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泰国和日本签订合同,购买了4艘排水量为374吨的小型潜艇。1951年11月30日,4艘小型潜艇结束了服役生涯,正式退役。由于缺乏水下作战能力,泰国几十年来一直都在试图购买新的潜艇,其中就包括德国的214型和韩国张保皋级。2014年,军政府再次掌权,使得泰国新型潜艇采购计划进入正轨。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的S-26T型潜艇凭借着较高的性价比以平均3.4亿美元的价格赢得订单,并于今年9月4日正式在中国进行建造。
成本是决定泰国潜艇采购计划的决定性因素。竞标中,韩国的张保皋级曾以3.4亿美元的低价差点进入泰国,但是中国S-26T潜艇的加入很快就让张保皋级的光辉变得暗淡。相比韩国基于德国209型设计的张保皋级,中国的S-26T水下排水量高达2600吨,具备反潜和制导反舰能力。包括后勤,培训、维护、弹药的费用,3艘的价格也仅仅在10.2亿美元左右,可以说S-26T无论吨位还是用途,都要远远强于排水量只有1400吨左右的韩国仿制品。
S-26T是039A/B的出口版本,安装有主流的AIP动力系统,水下最大速度超过18节,4节时续航距离超过8000海里。S-26T的最大特色就是可以发射射程超过290公里的CM-708潜射反舰导弹,S-26T强大的作战能力这有助于泰国在与东南亚各国新锐潜艇的对峙中取得优势。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交易只是中船重工的第二大潜艇出口合同,2015年中国也从巴基斯坦海军获得了一批价值50亿美元的订单,该订单对泰国的选择其实也有不小的影响。
近年来,泰国一直都在努力完成海军的现代化,其中就包括刚刚由韩国交付的DW3000H护卫舰。泰国周边的国家目前正在迅速发展潜艇能力,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以及越南都换装了新式潜艇,甚至于菲律宾都在寻求适合自己的潜艇。AIP潜艇在局部冲突的优势显而易见,泰国需要中国的AIP潜艇作为有效的震慑手段保护泰国的主权和扼杀冲突于摇篮之中。而中国在成本、新技术和能力上的平衡性也有助于使中国成为最大的海军系统供应商之一,尤其是对成本十分敏感的发展中国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