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真的好笑?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
www.wforum.com | 2025-05-15 16:54:54  历史其实挺有趣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李晟,明朝人,成化二年时,在京师做都察院经历。

清朝的都察院经历,是正六品,一共俩人,一个满人,一个汉人,主要负责的工作是董察吏胥,说白了就是监察官员,看朝廷里哪些大臣工作不认真,或者有违纪违法的行为,那么都察院经历就负责检举揭发,弹劾他们。

至于明朝的都察院经历,职责又完全不同。

京师都察院下设经历司,而经历司就有都察院经历这个职务,主要负责的工作不是监察百官,而是整理都察院内部的文书,说白了就是办公室文职。

事史书上关于李晟的记载很少,祖上何人,家学渊源,父亲祖父,前半生的经历,都不详,只知道他在成化二年在都察院任职,而且这一干,就是十八年。

期间李晟的事迹,也不详,他没升职,也没被免职,就是老老实实的在都察院里上班。

事实上,一个官员能在京师任职十八年,就算是熬资历,就算他平平无奇,身无长物,他也该熬上去了,因为做官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能力的一部分,但是奇怪了,李晟的仕途就那么停摆着,一动不动,一直是这个样子。

如果以宏观视角来看,这也未必是李晟的问题,要知道,他所处的成化时代,大体上就是一个平庸的时代,当然这个平庸,主要指的是官场。

宪宗在位的时候,朝野间普遍流传一句话,叫做“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图片(明朝官员 李晟)

三阁老,指的是明朝最高决策机构内阁的首辅,次辅,以及大学士,本来内阁是皇帝最为重要的咨询和秘书机构,但是很可惜,明朝的政治中,宦官参与政治,干预政治的情况很严重,搞到后来有时候内阁大臣不得不和宦官合作才能办成事,这也就是说,内阁经常性的会失去决策能力。

成化年间内阁的三位领导,分别是首辅万安,次辅刘吉,以及大学士刘珝。

先说这个万安,生平别的本事没有,就会一样,那就是谄媚尊上,他堂堂内阁首辅,没有士大夫的气节,只因为宪宗宠幸万贵妃,她就拜入万贵妃的门庭,明明胡子一大把,岁数比万贵妃大了不老少,却自称“子侄”,上朝的时候呢,胸无点墨,什么东西都说不出来,皇帝一问他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高见,万安就跪在地上喊皇帝万岁,以至于他有个绰号,叫做“万岁阁老”。

这个绰号,还算是好听的,此人闲来无事好钻研房中术,没事他就喜欢炼制点丹药什么的,还试图进献给皇帝使用,因此老百姓又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做洗X相公。

图片(明宪宗 朱见深)

次辅刘吉,富于权术,朝堂权谋玩的飞起,人很擅长伪装,而且心性飘荡,惯会见风使舵,反正总结来说于他有益,但于国无用,朝廷里的大臣们讨厌刘吉的为人,经常有人弹劾他,多到上午三波下午三波,要皇帝罢免刘吉的奏疏那都堆的如山一般高,可刘吉不降反升,官儿做的越来越高,于是人送绰号“刘棉花”,意思是他十分耐弹劾。

大学士刘珝,最爱高谈论阔,但私底下却和西厂大宦官汪直勾结,而且他家风不正,教子不严,堂堂大学士的儿子,竟然光天化日之下出入风流场所,饮酒狎妓。

至于六尚书,是指明朝六部,也就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六个部门的领导。

六部本为国之重器,是政治核心,但是随着内阁和司礼监(也就是宦官部门)的坐大,他们反而失去了很多权力,逐渐沦为了执行机构,皇帝让你干嘛,你就干嘛,权臣让你干嘛,你就干嘛,宦官说摆你两道,也就摆你两道了。

您想想,在这种情况下,如李晟这种普通官员,的确是很难熬出头来。

但是,李晟在都察院待了十八年之后,突然向宪宗上了一道奏疏:

李晟言边务兵机各五事奏威宁海、河套可耕可牧,请置城移民。

这道奏疏,大致意思就是李晟提出了对边关军事上的一些看法,他认为威宁海和河套地区这两年发展的很不错,朝廷应该在这些地区屯田垦荒,并且把一部分老百姓迁徙过去。

顺便,他自己都混的很惨了,但是他还在奏疏里向朝廷推荐了一个已经被罢免的官员。

这道奏疏,内阁看了,兴许宪宗也看了,但是大家看完之后统一得出的结论就是,此僚不学无术,上疏的内容也是废纸一堆,因此朝廷狠狠的批评了李晟一顿,还把他从都察院经历降为通判。

在大家看来,你不过是都察院里一个小小的文书,国之大事,选贤任人,这根本就不是你能参与的。

史书中又失去了李晟的消息,降职为通判之后他处境如何,情况怎样,也无人有兴趣记载。

再出现,已经是宪宗驾崩,孝宗登基。

皇帝换了,朝野廓清,万象更新,帝王与民更始,李晟感觉自己的春天来了,于是他又向孝宗上了一封奏疏,内容是这样的:

研习兵法四十年,深得精髓。

图片(明孝宗 朱祐樘)

李晟说,别看我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通判,但我私下里研习兵法,已经学习了四十多年了,而且我学有所成。

孝宗说原来你是隐藏的大神啊,那你给朕上奏疏几个意思啊,有啥说法?

