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史海钩沉 > 正文  
马尔嘎尼:3艘战列舰就能灭掉干隆
www.wforum.com | 2012-07-15 21:48:04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马格尔尼在广州登上回国的船只后,开始反思这次访问,做了很多总结,其中不少总结的预言性在后来的历史中都发生了。下面找几个典型的预言:

    1,只要几艘三桅战舰,就能击败清帝国、迫使其投降

    马格尔尼从黄埔到公海,然后上船回国。期间,马格尔尼发现“所谓的虎门要塞防守非常薄弱,大量缺口处没有设置大炮,即使少数几处有设置的也是小口径老式火炮,只要涨潮和顺风,任何一艘英国战舰都可以轻松的从两个要塞间的开口处通过,因为两个要塞的岸上的火炮射程不够、无法形成交叉封锁。。。而且附近的广州水师的军舰不仅小而且破烂不堪”。 对此,马格尔尼预测:如果中国禁止与英国的贸易,或者说是给英国商人造成重大损失,那么英国只需要几艘三桅杆摧毁清军海岸舰队,并阻断广东到直隶湾的航线,击败清军迫使清帝国投降接受大英帝国的条件。

    后来的鸦片战争就验证了马格尔尼的预测,守卫虎门两侧要塞被英军摧毁,而且,英军仅仅靠着一支军舰从广州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基本上是所向无敌,海岸线处清军根本没法抵挡,一路北上一直打到大沽口,让道光感到恐慌,从而被迫接受和谈。

    2,澳门会衰落

    18世纪末的澳门地位凸显,是西方夷人来广州经商的毕竟道路,而且是这些商人的居住地,此时的澳门怎么看着都是非常繁荣的。然而,马格尔尼却说,澳门很快就会衰落。马格尔尼的结论来自如果贸易问题迟迟不解决,清帝国迟早会和英过发生冲突,万里之外来的英国远征军必然在远东需要一个据点,那么这个殖民据点一旦建立就不仅仅是军事中转基地,而是一个商业口岸。同时,如果英军迫使清廷让步,必然会开发更多通商口岸,如此澳门必然衰落。

    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南京条约》迫使清帝国割让香港岛(现在香港的一部分,九龙和新界是后来一系列条约被迫割让或者租界的),而香港很快就取代澳门的地位,澳门迅速衰退,最后只能靠博彩业支撑。

    3,如果清帝国战败,那么必然很快陷入混乱的境界

    马格尔尼预言:一旦大英帝国和清帝国开战,那么英国远征舰队将非常轻松封锁广州、乃至整个中国海岸线,那么广州就会因此窒息,数百万依靠外贸或者打渔为生的中国人将要么“被迫挨饿”、要么“起义或者抢劫”,而一旦目前还能勉强维持统治和政治运转的清廷在被英军打败并割地赔款之后,那么那些自从清军入关以来就一直反清的组织,必然看清清帝国的虚弱,从而再一次掀起反清口号,而那些本来是生活在贫困线下难以维持温饱的农民必然在“别有用心”人的怂恿下开始反清。

    事实也是如此,鸦片战争后,清朝的农民和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更加突出,而国内的民族矛盾一直就没有处理好,鸦片战争清军和清廷的无能更使得这一矛盾浮现;结果没多久就爆发太平天国起义。整个太平天国运动,不仅让清廷陷入了混乱,而且丢弃了大量土地——南方太平天国政权和清廷形成对峙,长达十几年。即使后来靠着汉人地主团练的湘军淮军灭了太平天国后,清朝也一直混乱不消停——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起义造反,列强的进一步侵蚀乃至瓜分,直至灭亡。

    4,如果英国和清帝国开战,那么沙俄将有机可乘并获取利益

    在俄国呆过几年的马格尔尼肯定是了解沙俄特性的,也肯定知道17世纪沙俄和清帝国争夺黑龙江流域的事情。当时还处于彼得改革前的沙俄不仅军事实力孱弱,而且沙俄在万里之外(那时候可没有西伯利亚铁路)的远东更是军力虚弱,所谓的远东军事力量的基础不过就是一些国内流氓囚犯组成的所谓探险队,这些人本来在沙俄欧洲地区是社会不安定因素,沙俄将这些人赶到西伯利亚和远东其实是为了减少国内不安定因素,结果这些社会垃圾居然给沙俄打下了偌大的西伯利亚。这样在沙俄国内只能算是3流军事力量的远东军力,和清军八旗精锐在黑龙江流域进行角力,最后由于清军处于绝对数量优势和武器优势(清军大炮非常多,而俄国仅仅只有几门小口径炮)、地缘上更近的优势压制住沙俄。最后双方通过谈判,将沙俄从黑龙江流域赶了出去,结果沙俄耍了个心眼——在《尼布楚条约》中留了个尼布楚待议地、又将那块待议地搞得模煳不清,为后来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攫取黑龙江北岸土地时找借口——“中俄边界线没定啊”。

