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后: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奉劝世界不要跟中国打仗 | ||
www.wforum.com | 2010-05-28 19:58:15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是举世公认的一代名将,这位英国元帅曾发自内心地告诉世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战略家是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两千年来战略战术的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毛泽东极少亲临前线,只呆在延安的窑洞内和西柏坡的平房里,用一封又一封电报指挥千里之外的部队作战,总是每战必克。韩战发生以后,他也是这样呆在中南海指挥着异国他乡的战争。我发现,每当那位不太听话的彭德怀遵照他的电令去排兵布阵、去穿插包围,盟军必吃大亏;每当彭德怀将他的电令扔在一旁,照自己的意图干,盟军最后就笑逐颜开。”“毛泽东麾下名将如云,天才云集,我奉劝自由世界千万不要跟他们打仗。”
有关资料记载,从1946年开始,蒙哥马利曾用了十多年时间研究世界战史,特别是中国战史,他最后突破了意识形态束缚,说出了让西方世界震惊的话。 蒙哥马利说:战争是智者的游戏。亚历山大也好,凯撒也好,只能算是撒蛮力的英雄,靠的是人海战术和官兵的癫狂取胜;他们生在那样一个历史圈,没有机会遇见真正的对手乃是他们的幸运,就像一句中国古话说的那样,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倘若他们当年推进到中国,与《孙子兵法》、《戚继光用兵方略》的后代较量一番,那才会知道什么叫战争。几年前,美军一个小小的中将,简直就像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小丑,一只可怜的萤火虫,胆敢把自己吹嘘成天才的军事家,有记者干脆说他是亚历山大,太可笑了嘛。大家当然都知道我说的是巴顿。即使巴顿果真是个天才,他也没能得到机会展示。二战时,盟军开辟第二战场是在苏军发动大反攻并一路奏凯以后,所以盟军并未受到有力阻击,打的是顺风顺水之战;德军投放到苏德战场的总兵力为八百万,用在西线(包括非洲战场)的兵力不足六十万。而巴顿中将 “单独”对付的德军最多的那次只一万多。他算哪门子的天才? 有人曾经问过蒙哥马利,斯大林算不算军事天才? 蒙哥马利摇头说:“我看不出约瑟夫大叔(西方对斯大林的戏称)哪些地方表现了天才的技巧,基本上也只是靠那几百万绝对忠于他的苏军官兵以及庞大的坦克集群、炮弹、数以万计的飞机取胜,与亚历山大、凯撒的成功大同小异。 接着蒙帅做出结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战略家是毛泽东。中国人说他是太阳,我颇认同这个比喻。” 蒙哥马利还说:“毛泽东是中国两千年来战略战术的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无论是小范围周旋的四渡赤水,还是大兵团会战的三大战役,他都表现了超凡的智慧,说是鬼神莫测之机也不为过。更奇妙的是1938年以后,毛泽东极少亲临前线,只呆在延安的窑洞内和西柏坡的平房里,用一封又一封电报指挥千里之外的部队作战,总是每战必克。韩战发生以后,他也是这样呆在中南海指挥着异国他乡的战争。我发现,每当那位不太听话的彭德怀遵照他的电令去排兵布阵、去穿插包围,盟军必吃大亏;每当彭德怀将他的电令扔在一旁,照自己的意图干,盟军最后就笑逐颜开。” 令蒙哥马利惊叹不止的是毛泽东这位天才的军事家居然连最简单的枪支都看不明白,更不用说用于韩战的苏制武器了。而多管自行火箭炮“喀秋莎”,他就更看不明白了。 从1958年起,蒙哥马利曾多次来中国。他说目的只有两个:首先是看望他最崇拜的毛泽东,然后是考察毛泽东缔造的军队为什么服从性和主观能动性都那么优秀。在周恩来的安排下,蒙哥马利不仅与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交谈,还陆续访问了中国军队的诸多将帅。他回到英国后感慨地对记者说:“毛泽东麾下名将如云,天才云集,我奉劝自由世界千万不要跟他们打仗。” |
|
|
|
![]() |
![]() |
击落F-16?印度在自家米格-21残骸贴上巴国 |
![]() |
印度不愿面对现实 拒绝法国调查阵风战机 |
![]() |
中国的“轨道核导弹” 将彻底改变战争规则 |
![]() |
4名中校2名中队长 巴公开击落印军飞行员名 |
![]() |
虚晃一枪!印尼与法国达成阵风战机军购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