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并非隆美尔发明:中国军队最早用高炮横扫日本坦克
www.wforum.com | 2016-12-05 17:35:51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每一个主要军事强国都有一门相对比较强悍,打坦克如同穿豆腐的的大威力加农炮。例如英军装备的6磅反坦克炮,美国的M1式57毫米反坦克炮,苏联的ZIS-3型76毫米加农炮,其中最著名的还是德国弗兰克88毫米高射炮,无敌88毫米高射炮,既是敌机的噩梦,也是著名的坦克杀手。

  88毫米高射炮由世界著名的火炮制造商克虏伯公司公司设计,最初目标针对飞的更高更快的轰炸机,采用88毫米大口径,这一特点也让它成为了反坦克利器。在隆美尔率领非洲军团的北非战场,88毫米高炮大显身手,在萨拉姆战役中,被摧毁的英军坦克中,有三分之二是被88高炮干掉的。隆美尔早在法国战役的时候就已经点开了88毫米大炮的反坦克技能点,北非战场用的更是得心应手,一个被俘的英国坦克兵要求看看击毁自己坦克的武器,当他看到88炮的时候愤怒的说:“这不公平,你们竟然用打飞机的炮来打坦克!”由此就有了军事史上隆美尔发明高射炮打坦克的神话传说。

  实际上所有高射炮都能打坦克,高射炮是在加农炮基础上研制的,加农炮是指使用定装弹,身管较长,初速高,弹道平直的火炮,这些特点使得高射炮很适合反坦克作战。在隆美尔之前就有高射炮打坦克的战例,1937年西班牙内战时,德军干涉军就在实战中发现88毫米高射炮具有非常强的穿甲能力,此后就为88大炮专门开发了反坦克用的钨芯穿甲弹。

  其实在这之前,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战场,也在用高射炮打坦克,比德国人还要早,那就是中国的抗日战场。

  上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政府开始以德国轻步兵师为蓝本组建新型步兵师——德械师,这种步兵师按德国顾问建议编组,接受德国顾问系统训练与指导,全师编为两个旅四个团,师属炮兵营下辖3个榴弹炮连的12门德制75毫米克虏伯山炮或75毫米博福斯山炮,以及步兵团下属的81毫米迫击炮,这些火炮都没有反坦克能力。为了反坦克作战,德械师的师属炮兵营增加了1个37毫米战防炮连,装备4门德制37毫米Pak35战防炮。同时为了防空作战,在直属炮兵营和4个步兵团都计划下辖一个20毫米小高炮连,各装备6门20毫米小高炮,全师5个高炮连共30门小高炮。但这种理想编制从没有完全落实。

  图片:建设德械师时期曾进口过一批很先进炮兵装备。例如1937年初从德国进口了2部炮兵声测站和一套防空兵声测系统,这都属于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炮兵武器装备,大概相当于2005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F-22战机的AN/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声测仪进口后被配备于南京炮兵学校,但随后就在日本侵华战争中被摧毁了。

  从1935年开始,中国政府花费巨资从德国购买大批反坦克炮,而且德国只同意用中国的黄金储备来购买,由此可见德国对于那时候中国财政状况的担心。这批大炮的型号是Pak 35/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1935年首批进口了60门和14万发炮弹。

  Pak-35/36式37毫米战防炮是一种轻型火炮,战斗全重不到半吨,仅为425公斤,体型小巧,炮管长度仅有1.66米,机动性能非常好,即使不用牵引车,4名士兵也能推着它到处跑。该炮射速高达13发/分钟,炮口初速762米/秒,发射被帽穿甲弹的直射射程500米,还能发射超口径榴弹用于远程火力支援。对付坦克时,发射37毫米被帽穿甲弹在100米距离上能洞穿4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500米距离的穿甲能力为30毫米。

  在中国战场上,PaK-35/36的穿甲威力对付日军坦克绰绰有余,因为日军装甲最厚的97式改中型坦克也只有25毫米,侵华战场上常见的日军89式中型坦克装甲厚度仅为17毫米,数量更多的94式超轻型豆坦克、95式轻型豆坦克的装甲厚度仅6-12毫米。

  按照计划编组80个德械师,那么至少1500门反坦克炮,再加上全国各个部队的需求量,实际数量至少在2500门以上,显然进口这区区60门是不够的。1936年又有124门Pak35/36式37毫米战防炮和12万发炮弹,在抗战打响前陆续运到中国。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国又立即追加购买100门和10万发炮弹,被德国拒绝。在整个抗战中,一共装备了约200门德国原装的Pak35/36式37毫米战防炮,还有94门仿造的反坦克炮,总数接近300门。

  Pak35/36式37毫米战防炮在抗战早期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淞沪抗战中中曾给日军坦克以重大杀伤,尤其在台儿庄战役中,白崇禧抽调机械化第200师的炮兵52团3个营到前线,装备三十余门战防炮,摧毁日军坦克30多辆,战车装甲车70余辆。但是由于Pak35/36式37毫米战防炮的直射射程只有500米,有效射程太近,必须部署在一线才能奏效,中国军队的战防炮阵地很容易遭到日军远程火炮、重机枪和掷弹筒的压制袭击,在几次会战中损失相当严重,到1938年武汉会战结束后,大多数37毫米战防炮已经消耗殆尽。

  除了专用反坦克枪,使用普通步机枪也能打击早期的日本坦克和装甲车。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就发现有些情况下7.92毫米的轻机枪也能射穿重量15吨的日本97式中型坦克的侧装甲,于是南京金陵兵工厂曾制造过一批7.92毫米的钢芯穿甲弹,这种子弹在100米距离是可击穿11毫米厚的钢板,完全可以对付日本这些“小豆坦克”,淞沪会战时期的八百壮士战斗中,曾用机枪发射钢芯穿甲弹打坏过一辆日本97式坦克。

