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开始,海上军事力量一直是各国重点发展的领域。军舰建设,号称最昂贵的武器投资,各大军事强国都不惜斥巨资打造最强军舰,源源不断的战舰下水。那么,旧军舰退役后,各个国家是如何处理的呢?
美国作为海军大国,对老式退役战舰的处理方式最具代表性。他们将一部分拆解为废铁变卖,功勋战舰则拆掉武器部分,送到博物馆收藏展览,还有一部分则卖给一些国家。对于还能使用的军舰,则实行封存,一旦有战争爆发,可立即启封投入使用。
俄罗斯对于退役军舰的处理,让很多海军迷痛心疾首。他们继承了苏联遗留的大量海军战舰,但由于经济原因,很难维持大规模军舰的运行。很多退役军舰被开到俄罗斯的“军舰坟场”,直至被海水浸泡侵蚀,属于“自生自灭”型。
印度在1957年向英国购买了一艘名为“维克兰特”的航母,一时成为其骄傲。60年后的今天,这艘退役航母的钢板成为制造摩托车的材料。用航母钢材制造的一辆摩托车,能承载十几个人,可见钢板质量确实很棒。难怪他们的摩托可以经常玩叠罗汉的特技!
我国处理退役军舰的方式,可谓践行了五大发展理念!即让每艘退役军舰都发挥其最大价值,是较为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
创新:以旧换新,成为海警。将部分能够运转的退役军舰,改装成海监、渔政船等,使退役军舰发挥再生价值。属051型驱逐舰的131号“南京”舰、162号“南宁”舰,都是经过改装后成为海警船。
协调:转换教学,协调发展。将部分承载历史意义的退役军舰,给海军军事院校进行海军训练,成为院校培养骨干、教学训练的实体训练依托。通过实物展示,让学员更加形象生动地了解军舰制造、熟悉装备操作。这样,打破了传统理论教学的瓶颈,使学员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这为培养军事人才提供了有利资源,也为科研提供了模板对象。如,132号“合肥”舰退役后进入烟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作为教学和展示使用。106号“西安”舰,则被送到武汉海军工程大学。
绿色:回收拆解,合理利用。这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大部分退役军舰难以正常运转,就只能选择将其送到船厂拆解,将可利用的钢材回收,作为新军舰的制造材料,可以减少生产成本。2012年海军502号“南充”舰,就用此法进行了拆解利用。
另外,有十分之一的退役军舰成为靶舰。拆掉污染环境的设备之后,海军将其作为实战演练的活靶子,大大提升了演练的实战化水平。被击沉的靶舰不但不会污染海洋环境,还会成为珊瑚礁,供海洋生物栖息。051级驱逐舰的161号“长沙”舰退役后改造成靶舰,在渤海湾武器试验场进行了多次试验,另外远望4号也成了东风-21D的靶船。
开放:行销他国,共同发展。改装退役军舰,转卖给军事实力较弱且急需扩充海军力量的发展中国家。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方法,既让退役军舰实现更大价值,又使其他国家的海军有所发展。2017年10月,中国将两艘改造过的037型猎潜艇卖给纳米比亚,以及参加过19世纪80年代南沙赤瓜礁海战的湘潭舰退役后卖给了孟加拉国。
共享:永久驻泊,分享荣耀。部分退役军舰应命名地要求,开到命名地城市,作为爱国教育基地,永久驻停于该城市,供人们参观,成为城市文明的标志之一。一些立有重大战功或者见证重大活动的军舰,则进入军事博物馆收藏展览。如,051型驱逐舰的107号“银川舰”驻停于军事主题公园,核潜艇401号于2017年退役后,进入青岛海军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