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歼-35能装下6枚中距弹和8吨内油? | |
www.wforum.com | 2025-10-22 01:56:24 瞩望云霄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歼-35战斗机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又一力作,其性能表现让众多军迷惊叹不已。明明只是架装着两台中等推力发动机的中型飞机,可弹仓大得能装下6枚霹雳 - 15或者霹雳 - 16导弹呢,而且内部还能装8吨多燃油。它的载弹量比F - 35还大,作战半径也比F - 22远得多。这呀,都是设计思路、加工制造工艺技术的运用,还有精准的定位一起发挥作用才做到的。 歼-35在设计之初就充分吸收了美国F-22和F-35的经验教训,其弹舱设计最初就考虑了容纳重型空面弹药的需求,避免了F-22“弹舱太小带不了大弹”和F-35“后期改进空间受限”的困境。机身长度约17.3米,比F-35C的15.7米长了约1.6米,这多出来的空间为布置更大的内部弹舱和油箱提供了可能。换装涡扇19后,其最大起飞重量可达35吨,也支撑了更大的内油携带量。 而让歼-35真正离谱是是加工工艺,多项创新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歼35开创性地采用3D打印制造薄壁结构体,避免了切削工艺带来的应力开裂问题,以及锚固工艺导致的重量和零部件数量增加问题。据数据显示,这项技术可使零件减少50%,减重38%,翼根高度减小1/4。 大型整体化设计制造技术:通过该技术,歼35实现了融合区减重30%,零件数量减少50%,疲劳薄弱部位减少50%,动力学等效刚度提高30%,储油增加数百千克,成本降低50%。 第二是采用拓扑优化技术,按照载荷需要分布的情况,把材料都集中放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这样就能让材料的安排既轻便又高效。运用这项技术,能让重量减轻超过60%,载荷传递得更均匀合理,使用寿命能增加60%还多,而且材料的使用效率也能提高60%以上。 第三是采用铝合金加强框-翼梁整体件设计/制造一体化方法:选用铝合金预拉伸厚板,通过残余应力对称释放、优化机加工艺路径,实现大长细比框梁一体化部件机加翘曲变形有效控制。相比传统钛合金框梁组合结构,零件可减少一半,减重超过38%。 最后是超材料应用:歼35大量使用超材料,实现了隐身、结构承载一体化,使得隐身结构的重量减轻了50%,全寿命周期使用成本降低了40%。 另外,轻量化内置登机梯设计:歼35的登机梯梯梁采用铝镁抗合金,扶手蒙皮用碳纤维蜂窝板,既保证了强度和刚度,又实现了减重。整个梯组件不到七公斤,与取消的外挂梯、加强框、地面托架相比总重并未增加。 总体而言,节省下来的重量可以用于携带更多的燃油或武器。 针对舰载机特殊需求,歼-35的铰链式平尾部件采用新工艺与材料,实现部件减重20%,转轴直径减少三分之二,极大优化了战机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歼-35在细节工艺上也实现重大提升。新一代复合材料蒙皮配合纳米级表面处理技术,将蒙皮接缝误差控制在0.1毫米以内,显著提升了战机表面光滑度,为隐身性能和减阻做出重要贡献。 我们常说歼35有后发优势,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制造工艺。这些创新工艺不仅使歼-35实现了有效载荷和续航能力的大幅提升,更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在先进制造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为未来航空装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中国海军需要歼-35为现有和未来的航母配备舰载机,空军需要把这款飞机和歼 - 20搭配起来使用,就像“高低搭配”一样,用它来赶紧替换掉那些老旧的歼 - 7、歼 - 8,还有早期的歼 - 10、歼 - 11系列战机。保守点估计的话,在未来10到15年里,中国海军和空军对歼 - 35的总需求量,很有可能会超过600架。歼 - 35要是能和歼 - 20、055型驱逐舰这些装备一起协同作战,就能很好地应对周边国家五代机的威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