  为了弥补反坦克炮的不足,中国军队只好在战场上临时使用高射炮来客串反坦克炮,也就由此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高射炮打坦克的战例。

  1930年以后,中国相继输入了好几种20毫米机关炮,有德制苏罗通、丹麦麦得森、瑞典厄利孔、意制贝雷塔等等,以德国苏罗通为最多。

  民国早期的各地军阀装备很多杂七杂八的高射炮。例如晋绥军,这个地方军阀在北伐胜利后发展到10个步兵军,4个保安纵队,7个炮兵旅,共25万,统治范围曾达晋绥察京津冀数省市。因为背靠太原兵工厂,仿造和自造大量枪械,以及上千门75至105毫米的火炮,也进口了大批武器。晋绥军选用的高射炮是瑞士厄利孔20毫米小口径机关炮。这种火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广泛采购或仿制。


  德械师的小口径高炮多为德制苏罗通ST-5式20毫米高炮,抗战前国民政府购买了100多门苏罗通机关炮。在1937年春天,成立炮兵第41团,专门用于防空,共有15个连,主力就是苏罗通小炮,另有英国维克斯13.2毫米机枪和少量德国FLAK 37毫米高炮。

  苏罗通ST-5式20毫米高射炮是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为了逃避凡尔赛条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军火工业的限制,而在瑞士成立的子公司苏罗通生产的一种防空高炮。二次大战时纳粹德军最著名的FLAK 30/FALK38式20毫米高炮,就是苏罗通的改进型,基本完全一致,只是大幅度提高了射速。

  苏罗通ST-5式20毫米高射炮配备三种炮弹,除了防空用的曳光弹和曳光爆破弹以外,还有一种高速穿甲弹和穿甲燃烧弹,高速穿甲弹使用硬质合金弹芯,初速100米/秒,具有很强的穿透力,100米距离可以轻松穿透50毫米均质钢板,400米距离穿甲30毫米,在800米距离上也有超过20毫米的穿透力。穿甲燃烧弹在100米距离上的穿甲威力为40毫米,如果平射使用,能够打穿大部分日军坦克的前装甲。

  苏罗通ST-5式20毫米高射炮能够有效打击日本的砖木结构的炮楼工事,野战工事甚至半永久性水泥工事,也难以抵抗它的直射。1938年台儿庄战役期间,第52军的郭里集战斗,日军据守一个大型碉楼,第52军75旅使用一门苏罗通小高炮靠前部署,直接瞄准射击碉楼,命中上层建筑,将碉楼打成筛子,日军除极少数逃走外,大部被歼。

  1938年3月25日,52军的149团配属一个6门苏罗通高炮连进攻枣庄郭里集,突然遭遇日军4辆坦克,该炮连在几百米距离上使用穿甲弹迅速开火,转瞬间摧毁鬼子三辆坦克,剩余一辆急忙逃走。随后在郭里集外面又发现12辆日军坦克纵队,当即命令第6炮开炮打敌人第1辆坦克,第5炮打第3辆,然后两炮继续打第5辆,第7辆,第9辆,第11辆,第12辆。这种斩头拦腰的打法可以让敌人坦克无法逃脱,而且会影响敌人坦克的视线,让他们难以还击。经过激烈的炮战,日军坦克被击毁大半,最后仓皇撤退。

  1938年5月22日的徐州会战中,第8军102师304团配属4门苏罗通小高炮伏击日军,这支日军有12辆坦克、装甲汽车20余辆,大炮一门,步兵600余人。在猛烈的高射炮平射扫射下,摧毁日军3辆坦克,日军很快被击溃,纷纷南逃,追击中缴获日军装甲汽车12辆。

  抗战中八路军也装备有一些苏罗通,一共只有8门,八路军将苏罗通ST-5式高炮称为“平射机关炮”,在八路军120师雁门关伏击战和129师的百团大战中,都分别出动过2门平射机关炮横扫日军。由于弹药奇缺,苏罗通高炮很难发挥足够威力,虽然到抗战结束时仍有装备,但因为有炮无弹,一般都已成了废铁的同义词。直到解放战争时期,因有缴获的弹药才重新启用,一直使用到抗美援朝时期。

  如今小高炮在解放军仍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陆军的摩步团和空军空降兵的空降团,都有一个牵引式小高炮连,装备8门87式25毫米双联高炮,初速1050米/秒,有效射程3200米,配备曳光爆破榴弹和曳光穿甲燃烧弹,除了用于野战防空,也能够平射横扫敌人装甲车或暴露步兵。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不要再打啦!只剩最后一架”
重大反转,歼10不要了?印尼敲定阵风大单
印度要求俄停供发动机 切断“枭龙”生产
歼15DT亮相 中国第二型舰载电子战机来了
俄军后院失火?日本在北方四岛开第一枪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不要再打啦!只剩最后一架”
重大反转,歼10不要了?印尼敲定阵风大单
印度要求俄停供发动机 切断“枭龙”生产
歼15DT亮相 中国第二型舰载电子战机来了
俄军后院失火?日本在北方四岛开第一枪
阵风折翼 印度翻脸取消74亿美元军购?
靠中国救命?朝鲜驱逐舰侧翻事故追责至部长
普京迎来一个坏消息
印度传来坏消息 日本抢先研究霹雳15残骸
折叠弹鳍霹雳-15:让歼-20携带由4枚升至6枚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