。

 

(0)
相关新闻
中日开战日本稳赢?制裁“汉奸”石平 中国释放什么信号
日本迈出危险一步:钓鱼岛空域授权开火批准击落,日本要开辟“第二战场”?
刷新纪录!中国海警在争议海域航行216天中国海警直升机进入钓鱼岛 日本反应落后
性质全变了,日本连续3架飞机直闯钓鱼岛领空5分钟驱离日本机,钓鱼岛谁主沉浮?
钓鱼岛空中对峙 日本背后是北约33国?中日攻守易位:钓鱼岛,F-15拦截中方直升机
东海再起波澜 中日互指侵犯领空中日飞机对峙 “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中国拟片面宣告与日本共管钓鱼岛中国正考虑派“假渔民”占领钓鱼岛
日本渔船逼近钓鱼岛不够,又派巡逻舰挑衅?日本推演 阵亡2000人就能夺取钓鱼岛
紧急现场!中日钓鱼岛数十米近距离对峙纽约时报:中国对邻国 胡萝卜加大棒
日本为何选择此时闯钓鱼岛?仅隔了一天 中共就变脸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钓鱼岛"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制造“假信号” 菲律宾陷入“真焦虑”
俄军证明轻机枪不顶用 中国为何重新装备?
中巴走廊失控 巴基斯坦三十年养虎终成患
乌军若发射“战斧” 俄军有应对的手段吗?
中国核潜艇又落后了 美国新声呐领先中国40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制造“假信号” 菲律宾陷入“真焦虑”
俄军证明轻机枪不顶用 中国为何重新装备?
中巴走廊失控 巴基斯坦三十年养虎终成患
乌军若发射“战斧” 俄军有应对的手段吗?
中国核潜艇又落后了 美国新声呐领先中国40
中国超车 美国这方面大幅落后 专家曝背后真
血战再起,巴基斯坦正亲手制造另一个敌人
沙特下单50架CH7隐形无人机?航天彩虹回应
美国第六代隐身战斗机F/A-XX再生变数
习大国外交又翻车 李强访朝遭金正恩羞辱
热门专题
1土耳其政变2ISIS3叙利亚局势
4朝鲜局势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