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中俄两场军演意义大不同 助解放军提升反恐作战效能
www.wforum.com | 2018-09-02 18:44:34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本周,中俄两国之间的两场规模不小的军事演习都先后有了动静。先是解放军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参加的“和平使命-2018”联合军事演习进行了实兵实弹演习部分,后是参加“东方-2018”战略演习的解放军部队通过铁路机动开进俄罗斯境内。在很短时间内中俄陆军部队的这种“走进”应该说是非常罕见的,此时的这种突然,背后自然有着世界关系的变化。

  当地时间8月29日,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联合参加的”和平使命-2018“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切巴尔库市第25综合训练场举行,包括700余名中国军人在内的3000多人的参演部队进行了联合反恐战役。

  虽然说的是”反恐演习“,但是无论是参演的俄军也好,参演的解放军也好,出动的作战部队类型也好,看起来都并不是那么“反恐”。演习中各种轮式装甲车只能算是轻型装备,包括坦克、步兵战车、自行迫榴炮、自行加榴炮在内的的各种机械化重装备的出现则令这场反恐演习有了颇多“现代化战争”的意味。

  对上合组织演习而言,这种强度和规模并不算奇怪,此前多次上海合作组织演习中,以大规模机械化兵团为核心的地面集群对盘踞的“恐怖分子”展开最后突击都是常见的压轴科目,西方媒体总是拿这一点来指责上合演习“不单纯”,但从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在全世界的发展和当今世界安全形势来看,这种“大规模”的反恐战争反而正在成为我们当下反恐的一种重要形态。

  在十几年前“9·11”发生之后,美国军队全面进入阿富汗之际,“反恐战争”才作为一个新名词进入大家的视野,不过在最初的几年里,大家看到的更多的是美军逐屋逐间地搜剿恐怖分子,或者以班排级别的小分队与恐怖分子战斗;而随着2011年之后整个中东地区陷入了动荡与内战之中,使用机械化大兵团部队、在空中和海上力量支持下进行的大规模“反恐战争”逐渐成了这一时期的主要形态。

  从形态上,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发生的反恐战争有较大规模和大规模机械化部队参与,作战烈度也较一般的治安战要高得多;作战后果上,大规模的城市攻击作战将战区的大城市和居民点化为废墟,造成了大量的难民和人道主义灾难;而在战斗结果上,拥有装备和兵力优势的政府军不仅没有很快取得战役的胜利,反而要在付出巨大伤亡代价之后,才能取得有限的战役胜利……

  从这个角度上说,大多数能进行大规模传统战争的军队以及具备一般治安战作战能力的军队,一开始都不能很好适应这类现代化战争的形态。

  直到2018年,在经过7年的大规模反恐战争历练,接受大量俄军军事援助和训练,并且得到俄罗斯特种部队和空天军支援的叙利亚政府军,才在诸如东古塔战役、德拉战役等几次围剿大马士革近郊和南部武装分子的战役中打出不错的表现。

  尽管这些战役的最后阶段,叙利亚政府军大多采用“无血开城”式地将敌对武装分子“礼送出境”的形式解决战斗,但整体上,这一时期的叙利亚政府军和俄军已经基本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反恐战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以较小代价取得此类战斗胜利的战法。

  这也就是这次上合演习中所谓俄军向其他军队“传授叙利亚战场经验”的由来。对于参演的中国军队来说,解放军这次出动的一个以合成机械化步兵营为核心的作战部队,在装备的信息化程度和先进程度上,甚至有很多领域要优于参演的俄军部队,而俄军传授的这些叙利亚战场的经验,则能大大提升解放军在面对此类威胁情况下,执行相应战役的能力和战场效能。

  如果说上合演习的目的,在于让参演各国能够更好协调特定的战役进行方式,同时交流具体的战法的话,那么解放军参演“东方-2018”战略演习的意义,显然就远远不止在战役和战术层面。

