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驱逐舰海试!第二艘全国产航空母舰第二次海试!中国海军在怎么想低调,这锋芒也是藏不住了。
美国为此着急上火了,祭出了巡航导弹饱和攻击这一招。按照他们的设想,派出4架B-1B战略轰炸机携带96枚LRASM远程反舰导弹,就能摧毁一个中国航母战斗群。
作为航空母舰的带刀侍卫,055型以红旗-9B、红旗-10和1130近防炮对反舰导弹组成了三层拦阻火力网,此外,还有一个独门暗器!可以确定的说,055型的130毫米舰炮可以有效的拦截反舰巡航导弹。
用大口径舰炮反导并非是什么新生事物。就在6年前,媒体曾报道我“广州”号导弹驱逐舰在演习中,以舰炮(100毫米)成功拦截“超低空高速飞行导弹”。
用大口径舰炮拦截巡航导弹,本质上与高射炮打飞机同理,区别在于,因为目标更小,因此就要求舰炮的射速更快、精度更高。广州号上装备的是H/PJ-87式单管100毫米舰炮,最大射速90发/分,这样一门舰炮单位时间内的射弹量,相当于4门老式的59式100毫米高炮,再配上专门的对空榴弹,就具备了拦截亚音速巡航导弹的能力。
055大驱装备的是H/PJ-45型130毫米单管舰炮,这门舰炮的反导原理和广州号是不同的。
据现有文献提供的线索分析,该炮最大射速大约50多发/分,也就是说大概一秒多一发。尽管这个口径的舰炮有这个射速已经很惊人了,但是以非制导炮弹还是不能满足反导的需要。一秒多的时间,一枚反舰导弹至少位移了三、四百米!
事实上,上述广州舰以100毫米舰炮反导,一定是有一个条件约束,就是导弹的来袭方向与舰炮的射击指向不存在很大的交叉角。这样,100毫米舰炮才能发挥射速高的优势,在敌导弹来袭的航路上连续拦截;否则的话,一门100毫米新型舰炮的反导效果并不一定比4门老式的100毫米高炮强多少,原因在于,在某一秒钟,100毫米新型舰炮只能打一发炮弹,而4门老式100毫米高炮则可以打4发,从而在敌导弹来袭航路上形成一个更加密集的弹幕。
130毫米新型舰炮为了突破原有大口径舰炮反导的局限,采用的是新型制导弹。这种新型的制导弹,是制导炮弹,还是炮射导弹?推断应是炮射导弹。因为,制导炮弹的末段机动能力很弱,只能打击固定或慢速移动的目标。反舰导弹的速度快,普遍有十几个G的机动能力,用制导炮弹就无能为力了。
130毫米的炮射导弹,就像坦克装备的脱穿一样,有一个弹托,发射后弹托抛离,导弹打开舵面,飞向目标。对比一下,红旗-10防空导弹,弹径90毫米,弹长1.8米(其中将近2/3是火箭发动机),战斗部3公斤;据说老式130毫米舰炮炮弹,长度可达1.4米,弹头长度约半米。由此看来,在去掉火箭发动机后,一枚弹径90毫米的导弹完全可以采用次口径弹的方式用130毫米舰炮发射。
130毫米炮射导弹反导,拦截距离估计在15公里左右。在舰载火控系统锁定目标后,舰炮发射炮射导弹;炮射导弹的能量来自发射药赋予其的初速和射高,以高抛弹道拦截来袭反舰巡航导弹;以近炸引信+定向破片的方式毁伤目标。至于制导方式,是驾束,是指令,还是毫米波?这个真就是一点线索也没有了。
055大驱的130毫米舰炮,采取双路供弹,弹种可随时切换;备弹量估计在300发~400发之间;发射炮射导弹的射速,大约在10发/分(视系统锁定目标和制导能力而定)。按照正常备弹量(大约五分之一的炮射导弹),以3发炮射导弹拦截一枚反舰巡航导弹,130毫米舰炮可以持续拦截20~30枚反舰巡航导弹。
当然了,任何拦截手段都不能做到100%的成功率,但多一种手段就多几分胜利的把握。055型驱逐舰实际上 就是用垂发红旗-9B、130毫米炮射导弹、红旗-10和1130速射炮构成了四道拦阻网。除了硬摧毁手段,还有各种主/被、有源/无源等电子干扰措施。所以,就反导自卫能力来说,055型驱逐舰至少能排进世界前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