李晟于是掏出了很多图纸,要求孝宗支持他,让工部按照他的图纸来制造战车和弓弩,并且说只要制造出来,投入战场使用,杀伤力极大,一定大显神威。

孝宗人很开明,立刻从户部支钱给到工部,工部耗时费力,花了好几个月时间终于制造出一批战车和弓弩,随即投入战场使用。

至于效果,那实在是惨不忍睹。

根据李晟的图纸制造出来的战车,又沉又大,主要是推不动,难以移动,那纯纯就是活靶子。

而实装给战士们的弩箭,威力小不说,射程还近,都不如元末红巾军自制的弓箭。

这时候孝宗才发现自己上当了,皇帝勃然大怒,把李晟从京师撵走, 贬他到云南曲靖去做了个知事。

地方知事,县令的属官,也负责文书工作,但是不入流,顶多九品。

皇帝给出的贬谪理由也很合理,那就是李晟浪费朝廷的钱。

在云南一待,又是十年时间,这十年没有关于李晟的任何记载,只知道十年之后,李晟又给孝宗上了一道奏疏,奏疏中分析了一下云南当地的一些军务情况,这封奏疏,实话说还比较扎实,写的不错,孝宗一看,李晟还算是可造之才,皇帝加恩,把他从云南调了回来,复任都察院,让他做了都察院的照磨。

说是提拔了,其实也没怎么提拔,因为照磨和经历都是小官,没什么权力,后者管文书,前者管卷宗,整天就是和书本打交道。

都察院做照磨,李晟做了五年,五年之后,吏部看他沉浮官场多年,一直也没混上个实职,因此发发善心,安排他到郧阳府做同知,相当于是地方上的一个副知府,基本上就是让他到当地养老退休,颐养天年了。

虽然是副的,可是毕竟辖一府之地,分管很多工作,总是比在京师做个默默无闻的小官吏要好,但是李晟不愿意,说什么也没去,继续做他的照磨。

这期间,发现他曾向内阁上疏,说希望朝廷可以把自己调往边关效力,自己要到战场上去。

内阁的回复是,边地官吏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目前没有适合你的工作,等到有缺了,我们就送你过去。

至于情况真是如此,还是内阁敷衍他,不得而知,反正李晟一等,就等到了孝宗驾崩,武宗即位。

又换了一个皇帝,朝野再次廓清,万象再次更新,皇帝再次与民更始,李晟也再次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

于是在正德四年,他向武宗上疏,奏疏中夹带了多年来自己写下的一本关于边关战争,平定边患的书籍,浩浩荡荡十几万字,反正总而言之就是希望武宗重用自己,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论来治军。

图片(明武宗 朱厚照)

武宗当时还比较年轻,他看不懂,于是把李晟的奏疏送交兵部,让兵部的官员研究,兵部官员拿过来研究了几天,得出结论:

大言无实,垂老不悟。

意思是,李晟的这些内容都是空话大话,根本没用,没有实际意义,并且兵部官员还批评李晟,说李晟这么大岁数了,折腾了一辈子,一事无成,到现在还执迷不悟。

兵部官员还发现,这封奏疏的署名,不是照磨李晟,而是兵备佥事李晟,也就是说,李晟是冒用别人的职务上疏的。

的确,不冒用也没办法,因为李晟当时担任的照磨,他都没有权利接触到皇帝,就更别提向皇帝上疏了,所以他才谎称自己是兵备佥事(武职)。

兵部立刻向皇帝举报,要治李晟欺君之罪,武宗说算了算了,一把年纪了,饶他不死,因此没有对他进行体罚,只是革除了他所有的官职,把他赶回老家去了。

此后,李晟逐渐淡出朝野,但是只淡了三年,三年之后,他再次冒用兵备佥事的名头,向朝廷上疏,奏疏中说,自己发明了一种铠甲,非常的厉害,只要穿上,刀枪不入,堪称无敌,如果能大批量的制作出来给明军使用,将会极大提升战斗力,边患就不再是问题。

李晟这回说的不像骗人,而且如果真的能制作出这种铠甲,那将会是世纪性的大发明,对国家军队来说也是质的改变。

于是,朝廷召回李晟到工部,让工部配合他,按照他的图纸,先制造了一副铠甲,然后让李晟试穿,看看效果怎么样,结果李晟穿上铠甲之后“行数步辄仆焉”,就是说铠甲设计的太沉,太厚,太反人类,李晟穿上,走了两步就趴倒在地,压根就起不来。

一众君臣哄堂大笑,武宗也被气乐了,于是再次将李晟遣返回家,史料中再无此人的记载...

诚然,李晟没有贾谊的锥心泣血,也非海瑞的孤臣风骨,一辈子处于中下层,没有建树,胡乱发明,可是,他真的有那么好笑吗?

真的,好笑吗?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巴空军枭龙中队长阵亡 印巴议和未谈先崩?
中美俄难得一致 绝不能让这个国家拥核
298人遇难!马航MH17被导弹击落真相大白
对印度而言,苏-30MKI被击落才是最难受的
中国在藏南有动作 印度或遭中巴夹击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巴空军枭龙中队长阵亡 印巴议和未谈先崩?
中美俄难得一致 绝不能让这个国家拥核
298人遇难!马航MH17被导弹击落真相大白
对印度而言,苏-30MKI被击落才是最难受的
中国在藏南有动作 印度或遭中巴夹击
事情有反转?印度称击落巴基斯坦飞机
印度前中将:比起巴基斯坦 更愿意和中国作
巴基斯坦这个举动 印度更是五味杂陈
巴军称摧毁印军S-400 事实究竟如何?
朝鲜又出兵了 700精兵奔赴友国保护总统安全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