  对于俄军自身而言,“东方-2018”首要的意义,在于对俄罗斯东部地区作战部队战备情况进行检测,以及展示部队的应急动员能力。

  按照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的介绍,此次演习涉及的部队总数高达30万人,动员的坦克装甲车辆总数达到数万辆,几乎涵盖了俄罗斯联邦整个东部地区的作战部队。如此规模的部队显然无法集中到某个演习场进行演习,也不可能全部进行高强度的实战化实兵实弹演习,而是挑选少量部队与中国、蒙古等国的参演部队一道进行演习,大多数部队则进行大规模的战备拉动检验。

  从这一层面上说,“东方-2018”演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俄罗斯东部军区的战备检验活动,只不过其形式是大规模的演习,这种做法好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查暴露部队的缺陷和不足,同时又不需要部队一年到头处于高强度的战备和训练,从而避免了部队长期提升战备等级的高昂成本。

  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大规模的演习性质与上世纪70年代我军进行的全军范围内大拉练有一些相似,都是试图以短时间强度较高的军事行动提升部队作战能力和动员能力的行为。只不过上世纪70年代处于文革时期的解放军军事技能水平更低,需要通过这类行动为基层指战员和部队进行基本的战术和战役技能培训,而俄罗斯目前的情况要好不少。由于其范围涉及到了整个东部地区,因此称其为“战略演习”并不为过。

  至于解放军部队,在近年来实战化训练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部队的野外拉动和驻训已经从年度演习变成了常态化的状况,对于一年之中有大半年时间都在野外驻训的解放军来说,依靠演习来拉动部队已经是上世纪末期的“老皇历”了。

  加上这次出境参演的部队使用的装备并非全部是我军的精锐武器,虽然其中不少对于俄军还有部分优势(比如99式坦克以及大八轮车族),另外一些却明显落后于俄军(比如同批出发的86式步兵战车),不难看出我军参演部队本身并没有很强的“对俄展示”的考虑,而更多是试图借此机会检验我军不同类型合成部队在远距离陌生地域投送和作战的情况。

  不过尽管在战役层面上,“东方-2018”对于双方都属于正常演习的层次,但在战略设定上,此次演习还是有相当重要的标志意义的。“东方”系列演习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以远东地区最强军事力量——中国军队作为假想敌的。尽管这在如今强调中俄友谊的中国民间看来有些荒谬,但对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俄罗斯来说,却是一种他们内心深处不安的表现。

  在苏联解体之后的最初十几年里,军费短缺的俄军在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部队作战能力严重下滑的情况,而远东地区在这一时期又加上了人口流失和来自中国商品和劳动力的严重冲击,再考虑到俄军为了应对北约东扩的威胁,将仅有的资源都用于西部方向作战力量的加强上,使得这一时期的东部军事力量严重的下滑。

  按照当时外界的推测,1995年以后的俄罗斯陆军在远东无法应对当时解放军沈阳军区的进攻,以至于俄罗斯国内一度出现了保卫远东必须先发制人使用核武器的论断,“东方”系列战略演习的举行,也正是俄军为了加强这一方向部队作战能力的措施之一。

  昔日的假想敌如今以演习伙伴的身份加入进来,无论对于中俄之间的哪一方,这都是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战略转变”,从这个角度上看,称呼“东方-2018”演习为战略演习,也就实至名归了。至于演习究竟针对什么,进行了什么样的科目,中俄双方又各自从演习中收获了什么,这一切就要等到演习全面开始之后才能做进一步的分析了。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阵风被严重低估?俄专家:歼10CE会被撕掉翅
印防长:巴基斯坦立即交出所有核弹头
克什米尔军号又响起?印度50万大军压境
“就地死亡”!央视主播将“两岸”喊“两国
印巴冲突后 印度怒火烧向两个国家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阵风被严重低估?俄专家:歼10CE会被撕掉翅
印防长:巴基斯坦立即交出所有核弹头
克什米尔军号又响起?印度50万大军压境
“就地死亡”!央视主播将“两岸”喊“两国
印巴冲突后 印度怒火烧向两个国家
沉默10天 印度退役中将:不惜一战
F-35克星来了!中国一次拿出三种反隐身雷达
美国解禁对巴铁F-16军售 巴铁专家看不起了
乌军迎来战场规则改变者 俄军能否扛得住?
中国建造的“人造山” 能抵挡苏军钢铁洪流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