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军事频道微信公号发表图文,详细介绍了常年处于东部沿海一线执行战备值班任务的某歼-8战机旅。该旅隶属东部战区空军,装备的是由歼-8D升级而来的歼-8DF战机,属于典型二代机,但也具备使用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的能力。央视报道透露,这个旅在东部沿海一线创下了一年战斗起飞近300次的惊人纪录。这一方面说明该旅空防责任区的查证处置空情任务非常繁重,几乎平均一年一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歼-8DF战机的出勤率还是相当高的。
其实目前东部沿海一线的歼-8DF成为主要战备巡逻战机,是回归了它的设计初衷的。因为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设计研制之时,歼-8的定位就是双发高空高速截击战斗机。所谓“截击”,就是快速赶到任务空域,拦截“入侵”的“敌”轰炸机等大型军机。其实就算是第一款国产三代机歼-10,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立项时,也被强调要有较强的高速截击能力。因为在那些年代,我军面临的主要来自北方的空中压力,主要就是由图-160、图-95等战略轰炸机带来的。
现在歼-8DF战机每次战斗起飞面对的虽然不是大型轰炸机,却也是侦察机、巡逻机这样的大型军机,可谓用得其所。从央视介绍来看,歼-8DF战机在接到任务后,一般仅挂载PL-8等红外制导近距格斗弹,然后发挥高速飞行特长在短时间内赶到疑似外机出现的空域,展开查证识别。
如果确认是非本方军机,歼-8DF战机一般会采取高速飞过对方前方航线、伴飞、亮出机翼下导弹等战术动作进行逐次警告。如果对方还不肯离开,歼-8DF则可能采用逼近、拉开、再逼近等警示动作。
在执行这样的任务时,战机不需要具备很强的空中缠斗能力、高机动性和敏捷性,而是尽快赶到指定空域的能力。歼-8DF战机虽然面对三代机已经落后不少,但却仍是一款合格的截击机。所以由它来执行类似战备值班任务,从性能上看是完全没问题的。
如果从空军任务分配角度来看,也属合理。虽然东部战区空军装备了数量众多的歼-10、歼-11、苏-30等三代机,还新接装了3.5代歼-16战机,但总体来看三代以上先进战机绝对数量并不够多,因为面对的不同对手三代机合计有好几百架。
所以这些三代机主要被用于应对对手的先进战机。而且我空军自身年度计划还安排有很多远海训练、重大军演等内容,这些三代机部队一点也不轻松,甚至可能会全年都在东奔西走,进行全域机动演训。所以用不那么先进,却性能适合的歼-8战机执行应对大型军机的查证和驱离任务,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国产三代机已基本停产,歼-10C、歼-16等3.5代机在逐步装备更多部队。东部战区空军的这个歼-8旅虽然保持了很高的出勤率,却不能忽视战机机龄已有20多年的事实。
此前信息已显示,这个歼-8旅刚接收了来自南部战区空军兄弟部队换下来的歼-8DF战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短时间内就不会换装三代或以上级别战机。毕竟近期央视、军报等官方媒体对该旅的宣传力度相当大。这样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却仍装备二代机的部队,是有可能尽早换装更先进战机的。从其所处的东部沿海“前哨”位置来看,歼-16、歼-20等远程重型战机可能是首选。