    对土地扩这有着天然渴望的沙俄,必然不甘心退出黑龙江流域,事实在18世纪后期沙俄已经控制了库页岛;虽然我们历史教科书的鸦片战争之前的清朝版图包括了库页岛,然而不得不说的事实是清廷根本没有向库页岛派遣官员和驻军,基本上是库页岛的酋长每年向清廷进贡毛皮——就是这种关系;其实那个历史教科书的历代中国地图疆域是后来的谭其骧等历史学家,根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境内各民族的祖先在古代和周边国家(当时有的都不能称为国家,很多都只是部落)的传统居住区的习惯传统线,由此而模煳划定的,很多地方在历史上的这些朝代都没有长期驻军和设立郡县管辖,所以历史教科书那个版图属于一个非常模煳的东西,很多情况下往往是放大了——因为有些是牧民放牧经过的地方都划进来(即使到了20世纪牧民放牧尚且经常越界,更何况古代那种国家概念不强的时期)。这种历史教科书版图如果用来对外,我们自然要大加宣称——和周边国家谈判、从他们实际控制手里拿来土地时需要历史依据,但我们关起门来自己的明白那个历史教科书的版图更多是个势力范围。沙俄实际控制库页岛后,将岛上部落首领几乎杀光,而清廷直到很久才发现库页岛部落首领已经长久没来进贡了,进而才知道沙俄已经控制库页岛了。其实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沙俄就利用清廷对黑龙江等地管辖松散(清军更关注的是辽宁和吉林——清廷认为那是满人的起家地方,对于更北的东北更多是出于防卫辽吉的缓冲地带需要,所以更多是采用让当地达斡尔人等部落头领管辖,而只在几个据点驻军,其中最北的长期驻军点也就是在哈尔滨附近,再往北就没有长期驻军点了,对于东北早期清军还能每年巡逻一次,后来是好几年都没有巡逻一次)、居民少(清代柳条边导致了东北人口稀少,给了沙俄有机可乘)等特点,从而向黑龙江出海口、黑龙江北岸渗入,并控制了黑龙江出海口庙街。

    对于沙俄的了解,以及沙俄的上面这些动作,马格尔尼预测:一旦清帝国和英国开战,沙俄必然会乘机再次侵入黑龙江,甚至控制漠北蒙古诸部。后来第二次鸦片战结果验证了马格尔尼的预测。

    虽然从18世纪末沙俄就在东北蒙古一带动作不断,但鉴于清帝国表面上的庞大,沙俄又感到自己在远东力量弱,所以基本上是偷偷的进行渗透。但鸦片战争一打,一支远征英军舰队就能轻松击败清军的战果,让沙俄再也没有顾忌,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沙俄开始明目张胆地向黑龙江流域移民和建立据点,虽然清军也进行了防守,在黑龙江南岸增强了防守力度,但《尼布楚条约》规定属于清帝国的黑龙江北岸土地已经被基本上被沙俄实际控制,后来的《瑷珲条约》不过是在沙俄已经实际控制的基础上签署了字面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来,沙俄马上就迫使清廷签署条约,本来即使按照这些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土地(据说努尔哈赤的祖先是来自此地)划给沙俄,但根据这些不平等条约进行力争,也能在图们江附近要来小块土地,从而有了进入日本海的出海口。可惜清挺被英国人从海上来的力量吓坏了,结果被沙俄蒙骗说“海岸给我,我们来替你防守”,就稀里煳涂的没勘清楚边界,到了后来被沙俄完全实际控制。

    5,清军被击败后,清廷将衰落最后灭亡,而不是重新兴起

    对于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大国,被其它国家揍了一顿后,一般要么就是痛定思痛进行变革而走上富强之路,要么就彻底沉沦下去。显然,19世纪的日本被美国威胁而被迫签署不平等条约之后,日本进行变革走上了近代化道路,成了近代东方唯一一个列强,虽然是列强中最孱弱的。但清帝国却彻底衰落下去,虽然也曾经有过洋务运动等。

    然而马格尔尼在18世纪末就预测到了。马格尔尼说“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烂不堪的船而已,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个谨慎的船长使得其勉强运行而没有沉没,如果来了一个无能之辈掌舵,那么这艘破船虽然不会立刻沉没,但却会继续破败下去,像一个残骸那样无头绪的漂流,然而撞上暗礁或者海岸撞得粉碎,但这艘破船永远不可能修复”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击落F-16?印度在自家米格-21残骸贴上巴国
印度不愿面对现实 拒绝法国调查阵风战机
中国的“轨道核导弹” 将彻底改变战争规则
4名中校2名中队长 巴公开击落印军飞行员名
虚晃一枪!印尼与法国达成阵风战机军购协议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击落F-16?印度在自家米格-21残骸贴上巴国
印度不愿面对现实 拒绝法国调查阵风战机
中国的“轨道核导弹” 将彻底改变战争规则
4名中校2名中队长 巴公开击落印军飞行员名
虚晃一枪!印尼与法国达成阵风战机军购协议
神助攻!印度要求俄罗斯断供枭龙战机航发
印度宣布5.5代机开工 比歼-20领先半代
印度外交大转弯,“亲俄战略”或告终结
美海军考虑放弃核潜艇 转为柴电潜艇
日本将研究PL-15E!导弹残骸移交事件剖析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