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位于第聂伯的一名南方设计局的员工因为出售RS-20导弹技术被抓。而有报道妄称,该员工所出售核导弹技术的买家为中国,并且在16年,乌克兰第聂伯洛德洛夫斯科国立大学的一名教授也向中国提供了大量有关火箭复合材料的技术。据了解,此类技术为乌克兰的国家机密。该网站同时报道称,无论是老式的东风-5还是最新型的东风--41,都多多少少有着乌克兰的“基因”。
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给中国的武器“找爹”,军迷们也早已经习以为常。但是说到东风-41的技术来源,中国不背这口锅。我国早在1984年便立项研究,于94年便完成了首次高射高试射。至于在2012年之后被美国媒体报道的试射,则可能是全状态下(比如安装了10枚模拟弹头)进行试射的东风-41。也就是说,东风-41在所谓乌克兰泄密人员被捕之前,已经解决了绝大多数的技术问题,不存在使用所谓乌克兰技术的问题。
为何美国媒体非要给东风-41“找爹”?自从2012年东风-41首次在网上爆出照片后,国内外媒体就没少对其报道。我们似乎也是“顺水推舟”,大大方方的试射了五六次之多。甚至在最近的一次试射中,导弹使用了分导式弹头,并被美国的导弹预警卫星观测到。这五六年的时间里,东风-41试射多次,不仅全部成功,而且试射的“尺度”一次比一次大,就好像在说,随你们看,性能就在这里。这反映了我国对东风-41的技术自信。而这种自信,打击的是西方媒体的蔑视心态。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方媒体自然要出来帮东风“找爸爸”。这种酸葡萄心态,西方媒体在近几年里时常出现。
说到从乌克兰引进人才,在当年苏联解体的时候,其绝大部分的技术以及人才都是被美国挖走的,我国引进的人才少之又少,但是又对我国的国防工业帮助甚大。现在,乌克兰国家内部又陷入了动乱,适当的引进高技术人才对我国而言益处无穷。
作为本次躺枪的国家之一,乌克兰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启示。早年间,放弃核武器换取援助的是乌克兰,出售技术的也是乌克兰。现在来看,当年乌克兰的做法是十分短视的。现在的乌克兰失去了核武器的底牌保护,国土陷入了不保的局面,当年大肆出售技术,导致现在被多国赶超失去市场。对我国而言,核武器是保证国家安全的基石,技术是安身立命的保障。未来,我国还需保证有效的核威慑,把握更多的技术,方能处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