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反超!中国巨浪导弹让俄“布拉瓦”失色
www.wforum.com | 2025-10-09 13:10:23  海风观察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从追赶到反超,巨浪导弹让俄“布拉瓦”失色,中国工业优势改写核威慑格局。

1950年代,核武器成为大国博弈的终极工具,美苏两国展开了“三位一体”核力量的军备竞赛,而潜射洲际导弹则成为了其中的核心支柱。

核潜艇的隐蔽性与机动性,使其具备强大的二次核反击能力,从而在战略威慑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

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这场技术竞赛并未停止,反而进入了新的维度。

近年来,中国凭借工业体系的强大支撑和技术创新的突破,在潜射导弹领域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而俄罗斯则因工业短板和技术路径的局限性逐渐落后。

这一领域的竞争不仅反映了两国的军事技术水平,更折射出各自工业实力与战略选择的深刻差异。 

俄罗斯的潜射导弹技术深受“液体燃料依赖”的困扰,其现役主力R-29RMU2“轻舟”导弹虽具备8300公里射程和多弹头配置,但发射准备时间长、维护复杂且成本高昂。

尽管液体燃料潜射导弹采用了预存储技术,但与固体燃料导弹相比,仍存在明显性能短板。

为摆脱这一技术桎梏,俄罗斯在21世纪初启动了“布拉瓦”固体潜射洲际导弹项目。

然而,该项目自1998年启动以来历经近40次试射,其中多达10次失败,直到2019年才勉强进入试运行阶段。

即便实现了固体燃料化,“布拉瓦”导弹的性能仍远逊于中国的巨浪系列导弹,其最大射程仅8000公里。

相比之下,中国的潜射导弹技术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

巨浪-2导弹于2012年完成定型试射,其综合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随后,中国推出了射程更远、载荷能力更强的巨浪-3导弹,射程达到12000公里,全球领先。

更令人瞩目的是,中国在潜射导弹领域的技术创新,包括第四代碳纤维材料、先进减阻设计、以及高效姿态控制系统,使巨浪系列导弹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了绝对领先地位。

这种技术跨越不仅确立了中国的领先地位,也为其未来的技术迭代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俄罗斯的研发思路更多依赖于苏联时期的技术积累,而缺乏创新性突破。

而中国凭借强大的工业体系和材料创新能力,完成了从追赶到超越的跨越。

中国的高精度制导系统、高性能推进剂、以及体系化建设,为巨浪系列导弹的研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

未来的竞争将更加复杂。

随着高超音速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潜射导弹的作战形态将进入新维度。

高超音速导弹能够以超过5倍音速的速度飞行,极大地压缩敌方的反应时间,而人工智能算法则能实现自主导航与动态调整,从而提高打击的精准度和灵活性。

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进展已引起全球关注,其高超音速潜射导弹的研发将进一步巩固其在海基核威慑领域的领先地位。

从追赶到领跑,中国在潜射导弹领域的技术进步已显著甩开俄罗斯。

凭借强大的工业体系和技术创新能力,中国不仅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还为未来的海基核威慑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俄罗斯的技术短板则反映了其工业体系的困境。

未来十年的海基核威慑竞争,将是一场技术与工业实力的全面较量。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福建号航母空警600掉进海里了?
怪不得金正恩派兵援俄 普京给的条件太好了
一只鸟能惹多大祸?战斗机破坏过程全记录
30天造出60架?歼35产量火力全开反超F-35
第二国出兵援俄 战争正变成“全球代理战”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福建号航母空警600掉进海里了?
怪不得金正恩派兵援俄 普京给的条件太好了
一只鸟能惹多大祸?战斗机破坏过程全记录
30天造出60架?歼35产量火力全开反超F-35
第二国出兵援俄 战争正变成“全球代理战”
老哈马斯还没消灭,新哈马斯已出现
191步枪的一些新细节首次公开
中国舰载机的数量可以装备5艘航母 干什么?
网突传习近平中风被急救 就看李强是否被召
伊朗不选歼10C未必是坏事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